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阐释学理论的科普文本英译研究

2022-01-06 07:01吴珊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吸收信任补偿

摘要 科普文体是科技文体的一个变体,它兼具科学性、文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科普文体的英译有助于将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特有的风土情、物产资源等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本文结合翻译实例,提出阐释学翻译理论的“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步骤在科普翻译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科普文本英译; 阐释学理论;信任;侵入; 吸收 ;补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繁荣发展和学术交流形式的丰富,科技文本的翻译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涌现了大量研究科技翻译的文献。科普文本是科技文体的一个变体,其目的在于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科普文体根源于科技文体却又有所不同,为了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效果,科普文通常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具有科学性、文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的特点[1]。

一个好的科普作品有利于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培养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做好科普作品的翻译意义重大。本文在检索了有关科普翻译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虽然有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就呼吁要重视外国科普作品的引进及翻译,但有关科普翻译的研究论文在科技翻译类论文中尤如沧海一粟,且大多没有体现科普翻译的特点。本文从科普文本的特点出发,讨论斯坦纳阐释学理论中翻译四步骤在科普文本翻译中运用的可能性,希望能引起译者对科普文本英译的重视和思考。

1、科普翻译研究现状

1982年8月,外国科普作品引进工作学术会议在昆明召开,会上阐述了科普作品翻译的重要意义,促进了外国科普作品的引进,一些译者也开始关注科普文的翻译工作,之后,便陆续有关于科普文本翻译的研究论文发表。但是直到郭建中的《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于2004年出版,才有了对科普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性研究。之后,虽有不少有关科普翻译研究的论文发表,但大多是在科技文体翻译的基础上的泛谈,或是将科技翻译中常用的几个理论运用到科普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没有凸显科普翻译的特点。

而在科普翻译的研究文献中,对文本的英译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除了中国科技发展起步较慢的原因外,更多是因为国内的科普意识不强,认为科学知识是空中楼阁,非专业人士不必了解。实际上,科学知识无处不在。中国地员辽阔,物产丰富,建筑艺术,中医药文化等底蕴深厚,国内不乏相关专业的优秀科普著作和文献,这些作品的英译能够打开世界认识中国的大门,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科普文本是科技文体的一种变体。方梦之将科技文体按正式程度分为三种:科学论文、科普文章、技术文本[2]。他提到“科普文章是内行写给外行看的。科普作者要把科学道理说清楚,要极尽其运用文学修辞手段之能。”郭建中在其著作中将科普文的特点归纳为四点:科学性、文学性、通俗性、趣味性[3]。由此可见,虽然科普文仍以科学性为第一要义,但其用语生动形象,有的文章幽默风趣,风采斐然,其翻译难度不亚于文学翻译。然而,很多人认为科普翻译通俗简单,只要懂两种语言就可以做好科普翻译,结果译得漏洞百出,面目全非。对此,郭建中提出科普翻译的三大标准,1)忠于原意,传达知识准确;2)文从字顺,行文兼具文采;3)通俗易懂,遣词造句符合习惯[3]。同时,他也提出科普译者应具备的素养之一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这样,其译文才能做到文字流畅优美,通俗有趣,满足科普文的文学性要求。

近几年科普翻译作品增多,但译文质量却良莠不齐,存在许多问题。张薇薇总结出当下科普翻译中出现的三点问题:译文的通俗性有所欠缺;语言过于平实,缺乏感染力;长句翻译中译痕较明显[4]。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科普译文的可读性。张薇薇在文章中给出了提高译文可读性的对策,即提高流畅性,增加生动性,注意通俗性,保证科学性,但并未给出实现这些对策的方法[5]。还有学者就实现科普文本的通俗性给出了数点建议,具有实践意义。

2、阐释理论与科普文本英译

斯坦纳在1975年出版的翻译理论巨著《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提出“理解即翻译”的论断,形成了阐释学翻译理论。他认为,言语的多样性背后是其纷繁百态的言语文化,这些多姿多彩的言语文化虽然不能以某种数学式的公式予以统摄和概括,但彼此都是表征极其渊博的文化,翻译的使命因此便是将言语承载的文化传递至另一种言语之中,所以翻译也就是对文本背后的文化进行阐释[6]。由此,他提出翻译的四个步骤,即“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

