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
——评《“放管服”改革与国家治理》

2022-01-06 08:38:08宋光海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简政放权变革背景

书名:《“放管服”改革与国家治理》

作者:王澜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4884-9

出版时间:2019 年9 月

定价:79 元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的本质就是对高校的行政权力进行重新配置,进而实现规范化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放管服”简政放权改革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庞大,这对于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推进“放管服”在高等教育中的实施对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有着深远的影响与重要的意义。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王澜明等著的《“放管服”改革与国家治理》一书从不同的主题切入,如购买服务、市场监管改、购买服务主题等,全面探讨了“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国家治理诸多层面的问题。笔者基于2017 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的困惑和突破”(2017SJB1616)的研究结合该书内容认为,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变革的内涵。《“放管服”改革与国家治理》一书通过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全面探讨与研究了“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国家治理诸多层面的问题。所以,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本书中的相关论述,针对“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研究首先要对变革的内涵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合理地制定变革的策略与规划,实现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具体而言:

“放”的目标是通过变革,转变高等教育传统的思维与理念,促使高等教育能够充满活力与创造力,实现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在实践工作中能够主动承担责任,主动将国家以及相关教育部门下放的权利承接过来,并且能够在实践工作中实现不断的完善相关体制的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秩序正常运行。在当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切实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变得尤为迫切。

“管”的目标是加快政府与教育部门的职能的转型升级,进而逐步明确与清晰界定政府与教育管理部门对于高等教育管理的职责与管理模式,进而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与管理智能,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的不断创新发展。究其根本,“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中的“管”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切实地解决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自我改革,实现稳步发展。

“服”即服务,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改革来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的优化。具体实践工作中政府部门与教育管理部门要减少对于高等教育的干预,并且逐步转变自身的职能,实现教育服务的优化与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变革面临的困境。以《“放管服”改革与国家治理》一书中“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政务数据开放:问题与路径章节的论述为基础,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较多的困境与问题,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认知方面的困境。“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变革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的影响因素,使得高等教育的变革不得不面临较多的困难。其中认知方面的困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具体主要表现为在高等教育变革过程中出现了渐进式变革与激进式变革的冲突、整体性与碎片化的冲突,这些方面的冲突涉及范围较广,使得高等教育变革在相关措施、政策等方面无法实现相对的统一,进而对于高等教育的变革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此外,高等教育变革还面临数量、速度以及质量效率等方面的冲突,虽然随着“放管服”的实施,政府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已经逐步将行政审批逐步取消,并且将更多的权力下放至高校,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与完善高校的监督管理、公共服务等,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高等教育中仍然存在着权利越位问题的发生,影响着“放管服”工作质量与工作效果。

其次,机制方面的困境。“放管服”改革是一项极为复杂且系统的工程,虽然针对高等教育变革国家也在不断地出台相应的政策与制度,但是由于当前政策数量较多且速度太快,导致高等教育一时之间无法深入的解读与运用相关的政策,进而对于高等教育的变革形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此外,“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政府虽然已经将更多的权力下放于高等教育,但是仍然存在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管理坚持以自我管理为中心,这不仅造成了“放管服”改革形式化严重,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高等教育的改革。

最后,变革实施方面的困境。以该书中的相关论述为基础,通过对当前高等教育变革的研究与分析发现,“放管服”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简政放权,但是在高等教育变革实施阶段却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如虽然政府与教育管理部门针对简政放权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与责任清单,但是并没有对下放权利与取消行政审批事项作出统一的规定,由此导致在具体实施阶段缺乏有力的支持,且还影响着高等教育变革的实施。

三、“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变革策略。“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是一项系统又复杂的工程,在实际改革过程中不仅要面对较多的困境,而且在改革过程中需要针对改革策略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与优化,才能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放管服”改革与国家治理》一书中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与研究,不仅提出了“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各个行业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而且也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这就为“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该等教育变革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指导,结合作者的相关论述,高等教育的变革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是,要强化政府部门与教育管理部门的自我改革意识。“放管服”改革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改革意识,才能更好地推动简政放权政策的实施,真真切切地将权利下放至高校,使得高等教育能够彻底地从传统的强权中解放出来,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同时,结合时代的发展,政府还要加强财务、物力以及人力在高等教育中的投入,进而为高等教育的自主办学、自主管理提供重要的内在驱动力,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自主办学全。此外,简政放权并不是放任自流,在简政放权的同时还要加强高等教育的监督与管理,通过结合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构建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与制度,进一步明确权力的划分,这样既不会过度的干预高等教育自主办学管理工作,又可以强化简政放权的监督与管理,督促相关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还可以提升相关工作质量与效率,进而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变革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对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不断的推动改革工作发展,使得高等教育的变革逐步走上正轨解决当前变革困境,实现顺利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法治建设,使得相关的改革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同时还可以为“放管服”改革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法治与改革环境,促使相关改革能够落实到各个环节中,此外,还要注重改革的有效监督与管理,进而避免改革中问题与矛盾的发生,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的支出,还可以实现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实现高等教育变革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是,强化对高等教育办学行为的监督与管理。“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既要落实好高校办学的自主权,也要加强对办学行为的监督与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放管服”改革能够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所以,在实践教学中:首先,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构建完善的责任制度,并且要定期公布相关的数据信息,如在校生数量、毕业生就业率以及专业预警信息等;其次,以高校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招生计划之上完善高校的考核评定机制,如要构建系统的专业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就业联动计划,进而才能真正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最后,针对教育经费的拨付方面,可以逐步以绩效为导向的教育经费拨付机制,针对不同的办学机构合理的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并且建立合理的教学任务,这样既可以有效的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激发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教育积极性,实现“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的创新与改革。

四是,构建协同治理的合作关系。高等教育变革工作中涉及到了多个层面、多个主体,所以要实现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只有注重构建协同治理的合作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各方主体在改革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切实的为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实施提供完善的服务。因此,高等教育变革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高校或者政府等单独主体的实施,还需要加强各方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进而形成一个完善与紧密的合作体系,实现协同治理、系统发展,构建全面完善的管理机制,这样既可以实现改革工作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又可以为高等教育变革构建良好的改革与发展环境。

综上,《“放管服”改革与国家治理》一书从多层面、多角度对于“放管服”的改革进行了剖析与研究,这不仅可以帮助读者对于“放管服”改革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而且还可以为“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提供重要的指导建议。

猜你喜欢
简政放权变革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42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Palabras claves en la China de hoy
变革开始了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4
简政放权环保公告真的取消了吗?
专用汽车(2016年5期)2016-03-01 04:14:33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声屏世界(2015年5期)2015-02-28 15:19:47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