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感知影响因素研究*
——以北京老城历史街区内地铁站为例

2022-01-06 01:35严建伟蔡朝阳
南方建筑 2021年6期
关键词:意象因子空间

张 茜,严建伟,蔡朝阳

1 现状与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地铁建设日益成为协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轴。地铁站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在城市地上、地下公共空间体系构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对于改善老城区用地、交通问题至关重要[1],同时也在延续地域文脉、传承城市文化方面表现出积极价值。尽管工程技术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但如何消除公众在空间使用中的消极认知、提升其活动意愿性等环境心理问题仍然制约着地下空间的优化发展[2]。对此,许多研究以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基础,提出以积极营造地下空间环境意象作为改善策略——城市环境具有可读性,环境意象是个体对外部环境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3],地下空间同样通过界面、路径、标志、区域等一系列可认知的元素构成环境秩序,呈现自身的场所特征和情感意蕴[4,5],正是这种可感知的场所属性凸显了地下空间的“价值意义”,提升了公众的认同感[6]。因此,地下空间新一轮的建设改造更加注重建立满足心理体验的“意象性”空间,强化地上、地下空间的“主题性”关联[7]。

地铁站点既是交通网络中的节点,也是植根于城市区域中的场所[8],基于对地下空间意象营造理论的应用以及对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协同,众多城市中竞相展开了以地铁为文化媒介载体的空间实践,地铁站空间逐步演绎为传承城市文化的形象门户与标识性场所。在地铁站空间设计要旨从“功能”转向“人文”的过程中,城市地域特质、历史底蕴、场所精神等文化意象表达成为了相关实践与研究中的核心议题。地铁站空间设计不仅限于满足功能需求,还应强化场所身份辨识性,突出区域形象特征,提升文化体验[9]。地铁站空间的文化表征应挖掘站点周边的历史文化元素、呼应地标性建筑,将地上地理信息以符号形式投射于地下,创造地标参照物和记忆点[10],通过强化地铁站与地面信息节点的精神关联,整合地下与地面文化资源,把城市连接为易于理解的整体[11]。可见,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生成于使用者对地铁站及周边环境的整体感知过程中,是以地铁站域环境特征要素的提取与抽象处理为手段、以地铁站空间物质媒介为信息载体的城市文化意蕴传递与表达。

现有文献对提升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表达的环境要素与设计策略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性研究。如彭地提出地铁车站的物质结构形式是生成场所精神意象的基础,应从人性化设计、多样化体验、景观植入与文脉融合方面强化车站场所的认同感与归属感[12];李重锐提出地铁站文化意象营造应以站域文化特色为线索,室内空间应利用文化元素装饰界面,强化辅助设施的一体化设计,室外空间应延续地域文脉、整合慢行观光路线[13];许晓旭以地铁站域空间作为城市风貌载体为前提,从城市区域、站域过渡、地下空间三个层面提取地域文化表达的要素,结合AHP 方法归纳分析要素权重并提出设计策略[14]。然而现有研究忽略了以使用者主体感知视角为测度的文化意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且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缺少量化研究。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地铁站空间的环境设计如何有效强化所其在区域的文化意象感知,选择北京市历史街区内的4 个典型地铁站点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文化意象与环境要素的量表问卷调查使用者感知评价数据,结合SPSS 与AMOS 软件对影响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感知的环境设计因素及其关联程度进行系统性量化分析,以期为地铁站域相关文化实践提供合理的优化策略与发展建议。

2 研究样本概况

2.1 北京市地铁站点分类

依据地铁站点周边用地主导功能,可将北京市域内地铁站点划分为4 类:交通枢纽型、公共中心型、居住生活型和历史文化型[15]。历史文化型车站的站域用地以历史街区、风景名胜、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功能为主,主要服务于旅游观光与休闲体验,研究以毗邻历史街区的典型历史文化型地铁站点作为研究对象。

2.2 样本站点选择

北京市中心的“凸”字型老城区覆盖文化资源最为密集,也是地域文化意象感知的热点区域。北京市相关规划先后在老城区划定了33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在此基础上又将13 片具有突出历史文化价值的重点地段认定为文化精华区。研究选择了南锣鼓巷、什刹海、雍和宫和张自忠路4 个地铁站作为样本,它们集中分布在老城区东北角的什刹海—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张自忠路北—新太仓、张自忠路南—东四三至八条文化精华片区内(表1、图1)。鉴于该区域是旅游观光的门户空间,2010年后北京市规委基于人文理念对重点车站进行了规划与改造,目前4 个样本地铁站点在出入口环境、站房建筑、室内一体化装修、公共艺术等方面的设计实践已获得较多正面反馈(图2)。