“信任”是阐释活动的第一步。在这一步中,他强调译活动的根本任务是意义的再生。译者在选择翻译的文本时是相信文本中有“存在意义”的,可以被翻译的,对文本有一种先验的“信任”。第二步是“侵入”。就是译者要理解原文,解读原文,将语言形式抛开,深入语言内部,了解原文作者要表达的真正意义。圣哲罗姆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译者把意义像囚犯般抓回来。在翻译时,我们破解代码,理解就如解剖:割开外殼,让内核显露。”第三步是“吸收”,译者在理解了原文的意义后,便可以用目的语来传达信息了。译者采用各种翻译策略把原文的形式及意义纳入到译文现有的语义场,也就是用译入语现有的词汇来代替原文本中具有相同意义的词语。但是对于译入语中原本没有的语义,译者则需要使用一定的翻译策略和技巧,让读者读的通,读的懂。第四步是“补偿”,在“侵入”和“吸收”的过程中,译者为了达到传达意义,表达通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不得不有所取舍,但这可能会造成原文语义的缺失,因此需要对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偿”,一般的补偿措施有解释,脚注等。傅雷曾说:“翻译这门学问,好比蚕宝宝造丝,这蚕要是吃了桑叶进去,尽吐些桑叶渣出来,就完蛋了,吃了桑叶,吐出来的应该是丝嘛,翻译的人应当把原文彻底弄明白了、完全消化了之后,再重新写出来。”,傅雷的这句话很形象的总结了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的四步骤。

科普翻译的意义不言而喻,科普文本的译者也应明白自己的责任。好的科普译文应当起到宣传科学知识,扩展读者视野,培养读者科学思维的作用,每个科普译者都应相信自己的所翻译的科普文本具有重要意义。科普文本虽对术语进行了简化,用词通俗,但其本质还是在传达科学道理,对于非专业的译者而言,理解客观现象,科学原理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译者具有追根究底的精神,要自己先弄清楚、想明白原文中的一些科学概念,原理,阅读平行文本,使用行业内的统一表达。然后,用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再对缺失的信息,需要扩展的信息进行补充说明。由此可见,阐释学翻译理论四步骤对科普英译具有指导意义。

3、案例分析

3.1 信任

本文中所涉及的案例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译文选自其英文版China Scenic。China Scenic 旨在向外国读者传递中国地质,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的一手资料,该杂志的文章精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由相关领域专家的英语母语者翻译后出版。China Scenic的宣传语为“Your gateway to China’s natural and cultural wonders”,由此可见,英文版的发行是为了打开中国与世界的通道,将中国的地质风貌,风俗人情介绍给外国读者,向读者展示科研人员考察研究的过程,让国外读者以及在中国生活的外国读者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3.2 侵入

译者,首先是一名读者。译者只有将原文的内容理解透彻,抛开语言外形,抓住内核,才能一针见血地将信息准确的传递给译文的读者。科普文体具有科学性、文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科学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对科普文体的翻译首先要保证其科学性。因此,译者应对原文所涉及到的知识有所了解,甚至需要有“追根问底”的精神。

例1:地殼继续上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溶洞大厅崩塌,块石遭溶蚀搬运,空间扩大。同时,地表进一步剥蚀,洞顶变薄,岩石的力学强度不足以支撑大厅而发生坍塌,形成天坑。

译文:As the processes mentioned above went on, the interior of underground caves grew larger, which meant the land surface became thinner until it collapsed due to lack of support. Such a collapse is the most crucial factor in a tiankeng’s formation.

