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伍连,李 华,罗 琴
(惠州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在双系统电脑横机上,进行V型真领[1-3](简称“V领”)的编织主要包括两大类型:一是V领拆行编织,二是V领嵌花编织,而V领拆行编织又可细分为2行拆行、4行拆行等小类,V领嵌花编织又可细分为阶梯式嵌花与单行式嵌花2小类。选择编织类型时,不仅需要了解各种编织类型的编织原理,而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还需要优选更为高效的编织类型。本文先给出一个包含一定领深的线圈横列个数与一定收针次数的V领样片,再以机头横移次数为编织顺序[4-5],将样片按照V领不同的编织类型分别展开,以此来反应其各自编织原理,同时,再将机头横移次数统一用样片的领深线圈横列个数与收针次数表示,最后,在编织同一样片的条件下,通过机头横移次数来比较不同编织类型之间编织效率的高低,以此作为优选V领高效编织类型的依据。
在电脑横机上,V领编织需要控制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肩宽针数、领深的线圈横列个数、收针针数与收针次数等。各参数的大小会因V领的规格尺寸、编织时使用的横机机号与成品面密度等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V领样片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图示出,横向a、b、…、w用于控制肩宽针数,纵向1、2、…、24用于控制领深的线圈横列个数,其中,A段用于控制领深线圈横列下区段,B段用于控制领深线圈横列上区段,收针的针数包括有收2针与3针2种情况,收针次数为左、右各收4次,共收针8次,在领部编织之前,样片的左侧停放一把导纱器,用于V领左侧部分编织,右侧停放一把导纱器,用于V领右侧部分编织,以下V领各种编织类型均以该样片设定的条件展开。
图1 V领样片的示意图
2行拆行原理:对于线圈横列而言,机头编织系统先对领部一侧进行2个线圈横列的编织,再对领部另一侧进行2个线圈横列的编织,并以此为编织循环,直到完成领深所需要的线圈横列个数。图2为V领2行拆行的编织原理示意图,其也是图1中第1、2、3、4线圈横列,以机头横移次数为编织顺序[6-7]的展开图。
图2 V领2行拆行的编织原理示意图
由图2示出,“》”表示机头向右横移,“《”表示机头向左横移,1、2、…、16表示机头横移次数,3#表示左侧导纱器,5#表示右侧导纱器,I表示第1编织系统,II表示第2编织系统,实线表示导纱器横移与编织,“↑”表示翻针,“”表示向左移圈,“”表示向右移圈。图2包括2部分,一是图1中第1、2线圈横列与图2中机头第1、2、…、6次横移相对应,1机头右移,I带动3#导纱器编织;2机头左移,I带动3#导纱器编织;3机头右移,其作用为调整机头位置;4机头左移,I带动5#导纱器编织;5机头右移,I带动5#导纱器编织;6机头左移,其作用为调整机头位置。二是图1中带有收针第3、4线圈横列与图2中机头第7、8、…、16机头横移相对应,机头第7、8次横移与机头第1、2次横移作用相同;机头第12、13次横移与机头第4、5次横移作用相同;9机头右移,I与II组合进行翻针;10机头左移,I与II组合进行向左移圈;9到10机头横移用于左侧收针,11机头右移用于调整机头位置;14机头左移,I与II组合进行翻针;15机头右移,I与II组合进行向右移圈;14到15机头横移用于右侧收针,16机头左移,其作用为调整机头位置。
图2包括的这2个部分可以看出:图1中线圈横列的展开完全相同,图1中左、右侧收针的展开相当于在对应线圈横列展开上分别插入2次机头横移,用于收针;图1中的其他线圈横列,同图1中第1、2线圈横列,左侧收针与图1第4线圈横列上左侧收针相同,右侧收针与图1第4线圈横列上右侧收针相同。因此,样片的机头横移次数包括:编织线圈横列的次数、调整机头位置的次数与收针的次数,具体表达见式(1)。
X=3M+2N
(1)
式中:X为机头横移次数;M为领深的线圈横列个数;N为收针次数。
图3是V领4行拆行的编织原理示意图。4行拆行编织原理与2行拆行的编织原理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对于线圈横列而言,机头先横移4次编织V领一侧,机头调整位置1次后再横移4次编织V领另一侧,最后机头再调整位置1次。
