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本杰,张 翀,叶丽敏
(1.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速度快、安全、准点、运量大的优势,全国轨道交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全国大多数省会城市均已拥有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在满足人民的日常出行,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年以来,上海、广州、南京、北京、深圳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量在整个公共交通中占比超过50%,其中上海最高占比已达到60%,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的占比也在不断增加[1,2]。2020年,全国已经有45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244条,运营公里数6280.8 km,轨道交通还在不断的增长[3]。车站客流是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工作的核心,科学合理地分析车站客流量,对于车站有效的客运组织与运营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高峰期车站客流拥挤是长期持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的轨道交通专家学者对轨道交通客流和客流组织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戴骏晨等[4]基于南京轨道交通车站的现状客流数据,从客流的时间及空间形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运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得出通过非弹性因子、职住不均衡因子、区位因子可对车站进行符合实际的类型划分。宋晓悦[5]基于轨道交通动态客流监测数据,为更好地服务于客运组织工作,运用大数据处理系统,构建轨道交通客流分析预测的系统平台。国外学者[6]以轨道交通的网络结构为依托,研究地铁网络在整体与局部的效率情况,得出地铁网络整体效率较好。为减少大客流对地铁车站的影响,LuoQin[7]运用定量方法研究大客流在车站的疏散过程与途径,运用计算机模型模拟仿真大客流情况下客流具体消散过程,从而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客流组织。张铮等[8]综合分析成都市轨道交通运营以来7年的客流数据,分析7年以来客流变化特征及成长特点,综合考虑总客流量、客流强度、换乘系数以及进出站客流分布等指标,同时与北京等轨道交通发展趋于成熟阶段的特大城市相对比,对于成都市轨道交通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禹志杰[9]针对轨道交通的客流组织问题,从 大客流分类的角度出发,以长沙地铁车站节假日大客流为实例,从车站布局、地理环境和现状客流特征出发,对站厅与站台采用流线优化措施,提出适用于本站的客流组织方案。喻庆芳[10]等基于物联网技术,在车站出入口、进出站闸机、站台等关键节点安装客流计数器,对车站客流进行实时监控,当车站关键节点的客流达到不同拥挤状态时,系统会触发一、二、三级预警,从而采取相对应的客流控制措施,保证车站客流的安全有序。梁立等[11]针对轨道交通大客流现状与客流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造成客流拥堵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综合处理与交换不及时,提出借助大数据平台统计车站不同时间段、节假日、平常工作日的客流数据,同时记录乘客具体的出行信息,将这些信息以及综合整理分析,可以预测出各个车站的高峰期客流的时间节点、节假日大客流的变化规律,从而可以及时安排工作进行疏导与分流。曹敬浛等[12]深入探讨乘客出行时空规律,为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提供思路。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是各个地铁公司均要面临且亟需解决的问题,福州地铁处于快速成长期,之后也将面临大客流与特大客流的情况,本文以东街口为例,通过对东街口的客流情况分析,探索东街口车站的客流变化趋势,为福州地铁其他车站以及线路的客流组织与疏导具有实际的意义。
