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瑞
(北京三元德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 100076)
混凝土浇筑作为主要的混凝土施工环节,它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应当围绕混凝土浇筑流程制订科学的施工计划,指导施工人员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提高浇筑施工技术水平,为我国建筑企业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保障,满足新时代对建筑建设的需求。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则是混凝土浇筑入模塑化技术,它是混凝土结构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浇筑水平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若能充分应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规范施工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混凝土裂缝病害的出现。混凝土裂缝指的是在原本完整的混凝土表面出现的裂纹,如图1 所示。若不及时予以修复,易造成裂缝宽度外延,破坏结构的完整性。事实上,裂缝病害的类别较为多样,除了温度裂缝,还包括沉降裂缝、收缩裂缝、早期裂缝。施工人员若能从浇筑环节优化施工技术,有助于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规避裂缝病害。
图1 混凝土表面裂缝图
若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能趋于标准化,有利于贴合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压能力、稳定性等,均能通过浇筑施工工序改善混凝土结构的建设效果。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易受温度影响而造成混凝土质量受损。所以,施工人员应结合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安排混凝土施工。施工前,应使浇筑现场保持干净。尤其在冬季,应提前清理冰雪,以免造成浇筑质量不达标。此外,在浇筑方法方面,多以分层浇筑为主,并且要求施工人员了解混凝土浇筑属于一次性施工任务,不能在浇筑中出现中断,若必须中断浇筑,则中断时间不可过长,否则,极易造成先后浇筑的混凝土形成断层。另外,还应注重混凝土的运输距离,杜绝超长路段运输,影响泵送混凝土的性能[1]。
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高质量应用,应在浇筑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从设备、材料、人力等方面分别提出明确的要求。
1)优选混凝土泵送装置。通常需在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好混凝土泵车或者拖泵、车载泵、布料机等设备,以此保证泵送混凝土的及时性,避免浇筑中断,也能就此提高施工效率。其中,混凝土泵车多应用在大规模工程中,因其能够达到80 km/h 的行进速度,故而可以满足施工现场的用料需求;拖泵设备应用在路桥工程、水利工程以及住宅建筑工程中,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此类设备可以实现120 m 的泵送高度,故而应用拖泵可以完成高层施工场地混凝土浇筑施工。若建筑工程浇筑作业中的资金有限,可以适当使用车载泵实现泵送混凝土的有效泵送。此类泵送设备能够符合小规模施工场地泵送要求,占地面积偏小,成本较低。据此,施工人员需根据工况选取适合的泵送装置。
2)材料准备,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与浇筑效果关联密切。因此,在施工准备期间需要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检查,严禁质检不合格的材料入场。此外,相关人员还要对原材料的相关参数予以核实,如骨料粒径、水泥性能等。通常需参照表1 中的要求选择适合的骨料原材料。对于拌和用水,应控制其洁净度,以免其中的污染物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如耐久性、强度、和易性)。对于水泥材料,应当控制好其掺入量,若过量使用水泥,会导致混凝土水化反应强烈,最终产生裂缝。最后,还应当优选外加剂。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硅粉的使用,能够增强混凝土抗腐蚀能力,继而为后期浇筑期间的顺利进行带来保障,要求所选硅粉粒径应为0.01 倍水泥粉粒径。
表1 国家标准下混凝土原材料配制要求
4.2.1 全面分层浇筑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多以分层浇筑技术为主。在施工人员应用分层浇筑技术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工况选择合适的分层浇筑方法。其中,全面分层浇筑较为普遍,它是由施工人员按照先短边再长边的施工方向进行浇筑。在具体的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先完成第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在其凝结前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全面分层浇筑技术适用于小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应注意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以便在严控初凝时间的同时快速进入下一层浇筑工序中。
4.2.2 分层分段浇筑
分层分段浇筑技术是以不连续浇筑的形式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中,使其固化。考虑到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全面分层浇筑的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偏大。故而施工人员可以先行将待浇筑工段进行划分,然后进行分层分段浇筑。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凝结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不同工段的相邻性特征逐层浇筑,并控制每部分的浇筑时间,应确保顶层浇筑完成后,其他部分未凝结,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2]。
4.2.3 斜面分层浇筑
斜面分层浇筑是对全面分层浇筑技术的优化。它是从混凝土构件边缘端进行浇筑,然后,从斜面处完成端对端的浇筑(见图2)。尤其是在梁体结构的浇筑施工中,其适用性较强。但考虑到浇筑面为斜面,浇筑后易造成混凝土材料沿斜面移动的问题。因此,在确定是否选用此种方法时,需先行了解混凝土结构的高度。若为多层构件,且高度偏大,则不宜应用斜面分层浇筑技术。
图2 混凝土斜面分层浇筑示意图
在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测完成后,需要对各种原材料的掺入量进行有效控制,以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质量。其中,最关键的是对坍落度的控制。根据相关研究发现,混凝土的坍落度与原材料、运输机械、浇筑时间有关。在原材料方面,通常与混凝土的含水量有关。特别是在雨天,由于降水量较大,空气的相对湿度也较大,易造成混凝土含水量增加,导致坍落度偏大。在运输方面,由于混凝土在泵送车辆运输到施工现场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导致坍落度偏小。在浇筑时间控制方面,考虑到一些地区的日天气变化较大,且昼夜温差大,如若选择在午间施工,混凝土中的水分会在高温条件下快速蒸发,导致混凝土整体流动有所减弱,从而使坍落度减小。鉴于此,施工企业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结合上述因素进行混凝土施工方案的调整,继而维护混凝土坍落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各种原材料掺入量不同,浇筑施工效果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尤其是含水量的变化,若砂料中含水量过大,会增大坍落度,减小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同时,浇筑人员还需要把控好以下2 项技术要点:(1)在浇筑过程中,浇筑高度应在3 m 以内,促使混凝土材料顺利浇筑到模板内;(2)在振捣过程中,以插入式振捣器为主,施工人员应保持匀速,以保证振捣均匀,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3]。
养护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以往部分施工人员在浇筑施工完成后便直接结束混凝土的整体施工,造成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问题严重,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因此,为了提高浇筑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还要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常见的养护手段包括洒水养护、蒸汽养护等。洒水养护是通过对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洒水,使其保持湿润状态,以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使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缝。设定的养护周期应根据混凝土中水泥材料的性质确定。若为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养护周期应在7 d 以上;若为抗渗混凝土,则至少为14 d。另外,若环境温度未达到5 ℃,应停止洒水。蒸汽养护是利用水蒸气进行养护,主要包含燃煤蒸汽、蜂窝煤炉蒸汽、冬季热水、电热蒸汽等多种蒸汽养护方法。考虑到环保性,可以利用电热蒸汽,为其提供适宜的湿度条件。由于混凝土在其凝结中会出现水分散失情况。如若不能及时为其改善周边的温、湿度条件,将无法保持混凝土性能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带来保障,借此优化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并且应从浇筑准备事项、混凝土材料选择、坍落度控制、浇筑养护作业等方面着手,确保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优势,在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同时,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