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才 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所谓综合材料在现代陶艺中的表现,是指以陶瓷材料为主要载体或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追求更加独特和美妙的视觉效果所采取的一种综合性创作手段。综合材料在我国陶瓷艺术中的运用很早就出现了,比如宋代定窑覆烧的芒口器物上采用的镶口工艺、宋代的锯瓷工艺,以及15世纪末就出现的金缮工艺等,都属于陶瓷与综合材料结合的典例。早期综合材料与陶瓷的结合,目的主要是对传统陶瓷器物使用功能的弥补和完善。
中国现代陶艺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现代陶艺不断地发展,陶艺家的艺术理念、创作观念等也随之发生变化,使得现代陶艺作品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综合材料在现代陶艺作品中的应用,丰富了现代陶艺作品的表现语言和空间。
每种材料都有它独特的内部结构和视觉表现,给人以不同的艺术审美和心理感受,这就要求艺术家应对各种材料保持敏锐的感受力、独特的视角和见解,要有较高的综合审美素养,掌握综合材料的搭配规律和技巧,方能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主题、展现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而不是随便拿来,或无章可循,为了综合而综合,反而适得其反,喧宾夺主。因此,在考虑材料结合之前一定要慎重思考,做到先有胸中之竹,再有手中之竹,有目的性和设计性地运用综合材料,绝非盲目使用。蹭热度、赶潮流的心态不可取,不加选择地盲目使用会使作品的艺术效果大打折扣。
就目前而言,与陶艺作品相结合的材料,从物理状态上来分,可分为硬质材料和软质材料。硬质材料主要有金属、玻璃钢、琉璃、木头、石头、砂砾、树脂、亚克力等;软质材料主要有蓬松棉、棉线、鱼线、布料、毛发、塑料纸等。从化学成分上来分,包括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如木材、塑料、皮革、竹藤等,常温常压下可燃烧,因此与陶艺结合多为烧之后的冷结合;而无机材料如钢铁、水泥、石膏等,则性能相反,因此,与陶艺结合可在烧前、烧中和烧后,按需而定。
早期多使用木头、金属、玻璃(琉璃)等材料,如今综合材料的丰富性和多元性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艺术审美的提高和艺术观念的更新,各种新型材料应运而生,增加了陶艺与新材料结合的可能性,这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
综合材料介入陶艺作品之初,令人新奇,是调味料的角色,如今似乎已经成了主打菜。
在很多大型专业展览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现代陶艺与综合材料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如陆斌早期的陶艺作品《指北针》将木头、陶瓷相结合;吕品昌的《太空计划》将陶瓷、金属和玻璃钢等材料相结合;黄焕义的《网包二》将金属、陶瓷相结合;冯澍的《后昆虫时代》将不锈钢、陶瓷相结合;孙睿的《技术与时间》将陶瓷、金属相结合;郑冬梅的《蒲公英NO.2》将玻璃、陶瓷相结合;曹成艺的《重生》将琉璃、陶瓷相结合;黄茹的《被组合的记忆》将木和陶相结合;黄卫的《清水》将陶瓷、棉线、棉花、塑料、钢丝等相结合,他的《徒手骑单车的男孩》将钢丝、陶瓷相结合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陶艺与综合材料结合的作品在展览会上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增加了展览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我们也可以从2021年几所高校的陶艺毕业展管窥现代陶艺的综合材料运用现状。景德镇陶瓷大学陶艺专业毕业展上有将近30件作品为陶艺与综合材料的结合;西安美术学院陶瓷与玻璃方向的毕业展上,有三分之一的作品涉及陶瓷与综合材料的运用。此外,南京艺术学院陈颖的《昔人嗟远矣,有梦那见之》、南京艺术学院谭鑫鑫的《儿歌》、南京艺术学院徐凡的《我们穿上华丽的皮囊,感受来自深渊的凝望》、广州美术学院吴思颖的《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顾媛的《浮沤》、湖北美术学院武宇晗的《分解·重组》等,也都将综合材料运用到现代陶艺作品中。由此可见,此类作品数量很多,占比很大。
从目前综合材料与现代陶艺相结合的作品来看,根据材料性能和艺术效果的表达,其主要的结合方式可以归纳为三种。
众所周知,陶瓷最终的成型依赖火的艺术,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完成黏土到陶瓷的转化,此工艺特点导致很多材料的熔点与陶瓷的烧成温度不匹配,而很难与陶瓷同时烧制,所以综合材料与陶艺作品要采用冷加工结合方式,这也是最常见的结合方式。
后期进行冷加工涉及的工具和材料主要有切割机、打磨机、抛光机、胶水等,或采用榫卯结构连接的方式,常见于木头材质与陶艺的结合,如陆斌的《砖木结构》系列陶艺作品即采用此方式连接(如图1)。
图1 《砖木结构》陆斌/作
有些耐高温的无机材料(多为金属材料)可以与陶瓷同时烧制。艺术家可根据预想的效果,将黏土之外的材料设计到现代陶艺作品中,同步烧成,不仅减少了后期冷加工工序,还会因为高温阶段的化学和物理反应带来更多的特殊效果,如造型的形态变化和表面肌理色泽的自然装饰效果。此种结合方式带来的偶然性令人激动,如黄焕义的现代陶艺作品《网包二》即采用此结合方式(如图2)。
图2 《网包二》黄焕义/作
以独立形式存在的场景组合主要是从其他材料与陶艺作品相结合时的空间关系而言的,材料本身与陶艺作品的造型结构并无直接关系,呈现形式多为综合材料独立存在。在空间布局上可以与陶瓷材料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材料的质感、色彩、形状等视觉上的特性,营造出的情境氛围强化了作品主题,具有较强的画面感,这些材料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结合方式,并且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现代陶艺作品中。
此结合方式涉及的材料多为亚克力、蓬松棉、布纤维、泥沙、碎石或起支撑作用的金属和木头等,如景德镇陶瓷大学刘焕琦的毕业设计作品《坠入》(如图3)将蓬松棉、布、金属与陶瓷相结合。还有的是与其他材料的成品相结合,如布玩偶、背包、饰品等,如西安美术学院梁冬玥的毕业设计作品《兔儿耶!》将造型完整独立的陶瓷与扇子、挎包、风筝、鸟笼等相结合。
图3 《坠入》刘焕琦/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些作品中,陶瓷材料所占比重较小,如果不是在陶艺作品展览会上出现,很难将其归为陶艺作品,这也是部分陶艺作品在与综合材料结合时产生的一种新现象。
综合材料与现代陶艺的结合丰富了陶艺作品的表现语言,拓宽了陶艺作品的表现空间,并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和审美理念。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不断出现,现代陶艺与综合材料的结合在艺术家创作、高校陶瓷艺术教育、陶瓷产品开发等领域都得了广泛运用和体现。
总之,现代陶艺与综合材料等跨界媒材的结合,已经成为现代陶艺创作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类作品呈现的比重越来越大,材料越来越丰富,结合方式有所创新。基于现代陶艺对综合材料和创作主体的包容性,综合材料与现代陶艺的结合有更多的可能性,相信这也是现代陶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