图1 样本站点区位示意

表1 样本站点区位信息

图2 雍和宫地铁站室内外环境设计现状

2.3 空间范围

研究空间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两个部分。地上部分指地铁站出入口周边100m 为辐射半径所覆盖的区域,在地铁站建设与改造过程中,该范围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参与站点周边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包括建筑、街道的协调改造,景观设施的配置等;地下部分指地铁站内的独立功能区,环境设计的重点集中在站厅层、站台层以及换乘通道等主要人流集散空间。

3 研究设计

3.1 指标提取与构建

相对于环境意蕴,林奇把物质环境定义为独立变量。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是综合感知与体验的集合,其营造与表达受到地铁站空间环境物质要素的调配与控制。物质要素是自变量,而文化意象感知结果是因变量。研究在CNKI等国内外学术平台设定关键词后检索、筛选相关文献50 篇(2006-2019 年),基于文献梳理与分析提取表征变量的评价指标。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是抽象的感知结果,为多向度地平衡文化意象的感知层次,从文化氛围、历史底蕴、形象品味、地域特质[10,13,14,16,17]4 个侧面提取评价指标进行描述(表2);影响地铁站文化意象感知的环境设计因素未知维度划分,因此依据地铁站物理结构,从地上(室外)和地下(室内)空间两个部分进行归类,地上空间与外部环境(历史街区)构成直接关联,涉及衔接空间尺度轮廓、样式风格、细节元素、景点接驳、开敞空间衔接、景观小品、入口标识[13,14,18,19]7 项评价指标,地下空间涉及地铁站厅、站台区域的视觉界面、辅助设施、公共艺术、标识系统、场景主题与空间体验8 项评价指标[10,13,14,20,22](表3)。

3.2 问卷设计与发放

问卷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学特征统计,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4 个问题。第二部分为对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整体感知的评价情况,包括4 个题项,对应表2 中评价指标。第三部分为对地铁站地上、地下空间环境设计构成要素的评价情况,共包括15 个题项,对应表3 中评价指标。第二、三部分为量表题目,采用 1~5 级标度的李克特量表对评价题项感知度做出区分,感知值分别对应5—非常好、4—好、3— —般、2—差、1—非常差。为保证采集地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部采用纸质问卷,于2019 年12 月12~15 日在样本地铁站的多个出入口进行现场发放,各站点收集70 份问卷,统计有效问卷数量分别为:南锣鼓巷站65 份、什刹海站61 份、雍和宫站62 份、张自忠路64 份,总计252 份。

表2 文化意象感知评价指标

表3 文化意象营造的相关环境设计评价指标

3.3 研究方法

研究旨在确定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感知的环境设计影响因素,寻找变量间内在的结构关系,建立和验证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感知的测度模型。虽然空间文化意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概念的抽象性使其无法直接观测,选用结构方程模型则可以通过一些可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做出描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之前,首先要对选择的潜变量即环境设计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在此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法。

3.3.1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FA)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用于寻找多元观测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以达到降维目的,通过计算共变量矩阵、估计因素负荷量等方法找出量表潜在的结构。对初始的15 个环境设计指标要素作探索性因子分析,可把关系密切的几个测量指标凝炼为少数几类核心因子(F1、F2……FN)。

3.3.2 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FA)

验证性因子分析用于检验因子与相对应的测度项之间的关系是否按照预期的方式产生作用。在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建立测量模型后,通过AMOS 软件验证已有模型的结构效度,可进一步修正环境设计公因子与指标题项之间的关系模型。

3.3.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SEM)

结构方程模型用于对多变量模型的处理、评价及调整,从而证实或证伪研究假设[23]。以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感知结果作为因变量、空间环境设计公因子(F1、F2……FN)为潜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可验证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是否对文化意象感知具有正向影响,并可以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及回归路径系数。

