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洲
(1.东华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 200051;2.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上海 200063)
我校(东华大学)的来华留学教育事业于1951年建校后不久随即起步。1954年我校被认定为可以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学校,当年就接受了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4名公费留学生,这亦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接受的首批留学生[1]。至今我校开展来华留学教育已有67年。值此校庆70周年之际,探讨来华留学教育历程的分期、各阶段特征以及路径依赖和动力来源等问题,有助于总结发展的动因和内在逻辑,为后续的创新发展提供历史依据和经验参考。
来华留学教育研究是国际学生流动研究的分支领域,对其研究可借鉴国际学生流动研究的经验,通常从国家的制度和政策视角出发,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分析方法。历史制度主义主要针对社会及公众所面对的重大问题,通过关注时间、序列在制度生发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宏观背景及制度发展过程中各要素的综合效应。刘宝存等[2]采用这一理论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来华留学政策的变迁情况,将来华留学政策的变迁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并指出这些阶段表现出极强的路径依赖特征。
除了宏观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分析外,还需要将学校内部的社会互动置于宏观的社会结构中进行综合分析。社会学领域的推拉理论可以作为分析工具,该理论早期是用来研究人口移动的理论框架,该框架指出人口流动存在“推力”和“拉力”,这两种力存在于流入和流出地,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下人口会出现流动,但还需要考虑文化、物质等流动障碍。卡明斯于1984年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学生流动研究,此后它被广泛应用于这一领域。安亚伦等[3]提出的新驱动模型包含四主体(国家、地方、高校、个人)、五维度(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文化)等主客观因素,可以借鉴用于解释校本层面的来华留学生的流动本质及内外因要素的互动关系。
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对于历史演进的分析主要依据对历史演变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关键节点,据此将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以出现新的关键节点为标志。某一阶段的稳定机制是通过路径依赖模式来实现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加速或减缓现象与不同维度的动力因素有关。基于这一理论将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划分为起步探索、稳步建设、快速发展、提质增效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处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轴线。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各项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此时的来华留学工作主要通过政府间协议的方式来开展。1954年我校(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最早接受的4名来自朝鲜和越南的留学生即为此例。根据1954年中央的指示和1955年上海市制定的留学生管理规定,我校开始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截至1967年1月,共接受了126名来自越南、朝鲜等6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如表1所示)。这一时期我校留学生的国别来源仅限于当时与我国友好往来的社会主义国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我校的来华留学工作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情况持续到1973年中央决定恢复接受来华留学生。
表1 1954—1966年我校接受来华留学生人数和来源国家数
这一阶段我校的来华留学工作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下发展起来的,学校对于来华留学的自主决策权和管理权有限,接受的学生仅限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主要目的在于尽国际主义义务,为友好国家培养人才。国家政策支持和奖学金名额是这一阶段最主要的“拉力”,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是获得国家下拨生源的重要因素。重要政治事件的出现使得来华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直到下一次“关键事件”(恢复接受留学生)的发生,留学生培养工作才得以重启。
1974年我校恢复接受外国留学生,生源国扩大至第三世界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75年即有10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1975—1977年上海市制定规划逐步向外国留学生开放不同专业,在高校中学习汉语的预备留学生也可以逐步转入专业学习。我校留学生人数有所增加,维持在30~50人。1979年7月发生的中外学生事件引起了党中央和上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最终这一事件得到妥善解决,为后来的留学生教育工作积累了经验。
