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雪
(广州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卫斯理安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1]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迅猛,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 096个,仅2018、2019、2020三年教育部就批准了215个本科主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项目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之一,具体指国内高校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合作举办的学位项目,中国学生通过在国内、国外高校不同时间的学习,分别获得国内和国外高校的学位证书。本文拟以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为例,对双学位项目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探析。
综观目前国内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项目,各级各类国内高校都在积极参与,期望借此提高自身影响力。在招生上,大多秉行“小规模、精英化”的办学理念。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与外方合作高校优势学科专业相对应,一方面将优势学科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融合发展的专业体系[3]。在师资方面,生师比低、外籍教师多、师资结构多元化、师资水平高。在质量保障方面,需接受双方高校的共同监督,部分项目获得了国际专业组织的认证。
近年较为常见的中外合作项目有如下模式:
1.以中法工程师项目为代表的各类中欧项目。中法工程师项目采取法国“预科-硕士”与我国“本科-硕士”相融合的本硕一贯制培养模式,可视为“3+3”或“4+2”,即法国的三年预科教育阶段与三年工程师教育阶段对应我国四年本科教育阶段与两年硕士教育阶段。借鉴法国院校预科的内容,学生本科前三年学习语言、基础课和少量专业课。本科四年级对应工程师阶段第一年,四年学习结束后学生可获得中国学校的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和法国学校的本科学位证。学生也可选择继续学习两年完成两国硕士阶段的学习,获得中国学校的硕士学位证、毕业证和法国硕士学位证。目前,知名度较高的项目里,大部分只需要学生在国内完成学习,少部分要求学生短期前往法国学习或者由学生自主选择,这类项目培养目标明确,多以工程师为主,注重实践,培养模式、师资、教材、管理都以法国院校标准为标准,相当于“将法国模式搬来中国”[4]。
2.以《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为代表的中国与美国、加拿大合作项目。“2+2”“3+2”项目也属于这种类型。《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中本科生第二、三学年赴美,硕士生第二学年赴美,学生在两个学校分别按照原培养模式进行培养,由各学校和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对接,满足两校毕业要求的学生即可获得两校的学位证书[5]。这类项目的学生可以获得原汁原味的两种校园体验,但更强调学生的个人行为,因学生多为分散报名,在校期间的归属感和集体感弱,加入两校班级就读时缺乏连贯性,有部分学生因四年内没有达到两校的毕业要求,而无法获得两校的文凭需要延期毕业。
3.与英国大学合作为主的各类“4+0”项目。学生可在国内完成完整的四年大学教育,并获得中英两校的文凭。学生有意愿也可选择到国外合作院校学习,但不影响毕业文凭。项目注重“依托双方优质师资”“采用国际化教学模式”“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并融合创新”“强强联合”等[4]。这类项目与第一类项目有相似之处,但涉主学科广泛,且培养目标含科研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等,不一而足。这类项目强调中方的优势,致力于将中外两种模式融合为一,相当于“在中国体验强强联合”[4]。
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希望学生能够体验原汁原味的双校园双模式,同时又能有归属感和集体感;希望引进美国优质教育资源并将之本土化,同时也希望彰显中国教育的优势。因此参考以上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始建于1836年,位于佐治亚州梅肯市,是一座具有良好声誉的私立文理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授予女性高等教育学位的大学。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是广州大学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项目教学机构,2014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学院遵循“博雅教育”办学理念,试图将美国杰出的文理学院的博雅教育本土化;坚持“三位一体”(国际化教育、精英教育、女性教育)的办学方向,致力于培养国际化女性复合型人才,是国内公立高校中首个中美合作办学的女子学院。
2014年9月,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开始招生,使用广州大学本科招生指标,分设经济学、工商管理和应用心理学三个专业,按照专业设置统招统录,录取了广东省内女性学生60名。
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根据合作协议,实行“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的教学管理模式,即采用“1+1+2”(第二年前往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学习)的学制,学生在满足中美双方高校毕业要求后可以取得双方学历学位证书。学院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为什么学生低年级赴美,而且只去一年呢?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美国卫斯理安学院以博雅教育闻名,具有丰富的通识课程资源,这也是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考虑合作的基点之一。通识教育既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支撑,因此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认为,学生在低年级赴美留学更为合适。
2.考虑到美国要求的60个本土学分大致可在三个学期(一年半左右)修满,再加上学生赴美的费用学杂费恒定,而食宿费与在校时长成正比,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决定将赴美时长缩短为一年,故决定在低年级赴美留学。