本段介绍地壳上升后,天坑形成的过程。中文讲解的很细致,将天坑形成的内部变化的具体过程展现给读者。如果完全按照中文来翻译,译文不但冗长,而且会让外国读者读不懂。作为一篇科普文章,其目的在于让读者认识天坑,了解天坑。因此,在翻译时,译者仅将天坑形成的主要过程表述出来,即“地下空间变大”导致“地表变薄”,“塌陷”后形成“天坑”。并在最后强调地表塌陷是形成天坑的主要因素,化繁为简,让读者一目了然。这便是译者“侵入”原文,充分理解意义,抛去了中文的行文特点而作的译文。同时,突出了科普文的科学性和通俗性。

例2:溶洞中有着规模宏大的地下洞厅和千姿百态的洞穴沉积物,它们不仅具有景观价值,也对揭示本地区地表水流变迁与地下溶洞发育的关系、地下形态与地表形态相互转化的关系、汉中盆地断陷与洞穴峡谷形成的关系等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此外,天坑洞穴中保留有丰富的古地下河冲积物、次生化学沉积物以及重力崩塌堆积物等,为研究地下河演化和秦岭南部古环境变化提供了宝贵素材。

译文:Usually a tiankeng is linked with underground rivers and caves. The formations and sediments in these karst caves preserve valuable traces of geological movements that reveal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urface river flow and the formation of underground cave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leo-environment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原文介绍了天坑下的世界,对天坑下的溶洞进行了整体全面的介绍。而译文在细节上的介绍进行了省译,对原文进行了信息整合,将关键信息点出,即天坑下的世界别有洞天,具有研究意义。由此引出下文对溶洞内部的介绍。

3.3 吸收

译者在“侵入”原文之后,便可以将原文信息“内化”,再用目的语“外显”出来,向读者传递信息。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可能会用到多种翻译技巧。其最终目的是将原文的信息用读者读的懂的话语表达出来。科普文本通常会避免使用专业性强的词汇,用平实的语言解释科学知识。因此,在翻译时,译者也应注意译文的选词,语言结构也不应过于复杂。

例3:前期的地质探查人员告诉我们,地洞河天坑层阶皆有瀑布,最高一处瀑布从坑口直落而下高达200多米,这在天坑内是极为罕见的奇观。我们去地洞河天坑探察时正值冬日,瀑布水量不丰,颇为遗憾,没想带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让我们见到了更罕见的雪中天坑——因为我国此前发现的天坑多发育在北纬30度以内的亚热带地区,几乎不可能遇上降雪。

译文:Before we arrived here, we were told that there are waterfalls on each layer, however, due to the harsh winter, they have all shrunk, or even dried up. Yet this disappointment was soon erased when an unexpected snowfall came, giving us this precious photo of a tiankeng covered with snow.

在译文中,译者仅用一个“however”来表达了没能看到瀑布的遗憾,符合英文追求简练的特点。“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让我们见到了更为罕见的雪中天坑”译为“yet this disappointment was soon erased...”,译文中并没有将瀑布美景与雪中天坑相比较,却将着两种美景的罕见程度,和考察人员的心情起伏表达了出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凸出了科普文的趣味性和文学性。

例4:“仙人屯田”与“石笋钻天”。体量较大的洞穴沉积景观,往往会吸引人们的目光。边石坝是岩溶洞穴中一种常见的景观,是饱含碳酸钙的薄层地下水在洞穴底部漫流时于水洼边缘处形成的田埂状沉积,因为形似开垦过后的梯田或水田,有着“仙人屯田于地府”的美誉。此外,大型的石笋也非常显眼,石笋是洞顶滴水落在洞底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去,碳酸钙沉积一点一点慢慢积累而成的。

译文:In most karst caves, people often find “side dams”—carbonatite sediments that gather around water bodies, forming small walls that look like ridges and dams used to hold water in farmlands. The giant pillar was a stalagmite formed by dripping water from the cave’s ceiling—when the water evaporated, the carbonatite it contained remained on the ground, presenting us with this amazing formation standing in this underground world.