4 结果分析

利用SPSS 软件对有效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本次调查样本性别均衡、年龄分布广泛、职业身份覆盖各个领域且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好代表性(图3)。在信度检验中,252 份问卷量表总体的Cronbatch’s α 值为0.907,文化意象与环境要素评价量表的Cronbatch’s α 值分别为0.876、0.837,此外4 个样本地铁站点各自回收问卷的Cronbatch’s α 值介于0.867-0.911,综上,各部分信度检验结果均大于0.7,表明收集到的问卷数据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可进行下一步分析,且把4 个站点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具有合理性。

图3 受访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4.1 文化意象感知结果分析

对地铁站文化意象感知的评价指标得分均值进行统计,综合分值为3.847,证明样本地铁站空间在文化意象营造方面接近较好水平。4 个评价指标中,题项表达地段历史底蕴的得分最高,超过4 分,其他3 个题项评价值接近4 分(图4)。在4 个站点文化意象综合评价的横向比较中,雍和宫站>南锣鼓巷站>什刹海站>张自忠路站,评价分值分别为4.209、4.069、3.774、3.379,评价结果与各地铁站点已建成空间的环境现状基本相符。

图4 文化意象感知评价结果

4.2 环境设计评价要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首先考察环境设计评价要素量表是否适宜做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 值为0.871(>0.6);Bartlett’s 球形检验显著性P 值为0.000(<0.01),说明初步选定的15 个题项适合建立因子模型。使用主成分提取法及最大方差旋转法进行公因子提取,设定因子负载值大于0.5 作为提取标准,结果显示只有评价题项S15(文化体验)的负载值未达标,故删除,其余14 个评价题项旋转后的成分矩阵显示为3 个主成分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3.900%(>60%),解释了初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基于3 个主成分因子所涉题项内容,分别对其命名为:风貌协调公因子、界面装饰公因子和服务设施公因子(表4)。

表4 环境设计评价要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风貌协调公因子解释总方差的25.554%,按照方差贡献率排序依次为:样式风格适宜性>轮廓尺度适宜性>(地下)主题氛围契合性>细节元素适宜性>景点接驳流畅性,涉及内容主要指向地铁站空间与历史街区风貌特征的协调与整合;

界面装饰公因子解释总方差的19.550%,按照方差贡献率排序依次为:公共艺术适宜性>墙体、柱式界面美观性>顶棚界面美观性>铺装及维护界面美观性,涉及内容主要指向地铁站地下空间视觉界面、公共艺术品的装饰性与美观性;

服务设施公因子解释总方差的18.796%,按照方差贡献率排序依次为:座椅、照明等辅助设施适宜性>景观小品适宜性>(地下)标识系统适宜性>(地上)入口标识适宜性>开敞空间衔接性,涉及内容主要指向地铁站地上、地下空间服务设施的辅助提升与人性化设计。

基于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评价要素的划分维度,对各公因子所涵盖题项的评价结果进行均值计算,风貌协调因子为4.064,界面装饰因子为3.904,辅助设施因子为3.394。

4.3 环境设计评价要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利用Amos 软件对环境设计评价要素的维度构成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建构观察变量与相应潜变量的测量模型显示,风貌协调、界面装饰、服务设施3 个潜变量之间均存在着中度的正相关关系,除因素S5(开敞空间)的负荷量低于0.5,其余因素负荷量介于0.51~0.93 之间,处于可接受和理想指标范围内。剔除未达标题项进行模型优化后,各维度组合信度均大于0.8(表5),模型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各拟合系数均达到可接受和理想水平。

表5 环境设计评价要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4.4 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对不同性别受访人群在文化意象整体感知和环境设计3 个维度中的评价差异进行比较,各检验变量P值均大于0.05(表6),不具有显著性,说明男女之间的感知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龄、教育程度与职业的受访人群在文化意象整体感知与环境设计3 个维度中的评价差异进行比较,各部分P 值均大于0.05(表6),不具有显著性,说明不同年龄、教育与职业背景对人群感知评价文化意象及环境设计因素无明显影响。由此可见,通过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营造文化意象面向各类人群具有普适性。

表6 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结果

4.5 环境设计因子与文化意象感知的相关性分析

SPSS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表7),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维度中的三个主成分因子均与文化意象感知呈现出显著正相关(P <0.01),相关性程度为F1 风貌协调>F2 界面装饰>F3 服务设施,证明环境设计因素对文化意象感知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同时,各环境设计因子之间都显著正相关,说明各潜变量并非是独立或排他性的物质因素,彼此具有一定的依存与促进作用,也说明空间环境感知具有系统性。