图3 V领4行拆行的编织原理示意图
图3也是图1中第1、2、3、4线圈横列,以机头横移次数为编织顺序的展开图,图1中第1、2、3、4线圈横列左侧收针相同,右侧收针也相同,因此,机头横移次数见式(2)。
X=2.5M+2N
(2)
V领拆行的行数越多,会造成V领编织时左、右牵拉力越不均匀,会影响产品质量,因此,不建议超过4行以上的拆行方式。
在进行V领嵌花编织前,需要先明确V领安全针数的概念,如图1所示,领深的线圈横列被分为2个区段,其中,A区段为V领的下部区段,B区段为V领的上部区段,其中,第17编织横列中的第5针到第19针之间有15个针距的领口宽度,为V领上、下区段的分界线位置,该宽度的针距个数即为V领安全针数,V领安全针数定义[8]如下:V领领口所具有的最小宽度,当某一侧的导纱器被带入V领领口处,该导纱器的位置不会影响到领口另一侧边缘处的收针或编织操作,将上述最小宽度用针距个数来表示,称之为V领的安全针数。若导纱器被带入到V领领口处,在A区段,导纱器在收针操作时需要进行回踢操作,而在B区段,导纱器不需要进行处理,因此,V领嵌花编织需要按照V领安全针数以下部分与以上部分分别进行。
阶梯式嵌花原理如下:对于线圈横列而言,包括以下3方面:①先机头的编织系统对领部的一侧进行1个线圈横列的编织;②然后机头的编织系统对机头运行方向上前方的领部一侧进行线圈编织,同时,机头的第二编织系统对机头运行方向上后方的领部另一侧进行线圈编织,并以此为编织循环,直到领部的另一侧还有1个线圈横列的未完成编织;③最后机头的编织系统对未完成编织的线圈横列进行编织。
3.2.1 安全针数以下
图4是V领A区段阶梯式嵌花编织原理示意图,也是图1中A区段第1、2、3、4、5左侧线圈横列,以机头横移次数为编织顺序的展开图。
图4 V领阶梯式嵌花A区段的编织原理示意图
由图4示出,虚线表示导纱器横移,但不进行编织,图4包括3个部分:①图1中第1左侧线圈横列与图4中机头第1次横移相对应,1机头右移,I带动3#导纱器编织;②图1中第1右侧线圈和第2、3左侧线圈横列与图4中机头第2、3次横移相对应,2机头左移,I带动3#导纱器编织,II带动5#导纱器编织,3机头右移,I带动5#导纱器编织,II带动3#导纱器编织;③图1中带有收针第3右侧线圈和第4、5左侧线圈横列与图4中机头第4、5、…、13横移相对应,其中机头第4次横移与机头第2次横移作用相同,机头第9次横移与机头第3次横移作用相同,5机头右移,I回踢5#导纱器,II进行部分翻针,6机头左移,I 进行剩余部分翻针,7机头右移,I与II组合进行向左移圈,8机头左移,回踢5#导纱器,5到8机头横移用于回踢导纱器与左侧收针,10机头左移,I回踢3#导纱器,II进行部分翻针,11机头右移,I进行剩余部分翻针,12机头左移,I与II组合进行向右移圈,13机头右移,回踢3#导纱器,10到13机头横移用于回踢导纱器与右侧收针,将图4的③与②部分对比,可以看出线圈横列的展开完全相同,左、右侧收针的展开相当于在对应线圈横列上分别插入4次机头横移,用于回踢导纱器与收针。图1中A区段的线圈横列,同图1中第1右侧线圈和第2、3左侧线圈横列,左侧收针与图1第4线圈横列上左侧收针相同,右侧收针与图1第4线圈横列上右侧收针相同,因此,样片A区段的机头横移次数包括:编织线圈横列的次数、回踢导纱器的次数与收针的次数,具体表达见式(3)。
X1=M1+1+4N1
(3)
式中:X1为A区段机头横移次数;M1为A区段领深线圈横列个数;N1为A区段收针次数。
3.2.2 安全针数以上
图5是V领B区段阶梯式嵌花编织原理示意图,也是图1中B区段第19右侧线圈和第20、21、…、24线圈横列,以机头横移次数为编织顺序的展开图。
图5 V领梯式嵌花B区段的编织原理示意图
图5包括3个部分:①图1中第19右侧线圈和第20、21左侧线圈横列与图5中机头第44、45横移相对应,而其与图4中机头第2、3横移作用相同;②图1中带有收针第21右侧线圈和第22、23左侧编织横列与图5中机头第46、47、…、51横移相对应,其中机头第46次横移与图4中机头第2次横移作用相同,机头第49次横移与图4中机头第3次横移作用相同。47机头右移,I与II组合进行翻针;第48次机头左移,I与II组合进行向左移圈;47到48机头横移用于左侧收针,50机头左移,I与II组合进行翻针;51机头右移,I与II组合进行向右移圈;50到51机头横移用于右侧收针;③图1中第23右侧、24编织横列与图4中机头第52、53横移相对应,其中机头第52次横移与图4中机头第2次横移作用相同,53机头右移,I带动5#导纱器编织。将②与①对比,可以看出:线圈横列的展开完全相同,左、右侧收针的展开相当于在对应线圈横列上分别插入2次机头横移,用于收针。图1中B区段的线圈横列同图1中第1右侧线圈和第2、3左侧线圈横列,左侧收针与图1第22线圈横列上左侧收针相同,右侧收针与图1第22线圈横列上右侧收针相同,因此,样片B区段的机头横移次数包括:编织线圈横列的次数与进行收针的次数,具体表达见式(4)。