本段介绍洞穴内部的景观,同时向读者介绍景观形成的科学原因。中国的风景名胜,尤其是山峰,多以其形态为名,比如桂林的象鼻山。而喀斯特地貌中钟乳石景观的命名也是如此。本文提到了“仙人屯田”和“石笋钻天”的钟乳石景观亦是以形状命名。在英文中,译者并没有将这两个景观的中文译出,只是将其形状描绘出来。一方面,“仙人屯田”和“石笋钻天”是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对普通外国读者而言并不能完全“看其名而知其貌”,硬译反而会适得其反,让读者不知所云;另一方面,译者在描述景观时,用词朴素形象,抓住了其形象特点,栩栩如生。可见译者既了解中文的语言特征,也清楚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将中文“内化”后,用目的语读者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信息,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

3.4 补偿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中英文结构限制以及中西文化差异,有些信息没有翻译到位,有些背景知识需要补充。译者在翻译时就要查漏补缺,考虑如何将这些信息补充到译文中。这就是阐释学派四步骤中的“补偿”。“补偿”的策略有很多,常见的有解释和脚注。在科普文本中,通常会在术语首次出现时进行解释说明,也有对常见的术语一带而过的情况。在翻译时,译者应照顾目的语读者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环境,对术语或知识背景进行介绍。

例5:圈子崖是汉中天坑群中最大的天坑,最大口径520米、最大坑深320米。天坑最高点在东北方向,最低点在西南方向,从航拍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超大天坑,其实正位于一座山脉的山脊之上,这种特殊位置上的天坑,令地质专家和喀斯特地貌专家都惊呼太罕见了。

译文:Its opening stretches over 520 meters and its depth reaches 320 meters. The most surprising thing about this tiankeng is that it was formed on a mountain range, rather than relatively flat land. Geologists are still studying how such an unusual phenomenon occurred.

本段介绍圈子崖的特点。原文中提到圈子崖作为超大天坑,还有一个更令人惊喜的一点是它的位置——位于山脊之上。在英文中,译者补充了“rather than flat land”的信息。对于初次了解天坑的读者来说,仅仅是“formed on a mountain range”并不能了解到其特殊之处,而译者补充的信息则从侧面提示读者圈子崖除了大之外,更特殊,更具有研究意义之处在于它的地理位置——不像其他天坑在平地产生塌陷形成,而是在山脊上形成的。科普文章面对的读者是的非专业人士。一个信息,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可能是常识,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则是一个信息空白。所以在翻译时,适当的补充信息是十分必要的。而这一步骤也需要译者在“侵入”、“吸收”的过程中对整个文本谋篇布局。

4、结语

在翻译科普文本时,对原文的“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步缺一不可。在这一过程中,译者要始终秉持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将中英双语的行文特点,语言规范融会贯通,采用适当可行的翻译策略,准确、高效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做好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基于科普文体的特殊性,本文希望能借助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四步骤更好地提升科普翻译质量,引起学者对科普文本英译的重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郭建中.科普与科幻翻译: 理论、技巧与实践[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方梦之.科技翻译:科学与艺术同存[J].上海科技翻译,1999(04):32-36.

[3]郭建中.科普翻译的标准和译者的修养[J].中国翻译,2007(06):85-86.

[4]张薇薇.科普译文可读性策略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38):363-365.

[5]石春让,成蓉.科普翻译文本的通俗性及其实现路径[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4(01):37-41.

[6]段小莉.在转换生成语法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之间——论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源起[J].中国翻译,2020,41(03):110-117+189

[7]郭建中.重写:科普文体翻译的一个实验——以《时间简史》(普及版)为例[J].中國科技翻译,2007(02):1-6.

[8]徐彬,郭红梅.科普翻译的挑战[J].上海翻译,2012(01):42-46.

[9]税小洁.二十一世纪地理大发现[G].中国国家地理,2017(06):26-74.

[10]Shui Xiaojie.Tiankeng Cluster of Hanzhong,Trans Pavel Toropov[G]. China Scenic,15-59

作者简介:吴珊(1994.10.11),女,汉族,安徽六安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翻译

猜你喜欢
吸收信任补偿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视野
从生到死有多远
《人体的吸收功能》说课设计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植物补偿和超补偿作用
信任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