3.所开设的三个专业的集中性实践学分都是20学分左右,基本都是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高年级的实操课程。若在高年级出国留学,则缺少实践环节,整个大学教育培养过程就不完整,即使变换方式,以其他学分抵兑而达到了毕业要求,对学生的学业事实上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为减少这一影响,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选取在低年级出国留学。
为顺利实现这一目的,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采取了如下措施:
1.大一学年学生需修读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的特色学分课程,提升英语水平,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每学期派一名美国教师,执行英语写作水平提升计划,策划读书会和英语角,帮助学生赴美后尽快适应环境,全力投入学习。
2.学生在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学习期间,除春季、秋季两个常规学期与美国学生混班学习,真正感受美国课堂外,美国卫斯理安学院还为她们增设两个夏季短学期,每学期各三周左右,学生通过四个学期学习,可修满60个学分。
基于此,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在不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下,既压缩学生在美国的学习时长,减轻其经济负担,也为学生四年内顺利完成学业争取时间,从而最终确定“1+1+2”的培养模式。
相融的人才培养方案脱胎于两校的原方案。广州大学2014年时未实行学分制,学生修读弹性空间小,毕业总学分、总学时课程结构比例(以应用心理学为例),见表1:
表1 毕业总学分、总学时课程结构比例
学生毕业共需160个第一课堂学分,1个学分对应16学时,1学时对应45分钟。必修课分为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课程都是固定的,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对应的考核方式和开课的学年学期,所有的必修课都不能以在外校修读的其他课程进行抵兑,一般情况下修读的时间也不可随意更改。而选修课则是课程库里的课程,只要修满学分即可。通识类选修课程库由学校建设,每学期供学生自由选择,专业选修课程库由教学单位建设,每学期开设的课程由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拟定,大部分课程会持续开出。为丰富专业选修课资源,学院为每个年级的学生四年内开设总学分最低要求的120%的学分课程供学生选择。
美国卫斯理安学院一直采取学分制,学生修读弹性空间大,毕业总学分要求(以应用心理学为例),见表 2:
表2 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毕业总学分要求
学生毕业共需120个学分,1个学分对应20学时,1学时对应45分钟。专业必修课程与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的要求基本相同,通识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则是分模块,各模块都有最低的学分要求。通识选修课程为任选课程,凡是卫斯理安学院开设的课程都可以选修。
这种不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给双方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者的管理主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惑和影响,为利于学生的学习,消解两校学分管理的差异,实现两校间的相融相通,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对学分管理进行了一些调整与改革,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1.基于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学生毕业需修读160个学分,1个学分对应16学时;而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学生毕业需要修读120个学分,1个学分对应20学时,因此两校的学分按照4:3的比率进行转换。
2.广州大学的通识类必修课程为国内统一设置课程,除去大二学年的体育课改在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开设外,其他课程都由广州大学开设,于是,便将原定于第二学年修读的课程调整至第一、三学年。
3.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对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不做统一要求,因此该教学环节全部在广州大学完成,由于该教学环节以前多集中在三、四年级开设,因此这部分课程变动不大。
4.将两校的专业课程(含广州大学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的专业必修课程)进行对照,尽量遵循原来的教学计划,相同的课程由较早开设的学校开设(若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在一年级开设就在广州大学开设,若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在二年级开设就在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开设),相似度超过50%的课程,由广州大学该专业系主任审定两门课程的内容,批准后以较早开设的学校开设,并以该校使用的课程名称为准;相似度低于50%的课程需同时开设,实际教学时教学内容可做适当调整,若两校课程名称一致,则以《课程名I》和《课程名II》区分。不同的课程则分别由各校开设,若原开设学年学期与学生在校时间不匹配,则根据实际教学要求进行提前或推后。经过调整后,学生实际需要修读的学分超出了原来两校各自的要求,因此超出学分优先抵换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
5.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的通识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只有少数固定课程,且只要求达到各模块的最低学分,如“教育模块”5学分、“艺术模块”6学分等。因此,固定类课程由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开设,其余课程学分优先考虑由广州大学相关学分抵换。同时,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的通识课程学分全覆盖广州大学通识类选修课程学分,其余部分课程归入专业选修课程。
6.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为更好地贯彻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归属感,为学生开设了一些特色课程,如《东西方文明比较》等。这些课程由中美两校的专家学者授课,通过专题讲座、小组讨论、课堂呈现、论文写作等方式,要求学生善于阅读文献、演讲、写作,充分领悟东西方先贤们的思想与智慧,文明与传统,真正感受到东西方文明的魅力,树立博大胸怀和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女性人才卓越化、精英化和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此类课程归入广州大学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归入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的专业选修课程。
