何灵生
东莞市凤岗医院外一科,广东东莞 523690
肾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结石。临床上常采用开放式手术,但其临床特点为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肾结石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高达5%,且肾结石的发生率较高。随着科技的进步,输尿管软镜使得肾结石的治疗成为一种“无创性”的方法。输尿管软镜在泌尿外科中的广泛应用,为肾结石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泌尿科医生对此技术非常青睐,传统的开放式手术逐渐被抛弃。泌尿系统结石是当今尿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相关统计,全世界大约有5%的人患有肾结石,伴随着内镜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仪器设备的不断改进,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治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腔内镜术已取代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已被临床证实有效、微创和安全,将其应用于未来医学领域,必将有很好的前景[1]。该研究纳入该院2020年1—12月60例肾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差异回顾性分析和分组,传统手术组30例采取传统切开取石手术,输尿管软镜组30例则实施输尿管软镜手术,分析了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SDS指数,现报道如下。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输尿管软镜组(30例):女11例,男19例;年龄36~72岁,平均(53.56±6.67)岁;结石直径1.0~3.0 cm,平均 (1.78±0.52)cm;BMI指数18.5~30.1 kg/㎡,平均(24.13±3.21)kg/㎡。传统手术组(30例):女12例,男18例;年龄24~72岁,平均(53.26±6.91)岁;结石直径1.1~3.0 cm,平均(1.75±0.54)cm;BMI指数18.2~30.1 kg/㎡,平均(24.12±3.42)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需要经临床各种检查才能确定纳入病例的患者;选择没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异常、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合并严重肾积水;合并严重泌尿系感染、输尿管严重狭窄、输尿管畸形;合并既往同侧输尿管手术病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不能纠正的疾病。
1.3.1 传统手术组 采用传统切开取石术,具体操作为:患者侧卧位,使结石位置向上,进行全身麻醉。术中选择患者肋骨下缘2 cm处,将腰背筋膜分开,用指扩腔,再按部位插入穿刺套,将结石取出。在引流管内插入引流,最后缝合手术切口,采取抗感染措施。
1.3.2 输尿管软镜组 术前常规检查,明确结石的大小、位置,了解输尿管解剖结构,评价疗效。病菌感染患者应提前使用抗生素预防。全麻后膀胱切开取石,健侧抬高,使患者下肢外展,尽可能使镜体与输尿管呈一字线,以减轻输尿管扭曲、狭窄所造成的创伤。将导丝插入输尿管后,退出膀胱镜,将输尿管软镜置于导丝上,再插入输尿管。液力冲开输尿管开口后,用单手将软镜推入输尿管。使用另一个操纵杆调节操纵杆,使导丝逐渐向前移动。观测结石的位置,瞄准结石,给予钬激光碎石。这个过程从15 W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功率。最高功率不能超过30 W,以保证碎石达到1~2 mm。
①对比两组结石清除率。②对比两组围术期(术中出血量、患者的SDS指数、住院天数)基本情况。③两组术后并发症(血尿、感染)。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输尿管软镜组住院天数(6.12±1.12)d短于传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23.12±2.94)mL、患者的SDS指数(43.63±2.21)分较传统手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
结石清除率方面,输尿管软镜组96.67%高于传统手术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比较
输尿管软镜组及传统手术组均无术后大出血,但传统手术组术后有4例感染,3例血尿,发生率高于输尿管软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2,P=0.016)。
肾结石是泌尿系疾病的一种,在临床实践中,发病率较高,多发生于中青年男性。大部分肾结石患者会有一定程度的腰腹绞痛,有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怕冷等不良现象。多数患者会出现无法忍受的腰痛、血尿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肾衰竭,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导致肾结石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感染、不良用药、遗传、环境和代谢异常等,肾结石患者应及早诊治。
当前治疗肾结石主要有常规药物治疗、体外碎石、腹腔镜下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下碎石等。其中,传统药物及体外碎石对肾结石的清除效果不明显,开腹手术不但易发生并发症,而且复发率高,并非最理想的方法。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碎石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深受患者及主治医师的欢迎。输尿管软镜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碎石率,而钬激光对肾组织的作用较小,这是其他手术所没有的优点[2]。输尿管软镜的优点是可推广应用于肾结石的手术治疗。利用输尿管软镜材料的优点,可在输尿管弯曲的位置上建立畅通的反通道,可重复插入、快速、无损伤性,不引起输尿管缺血。使用钬激光对结石进行粉碎,以长时间将结石软组织气化,然后再将其粉碎为特征。但是水压冲洗时不宜过快,因为结石可能会冲入肾盂,所以要严格操作,考虑意外情况,尽量减少手术创伤等。手术功率以15 W为起点,考虑结石的不同组成成分,以及避免突如其来的手术伤害所需要的功率。输尿管软镜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用8 F和9 F软镜对肾脏和输尿管进行观察。但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输尿管软镜没有工作通道,冲洗效果不佳,手术视野差,在碎石治疗中的应用尚待开发。随着科技的发展,输尿管软镜在技术、光学、视野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现在输尿管技术已经在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为无创取石术提供了可能,是治疗肾结石的首选方法[3-4]。
目前,输尿管软镜技术在肾结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不断发展和成熟,应用越来越广泛。输尿管软镜主要用于有下列症状的患者:①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难以定位肾结石,X线片阴性;②术后肾盏结石残留;③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临床疗效不佳;④有硬结石患者不适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⑤极端肥胖症、严重的脊柱畸形和难以建立经皮肾镜下碎石通路;⑥肾盏憩室结石合并肾盏颈狭窄[5-6]。
虽然体外冲击波碎石可应用于绝大多数肾结石患者,但其结石的形成部位、组成和大小对临床碎石疗效影响较大。肾镜碎石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法,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体外冲击波碎石或经皮肾镜手术对某些特殊患者,如肥胖、出血、姿势畸形、肾盏憩室结石等,疗效并不理想,但输尿管软镜手术在治疗这类患者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势[7-8]。
输尿管软镜碎石的注意事项有:①由安全导丝协助插入输尿管鞘,再由软性输尿管鞘向上插入肾盂和输尿管,可防止镜体骨折或输尿管损伤后出血。经输尿管软镜扩张输尿管后,不使用输尿管鞘,将输尿管软镜直接放置于肾盂内,在安全导丝的帮助和引导下寻找结石,然后将200 nm光纤插入患者体内碎石。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节省手术费用,但也会降低肾盂和肾盏中软镜体的活性,最终影响碎石成功率,容易造成镜面损伤[9-12]。②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与其他结石一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结石直径>2 cm,手术时间会较长,增加肾损伤和感染的发生率。输尿管软镜由于受光纤、取石篮和镜体自身活动范围的限制,可能找不到结石,导致碎石失败。③此外,钬激光光纤的选择、合理的功率设计以及碎石相关技术的应用都会影响到治疗肾结石的成功率[13-15]。
该研究显示,输尿管软镜组住院天数短于传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患者的SDS指数较传统手术组低(P<0.05)。结石清除率方面,输尿管软镜组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输尿管软镜组及传统手术组均无术后大出血(0.00%),但是传统手术组术后有4例感染,3例血尿,发生率(23.33%)高于输尿管软镜组(P<0.05)。朱建平[16]的研究也显示,输尿管软镜相对于开放手术效果确切,其并发症2.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和该次研究结果相似。 随着仪器和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目前临床对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17]。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因其疗效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适应证广泛、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医院和患者的肯定和重视[18-20]。
综上所述,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预后优于单纯的传统切开取石手术,可更好清除结石,且术中出血少,可缩短住院时间,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其临床应用的优势将会不断体现,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