表7 环境设计因子与文化意象感知相关性分析

4.6 文化意象感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通过Amos 结构方程模型对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因素影响文化意象感知的因果关系进行验证与分析,其中,整体拟合度指标用以检验假设模型与样本数据的适配度,模型拟合结果(表8)表明,绝对拟合指数GFI、AGFI(>0.8)、RMSEA(<0.1)达到可接受标准,x2/df、SRMR 符合理想标准,相对拟合指数也达到了标准,保证了研究结果的有效和可信。

表8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系数及判别标准

模型结果显示(图5):(1)作为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主要维度的风貌协调、界面装饰、服务设施三个潜变量,均对文化意象营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回归路径系数分别为0.40,0.37,0.23,其中风貌协调、界面装饰在0.01 水平下显著,服务设施在0.05 水平下显著,说明受访人群对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感知最大程度来源于对历史街区站域风貌特征协调性的识别判断,其次来自于地铁站内空间界面装饰的信息传达,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铁站内外空间服务设施品质特征的影响。环境设计的营造意图越明显,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感知越强烈;(2)在结构方程模型中,风貌协调、界面装饰、服务设施三个潜变量相关系数有所提升,且反映空间主题契合性的观察变量(S14 文化氛围契合性,S8 公共艺术适宜性)具有较高荷载,说明各环境设计要素在意象感知层面相辅相成,应通过物质媒介进行一体化、综合性的环境设计;(3)文化意象评价中,受访人群对历史底蕴和地域文化的感知清晰、积极,侧面印证了将地铁站空间作为城市门户进行地域形象行销手段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图5 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与文化意象感知关系结构方程模型

5 策略建议

研究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提出系统性营造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的策略建议与设计流程(图6)。

图6 营造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的设计流程

5.1 营造一体化人文空间环境

研究结论显示,影响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感知的环境设计因素呈现为风貌协调、界面装饰和服务设施三方面,统筹三者将使之发挥乘数效应。然而研究在前期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地铁文化实践虽已普及,但较多停留在室内装饰设计层面,存在形式趋同与维度单一的问题。因此,建议城市重点区域的地铁站积极拓展文化意象营造的建构维度,兼顾地铁站域空间与地下空间,由二维转向三维、平面转向立体,从风貌协调、场景营造、设施人性化三方面进行一体化的环境设计,调动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多环节介入相关实践,协同各项环境要素进行立体化、综合化的整体表达,全面提升地铁站媒介空间的文化叙事效能。

5.2 协调地铁站周边风貌特征

风貌协调是控制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表达的第一影响因素。人群对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的感知同时关联其对既有环境的整体解读,因此,地铁站空间设计应遵照周边环境的语义背景,通过特征信息的挖掘、提炼与重组有机融入既有地段,维持与协调站域风貌特征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首先,在地铁站出入口区域的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环节,可适当借鉴“修旧如旧”原则,以“旧的”历史环境作为设计脚本,注重对色彩与材质、高度与比例、装饰纹样等要素的把控,使之在样式风格、轮廓尺度和细节装饰方面与站域周边街区保持视觉连贯性,有机延续既有环境的脉络特征。如地铁南锣鼓巷站的设计就采用了以“织补”为概念的方案,在地铁站出入口的建筑及街道设计中,大尺度凝炼与沿用了南锣鼓巷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语言,通过环境要素的同构整合消解了交通节点的入侵感,也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老城历史空间肌理(图7);其次,设计中应适当加强地铁站出入口与历史街区、建筑等标识性景观的衔接过渡,通过二者的“捆绑”设计进一步强化地铁站的场所特征,如雍和宫地铁站设置了多个出入口流畅衔接雍和宫寺庙建筑、雍和宫—国子监创意园区及环线公园等多个景观节点,不仅提升了周边文化空间的可达性,也增进了人群对站域场所意象的关联感知。