经过调整整合,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制定了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据统计,三个专业学生毕业时修读的总学分平均为183(经济学)、185(工商管理)和171(应用心理学),远高于广州大学160个学分的要求。作为一个双学位项目,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做到了不替换必修课程和少替换选修课程,从根本上保证了项目的正常运行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师资分为三类:第一,广州大学原有的师资,即广州大学相关院系的教师;第二,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派遣来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任教的教师;第三,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自聘的国内外教师。
这三类教师都要接受广州大学的统一测评,每学期都要接受督导听课评课、校级院级领导听课评课、学校学期初学期中教学检查和学生教学质量评价。以上测评覆盖学期初到学期末的全过程,测评结果采纳督导组、领导、学生的意见。对第一类教师,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可将测评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主教师所在的学院,测评结果与该教师的职称晋升、绩效工资挂钩,因此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对第二、三类教师,除了广州大学的统一测评外,卫斯理安学院还要审核教学资料、听取学生意见,英文授课的要安排外教听课评课。最后综合测评情况,给出测评结果。该测评结果虽不会影响该教师本学期的教学,但会作为第二年是否续聘的依据。
学生在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就读期间,教学任务由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原有教师执行,春季和秋季学生插班进入本土课堂学习,两个夏季小学期课程为面向双学位项目学生单独开设。
学生在广州大学就读期间,通识必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部分学科基础课程由广州大学开设公共课的各部门执行。这部分课程基本是多个学院、多个班级合班上课。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负责开设学院特色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授课教师为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派遣来的美籍教师、学院自聘国内外教师主本学院的教学与管理人员。这部分课程以英语或双语授课,小班教学。其余的专业课程由广州大学三个专业所在的学院执行,同样为双语授课,小班教学。
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教学管理严谨,通过了2018年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届至2021届双学位项目学生共144人,除1人因个人原因结业一年后才达到毕业要求外,其余学生都在预期内取得了三证。
2018-2021届双学位毕业生137人中,77人选择继续深造,升学率56%,稳居广州大学各学院第一,28人进入QS全球排名前100的高校。近三年就业率分别为94.23%、97.44%主100%,位于广州大学各学院初次就业率前列。
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作为广州大学的二级学院,通过高考统招统录,报考学生达到广州大学最低控制录取分数线录取后,学籍即自动进入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因此,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在选录学生时自主权非常有限,只能等待投档结果,既不能控制实际招录人数,录取前也不能得知学生的基本信息,更不能了解学生与项目的匹配情况。而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却期望以学生高考成绩为参考,将面试作为更重要的筛选环节,通过考察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业规划和综合能力等择优录取。更重要的是,按照高考统招统录的学生,有的还因面试通不过、英语能力不足、没有出国意愿、不能支付第二年出国费用等原因,而没法继续参加在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的学习,造成学生无法按部就班地完成本科学业。
美国卫斯理安学院作为一所文理学院,规模小,学院重视教学,重视通识教育,却不参与大学排行榜的排名,由此国内有些试图通过大学排行榜了解大学情况的学生和家长,却因获知不了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的排名信息,便认为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的双学位项目竞争力不强,性价比不高,有“野鸡大学”的嫌疑;另外,有些学生和家长则认为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和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只招女生,性别单一,认为就读这类学校,不利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影响学生的性格心理,从而选择放弃报考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在这两种观念影响下,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面临着两种困境:
1.招生困境。因为采取高考统招统录机制,一方面,达到广州大学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因对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存在着某些方面的误解,而没有填报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另一方面,对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有所了解的考生,虽报考了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但因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却不能录取。