改革开放后,来华留学政策逐渐走向全面开放[2],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和管理规定,并逐步扩大院校的留学生管理权和招生权。在学历生培养方面,我校开始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人才,1984年开始从中国培养的外国本科毕业生中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1985年招收了第一批3名硕士留学研究生。1992年,招收了第一位外国博士生,该生于1995年毕业,是学校培养的第一位外国博士生,也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位韩国博士生。至此,我校积累了在本硕博不同学历阶段培养外国留学生的经验,为今后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从1980年起,国家陆续下发关于放开自费留学生招生的通知。我校于1988年接受了第一位自费汉语生,这也是全国工科院校接受的第一位自费汉语生。1991年招收了第一批自费专业生。1996年,我校留学生人数超过百人,学历留学生人数稳定,增长点主要来自于自费汉语生。这一时期我校的留学生工作得到了上级肯定,学校于1982和1984年上报的内参材料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1985年9月学校成立了留学生办公室, 之后制定的《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试行办法》等多项规章成为圈内参考的范本。
这一阶段我校的留学生工作在学历生培养上取得了突破,生源来源从以奖学金生为主转向自费的来华留学生。“拉力”因素除了越来越开放的国家政策以外,学校自身的积极作为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服务国家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改革体制机制完善规章、妥善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率先扩大招生种类等举措都是这一阶段成果的集中体现。1979年事件以及学校提交的留学生工作咨询报告成为国家进一步推动来华留学教育的决策依据,从另一侧面说明学校的留学生教育工作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校来华留学教育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校于2002年组建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全面负责学校留学生招生、交流、教学、日常事务及后勤管理等工作,确定了“扩大规模、提高层次、规范管理、亲情服务、致力教改、发展特色”的总目标。2004年,随着学校松江校区部分建成,学校用房有所缓解,学校加大对留学生住宿和教学用房的资源配置,使办学空间得到了拓展[4]。学院于2006年设立面向留学生的汉语言本科专业,于2009年成立国际项目中心,开展全英语授课的本科教育。自2010年起,我校陆续开设面向留学生全英文授课硕士项目,从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项目开始,陆续增加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项目。学校分别于2006和2009年获批上海政府奖学金和中国政府奖学金(自主)招生资格。2011年我校留学生数量继续快速上升,有来自135个国家的4 003名留学生,在全国高校排名第11位、上海高校排名第5位,留学生增长速度位于全国高校前列。
表2 2002—2011年学校接受来华留学生人数和来源国数
总之,这一时期学校的留学生教育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论是总规模还是办学层次都有明显的突破,在留学生和同行中都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在国家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学校对留学生教育的大力支持以及学院上下齐心、努力奋进是主要的“拉力”。此外,学校综合排名上升、校园服务与管理水平提升以及多元文化氛围的形成也成为吸引留学生的“拉力”。
在国家提升来华留学培养质量、优化来华留学管理和服务体系的背景下,我校开始逐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启动了品牌建设,在招生、培养、管理、后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旨在全方位提升来华留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经过多年努力,2016年10月我校通过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成为首批通过该认证的院校之一。2018年我校的留学生汉语项目通过语言服务质量评估与认证组织(Evaluation and Accreditation of Quality Language Services,简称EAQUALS)现场认证,成为国内高校首家通过该组织认证的语言项目。
上述质量认证均从学校顶层设计、队伍建设、学生培养、服务体系、后勤保障等多方面提出了各种要求和规范,认证过程推动着学校的来华留学教育工作进一步向规范管理、提升质量方向发展。通过认证,梳理了流程,总结了经验,创新了内涵,改进了不足,标志着学校留学生教育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跳出固有思维和路径依赖,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和服务体系,坚持质量至上的标准,吸引更多优秀学生“留学东华”。
这一时期的关键事件是通过国内外两个权威的行业质量认证,这是从扩大规模转向提质增效的重要标志。申请认证并非是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而是我校自发自主的行为,可见我校的内生性动力驱动已经成为这一阶段主要的特征。
我校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发展特点从强烈依赖国家政策逐步过渡到由学校自主办学,从奖学金生为主到自费生为主,从单一进修为主发展为学历及非学历教育相辅相成。在这一过程中,外生性动力驱动来华留学政策的变迁和发展在第一、第二阶段起到了非常明显的决定性作用,而内生性动力驱动管理体制、资源配置以及办学理念等方面的改变在后两个阶段见效显著。主动且充分利用内外不同动力驱动的积极因素,在关键时刻突破路径依赖、审时度势、改革创新是我校近70年来华留学教育稳定发展之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