图7 南锣鼓巷地铁站出入口及内部空间设计

5.3 强化地下空间场景营造

车站地下空间除满足使用功能,还应有效缝合地上与地下环境分区,通过描摹与延续地上场所特征,维护场所精神的时空统一性。地下空间的场景营造包括公共艺术与界面装饰两个部分,前者的表达重点在于立题切“意”,通过引入呼应地铁站域历史街区、地标建筑、站名等标识信息的壁画、雕塑等公共艺术作品,对地上场所“主题”进行直接叙事,如什刹海站内描绘什刹海图景的壁画、张自忠路设置的张自忠雕塑等;后者的表达重点在于象形写“意”,通过提取映射周边环境信息的视觉符号装饰连续性的空间界面、重现地上场景,如什刹海、南锣鼓巷地铁站提取坡屋顶、灰砖墙和木制椽架等传统建筑语汇对站内棚顶、梁柱、墙体等界面进行装饰,呼应历史街区构筑物的形式特征(图7C、8),雍和宫站以金色壁画、红色圆柱、汉白玉台阶为要素进行整体装修,凸显宗教场所的主题特色(图2B、2C)。契合场所主题的公共艺术与空间界面的组合,以“场景”塑造场所记忆的“锚固点”,有利于强化人群对地上环境的定位并形成清晰的空间认知。但是,目前我国地铁站的艺术实践过于扁平化,普遍缺少公众参与的交互性文化项目,希望未来能够引入展览、表演等临时性艺术活动,进一步丰富地铁空间的文化体验。

图8 什刹海地铁站出入口及内部空间设计

5.4 完善站域人性化服务设施

服务设施对人群的集散与流动具有软性引导作用,是有机弥合地上、地下空间的隐形线索。完善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可进一步提升地铁站空间的文化意象。对于景观休憩设施,可通过增设绿色植被、雕塑小品、座椅等设施改造休闲景观,为人群交往提供驻留场所,优化城市节点空间的游憩体验,同时,也可运用新颖的设计语言变革服务设施的传统形式,使之纳入车站一体化设计中,如北京森林公园站将照明系统嵌入在顶棚“树枝”网架中,塑造连续统一的“森林”意象(图9);对于标识导视设施,可借由象征性的符号设计表征站域文化内涵,以耦合地铁站空间的重要建筑、景观或历史事件作为象形客体,重构抽象的地铁站点文化标识,如西安地铁,整体标识以“西安城墙”作为象征元素,各站点的标识也对站域毗邻的文化地标做出了符号化的释义,譬如后卫寨站以古寨大门和士兵铠甲为象征符号、玉祥门以古城交通孔道和祥云为设计元素等(图10)。

图9 森林公园地铁站照明设施

图10 西安地铁系统与部分站点标识设计

5.5 构建城市整体文化意象

地铁站空间良好的环境营造能够有效强化人群对区域文化意象的感知,对城市各类人群具有普适性的文化媒介作用,倘若能够依托地铁线路编织城市文化网络,将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激活城市记忆,彰显城市特质,增进地方认同感,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发展路径。因此,未来的大城市开发建设,应考虑在顶层设计环节加强轨道交通规划与文化空间规划的结合,使更多的地铁站与地理文化节点达成互馈关系,借助地铁线网的“点—轴”联动机制实现城市大范围的文化触媒作用[24]。

结语

在新一轮的大城市扩张建设中,城市综合实力竞争愈加指向文化软实力的角逐,而以地铁为媒介载体的文化建设拓展了城市文化发展的新方向,耦合地理文化节点的地铁站空间演绎为传承与展示地域文化的“第二空间”。地铁站空间设计“人文转向”实践的普及化促使相关研究聚焦于如何有效营造与表达深层次的地域文化精髓。研究基于文献梳理,筛选出15 个关联文化意象营造的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评价指标和4 个文化意象感知评价指标,以北京市毗邻历史街区的4 个典型历史文化型地铁站点为研究对象,以252 份量表型问卷结果为数据基础,探索分析了影响使用者对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感知的环境设计因素与维度构成以及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而提出了改进地铁车站环境设计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地铁文化实践的优化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但是研究提出的评价体系与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进一步的研究计划中应完善不足,使研究结论更加客观合理。

图、表来源

图1~9:作者拍摄与绘制;

图10:根据网 络资料整理,https://www.logonews.cn/xian-metrostation-sign.html;http://www.logozhan.com/3870.html;

表1~8: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意象因子空间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空间是什么?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创享空间
意象、形神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