X2=M2+2N2
(4)
式中:X2为B区段机头横移次数;M2为B区段领深线圈横列个数;N2为B区段收针次数。将安全针数上下合并在一起,V领阶梯式嵌花总的机头横移次数见式(5)。
X=M+2N+1+2N1
(5)
V领单行式嵌花与V领阶梯式嵌花一样也包括A区段与B区段,其中,A区段的编织原理相同,不同之处在B区段。单行式嵌花在B区段的原理如下:对于线圈横列而言,①机头的编织系统同时对领部两侧进行线圈编织,并以此为编织循环,直到领部的另一侧还有1个线圈横列未完成编织;②机头的编织系统最后对未完成的线圈横列进行编织。图6是V领单行式B区段的嵌花编织原理示意图,其也是图1中B区段第19右侧线圈和第20、21、…、24线圈横列,以机头横移次数为编织顺序的展开图。
图6 V领单行式嵌花B区段的编织原理示意图
图6包括3部分:①图1中第19右侧线圈和第20、21左侧编织横列与图6中机头第44、45横移相对应,44机头左移,I带动3#与5#导纱器各自编织;45机头右移,I带动5#与带动3#导纱器各自编织;②图1中带有收针第21右侧线圈和第22、23左侧编织横列与图6中机头第46、47、…、51横移相对应,其中,机头第46次横移与机头第44横移作用相同,机头第49次横移与机头第45次横移作用相同,47机头右移,I与II组合进行翻针;第48次机头左移,I与II组合进行向左移圈;47到48机头横移用于左侧收针,50机头左移,I与II组合进行翻针;51机头右移,I与II组合进行向右移圈;50到51机头横移用于右侧收针;③图1中第23右侧线圈和第24编织横列与图6中机头第52、53次横移相对应,其中,机头第52次横移与第44线圈横移作用相同,第53次机头右移,I带动5#导纱器编织。将②与①对比,可以看出:线圈横列的展开完全相同,左、右侧收针的展开相当于在对应线圈横列上分别插入2次机头横移。图1中B区段的线圈横列,同图1中第19右侧线圈和第20左侧线圈横列,左侧收针与图1第22线圈横列上左侧收针相同,右侧收针与图1第22线圈横列上右侧收针相同。因此,样片B区段的机头横移次数包括:编织线圈横列的次数与收针的次数,具体表达与式(4)相同,将安全针数上下合并在一起,V领单行式嵌花总的机头横移次数与式(5)相同。
对于同一样片而言,可通过样片展开后机头横移次数来比较V领各种编织类型的编织效率高低[9-10]。即若某一类编织类型将样片展开后的机头横移次数越高,则该编织类似的效率低。表1为V领各种编织类型对照表。
表1 V领各种编织类型对照表
由表1示出以下5点,①影响2行拆行编织与4行拆行编织的机头横移次数的主要因素为领深的线圈横列个数与收针次数,而影响阶梯式嵌花编织与单行式嵌花编织的的机头横移次数的主要因素为领深的线圈横列个数、收针次数与安全针数以下的收针次数。②2行拆行编织相对于4行拆行编织,样片展开后的机头横移次数会多出0.5M次,因此,2行拆行编织较4行拆行编织的编织效率要低。③阶梯式嵌花编织与单行式嵌花编织的编织效率相同。④将阶梯式嵌花编织与4行拆行编织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样片展开后的机头横移次数少1.5M-(1+2N1)次,由于一般羊毛衫V领的领深的线圈编织个数要大于20个,而安全针数以下的收针次数要小于10次,因此,上述机头横移次数一般为正数,即:阶梯式嵌花编织的编织效率要优于4行拆行编织的编织效率。⑤以图1为例,样片展开后的机头横移次数的大小排列为:2行拆行>4行拆行>阶梯式嵌花=单行式嵌花。综上所述,4种编织类型编织效率高低的排序为:阶梯式嵌花编织与单行式嵌花编织相同,优于4行拆行编织,优于2行拆行编织。
本文通过一个需要编织的V领真领样片,按照2行拆行、4行拆行、阶梯式嵌花与单行式嵌花4种不同的编织方式将样片展开,分别对应地给出了各自的编织原理、同时也对应地给出了机头横移次数同领深的线圈横列个数、领部收针次数与安全针数以下的领部收针次数的函数关系,再将机头横移次数的多少作为衡量4种编织方法的编织效率大小的依据,通过将4种编织方法中机头横移次数的对比,得出:阶梯式嵌花编织与单行式嵌花编织的编织效率相同,优于4行拆行编织的编织效率,优于2行拆行编织的编织效率。希望研究结果能够为羊毛衫V型真领的编织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