2.稳定困境。因为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有灵活的专业主辅修制度、转专业制度,学生在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经过一年的学习,完全了解了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的情况,完成第二学年学习任务后,却决定继续留在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学习,从而不惜从广州大学退学,导致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生源流失,而又没有办法主时补充,从而影响教学和管理。
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虽拥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但教学很大程度上却依赖于其他学院,这就使卫斯理安学院成为了一个不典型的学院。在教学管理上体现为没有教学自主权,无法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和无法自主安排课程内容等;无法自主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实践和无法自主推荐学生,无法自主推进工作,解决问题效率低。
为解决两校选拔方式的差异,避免录取的学生因某种原因不能顺利去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学习,顺利完成本科学业,学院决定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压力转化为改革的动力,从以下方面寻找突破口:
1.在《高考志愿填报书》上明确标注“‘1+1+2’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学分互认项目,注明只招收有专业志愿的女生,且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基础、家庭具备良好经济能力,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详见学校网站”等字样,提醒学生报考时进行参考,谨慎报考。
2.在广州大学层面建立协调机制,即录取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的学生,若确实因某种原因不能顺利到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留学,广州大学应根据相关制度进行妥善安置。或在大一第一学期,允许其报考广州大学转专业的选拔考试,通过考试转到相关专业;或者直接将其转到相对应的三个专业,保证其能在广州大学顺利完成四年的学业。
3.创设双轨制,将学生分为国内班和出国班。将因某种原因,实在没有办法到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留学的学生编为国内班。相应地,学院扩充、修改了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目录一分为二,列出两个班各自需要修读的课程,保证两个班所要求修读的学分数一致,以保证毕业审核顺利通过,并尽量平衡两个班的学习压力。另外,尽量将两个班的两类课程一一对应,如经济学专业第二年出国班学生修读“统计方法”,国内班学生也修读“统计学”,同为3学分,以此平衡两个班的学习进度,保证学生四年的学习顺畅连贯。在这样的设计下,两个班的学生一、三、四年共同学习,第二年国内班学生不再以班为单位,而以课程为单位,在广州大学与校内开设该课程的班级共同学习。
1.加强招生宣传
为改变人们对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的认知,提高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的报考率,一方面,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派来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任教的教师,教学之余,应通过相关途径,到相关学校进行宣传,宣传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的教学管理情况,提升人们对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的认知;另一方面,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的招生宣传要常态化,扩大宣传面,提升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的社会知名度。
2.扩大生源地域
目前,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仅局限在广东省部分地市招生,这种地域规定,一定程度限制了报考考生的数量,影响了报考率。因此,一方面在广东省全省范围内招生;另一方面在广东省外的相关地市招生,扩大生源报考数量,提高生源质量。同时,新生入校后,对于那些有意向转入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的新生,学校要给予支持,同意其转入,或者同意其虽不转入卫斯理安学院,但可进入卫斯理安学院出国班学习并去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学习。
3.加强教育管理
要求凡参加双学位项目学习的学生,必须签署双学位项目协议,若因学生主观原因中断双学位项目的学习,则需按规定返还奖学金等费用;学院尽量为学生提供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并要求美国卫斯理安学院不能接收从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退学的学生。
1.做大做强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按照二级学院的建制建设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使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成为真正的学院。
2.凸显“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坚持国际化教育、精英教育、女性教育的办学方向,彰显培养国际化女性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和成果。
3.提升广州大学教职工对卫斯理安学院的认识,从观念上打通部门壁垒,增强学校部门间的协作;目前可先将几个专业的系主任聘为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的系主任,协调解决教学难题,共享教学资源等。
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是广州大学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16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之“试点学院”项目之一,并于2020年完成了验收。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的“1+1+2”教学管理模式是国内高校和美国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一种类型,对国内其他高校在建或筹建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项目或许具有一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