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风
摘要:融合运用信息技术,可让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活泼生动,不仅能增添趣味性,而且也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处于最佳状态。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抓牢教学契机,把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不断进行突破,在完善与优化课堂效果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的无限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在更为直观的教学情境下学习语文知识。本文立足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对如何融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展开了教学研究与分析。
关键字: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融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教育体质改革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涌现很多的教学方法,对于教育工作中而言,就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口头讲述的形式,转而采用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手段来使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小学语文这样对发散性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更要注重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巧借信息技术,调动学习兴趣
学好语文的关键因素是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是一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十分受学生青睐的教学手段,其成为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于年龄尚幼的小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往往不能长时间集中,而对直观的信息则更乐于接受。因此,教师应把每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好,巧借信息技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对语文學科产生浓厚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赵州桥》这节课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把赵州桥的各个角度的照片呈现出来,并为学生介绍有关赵州桥的历史,这让学生产生了赵州桥为什么会如此坚固的好奇心,教师就可为学生再出示赵州桥的结构图,并将赵州桥的结构拆分讲解,这样创新的教学方式定然能引起学生的极大的兴趣,让学生也体会到古人的智慧的力量。尤其在教材中提到“所有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中,为让学生深切体会这句话的意义,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出示桥面两侧和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的惊叹之下更加深对赵州桥的探究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实现互动教学,激发内在潜能
以单纯文字形式的灌输或教师口头讲解,都是以往的教学模式所使用的套路,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在课堂上的有效师生互动,也无法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自从在小学语文课堂有了信息技术的助力,其声音、图片、文字、视频于一体的优势尽显,能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形象化和动态化的详细解读,促使学生更深层次理解文章内涵,牢固掌握语文知识,从而有助于学生紧抓学习重点,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师讲授《海上日出》时,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品读精彩词句,感知到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深刻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接着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海上日出时视频播放出来,并配合海鸥和汽笛的声音,带学生完全进入日出的情境中。接着教师再针对课文和视频内容设置问题:为什么作者分辨不出水和天呢?你能想象一下作者在看到这样水天一色的画面时,心情是怎样的?他会不由得发出了怎样的赞叹呢?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这样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并发掘出学生解决问题的内在潜能,更提高其学习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外知识
信息技术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能收集到极其丰富的语文信息资源,能将网上资料、教师及学生收集的有效信息将结合,扩充教学信息量,将语文资源进行充分开发。这样语文教学在网络大环境下,师生能共同在交流讨论活动中实现资源共享,在大量信息刺激下影响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在学习内容和信息量的上的增长,为学生提供了快捷、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这样既学到课本知识,又适当延伸教学内容,极大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例如,在学习《伯牙鼓琴》时,教师就可根据年龄出示相关动画教育课件,这样就让学生对伯牙和子期之间的友情所深深感动。教师再为学生展示微电影剧本《伯牙子期》的故事,这就极大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更对“知音难觅”有深刻认识。教师再用文字形式出示庄子与惠施之间友情的故事,两人经常一起学习与辩论,所以等惠子死后,庄子便深感寂寞,这也是反映出伯牙鼓琴效应的又一很好例子。这样学生就更能明白教材中伯牙绝琴举动是对友情的极度重视。这样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学生更深度体会文章内涵。
结论:
总之,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已是大势所趋,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加强对信息技术研究的力度,让信息技术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并使其更好的服务于语文教学,促进教学向着良性的改革目标发展,从而真正做到完善与优化教学资源你,轻松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大幅提升语文教学水平与质量,使语文教学目标得以全面落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途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35):171-172.
[2]刘倩倩.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J].安徽教育科研,2021(3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