东街口作为福州重要商业中心、旅游文化胜地,日常均有较多的人口流动,狭义的东街口即东街-八一七路十字路口,广义的东街口包括八一七路、津泰路、东街、杨桥东路等街区。东街口车站是福州地铁1号线最为主要的车站之一,东街口车站的客流量在福州地铁1号线占据主要地位,2018年元宵节,在东街口区域观灯人数众多,东街口商圈及周边吸引游客共计103.9万人次,福州地铁1号线东街口车站迎来史无前例大客流,通过采取压缩行车间隔、延迟末班车时间,增开临时列车的方式来疏散大客流。福州东街口车站将作为福州地铁1号线与地铁4号线的换乘站,待4号线运营之后,东街口车站客流量在将会大幅度的增加。研究分析东街口车站日常客流变化对于合理科学进行客流组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充分掌握东街口车站一周内客流变化,对每周数据进行均值处理,得到了东街口车站周一到周日的进出站客流量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东街口车站一周内客流量的变化
通过东街口车站一周内客流量的柱状图可以得出,一周内东街口车站的客流量没有明显的变化波动,不会出现工作日客流量明显大于周末客流量的情况,大多数车站工作日客流量会明显大于周末客流量,主要是因为这些车站的客流主要是以上下班客流为主,而东街口车站的客流由上下班客流、商业活动客流、旅游出行客流三部分组成,工作日主要以上下班客流为主,商业活动客流、旅游出行客流为辅;周末客流主要以商业活动客流、旅游出行客流为主,上下班客流为辅。一周来看,进出站客流均是周三的客流量最大,周五的客流量最少,周末两天与其他工作日的客流基本持平,总的来说,从平均值来看,一周内东街口车站的客流并没有出现较大波动。
为了充分掌握东街口车站的具体客流量,通过统计福州地铁东街口车站某年2月份客流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东街口车站进出站客流量变化趋势如下图2所示。
图2 福州东街口车站每日进出站客流量变化趋势
通过东街口车站每日客流数据可以发现,进站客流与出站客流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平均进站客流为15325人次,平均出站客流为15957人次,东街口车站是一个进出量相对平衡的车站。由于统计数据的月份包含春节,通过折线图可以发现,东街口车站的客流量春节期间出现大幅下降,这与乘客的出行规律相贴切,春节期间,大多乘客返乡或者待在家中,较少外出活动,春节过后,客流量很快反弹,恢复到正常水平。
为了更为准确地统计东街口车站的客流情况,除去春节节假日最为稀少客流量,得到车站客流量趋势变化如图3所示。
图3 福州东街口车站每日进出站客流量变化趋势
东街口车站平均进站客流15845人次,平均出站客流为16544人次,进出站客流仍处于同步变化,总体来看,东街口车站客流变化幅度相对较大,最低进站客流量12205人次,最高进站客流量19352人次,最低出站客流量12483,最高出站客流量20151人次,进站极差约7100人次,出站极差约为7700人次。车站客流的变化幅度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乘客的出行情况、天气变化、节假日、大型活动等,东街口车站会出现较大客流波动与其商业中心与旅游景点的地理位置因素密不可分。
车站在一天内客流的变化一般有双峰型、全峰型、单峰型、无峰型、突峰型等五种形式。通过分析东街口车站一天的客流变化,得出东街口车站属于双峰型时间客流特征车站,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客运组织工作,需要对高峰期客流进行细致科学的分析,本文对东街口车站早高峰和晚高峰的客流进行比对分析,得到大多情况下东街口车站早高峰时间是7:30~8:30,晚高峰时间是17:30~18:30,早高峰和晚高峰客流数据如图4。
图4 东街口车站早晚高峰进出站客流分布情况
通过早晚高峰的客流数据可以看出,早高峰时,大多情况下出站客流要大于进站客流,且两者相差较大,只有几天是进站客流大于出站客流,平均来看,早高峰时出站客流约是进站客流的2倍,所以东街口车站早高峰是以出站客流为主的车站,这与很多市中心车站的特点相符合,在进行客流组织时,重点进行客流的疏散,在出口闸机多安排人员疏导。在节假日和周末期间,早高峰期间,进出站客流都会大幅减少,这与人们日常出行活动相符合,节假日期间,人们的外出时间较平时会晚一些,相应的早高峰时间也会推迟,且高峰期客流没有工作日那么明显,据前文分析,周末客流与周中客流表现相当,可以推出周末的客流在每个单位小时内分布相对均衡。
由晚高峰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出,晚高峰的进站客流要大于出站客流,但两者相差不是很大,这与早高峰进出站客流相对应,早高峰时出站客流这时大多转化为进站客流,晚高峰出站客流一部分是由早高峰进站客流组成,另外大多由学生客流、旅游购物客流组成。晚高峰的客流量相对较大,需要同时在进出站进行有效的客流组织,最大程度提高疏散能力。
为了进一步确定早高峰与晚高峰哪个时间段,客流量最为集中,从而得到超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做出早高峰与晚高峰分时段客流量的趋势图如图5和图6。
图5 早高峰小时分时段客流量分布
图6 晚高峰小时分时段客流量分布
通过早高峰分时段的趋势图可以看出,东街口车站出站客流量最大的时间段是8:00~8:15,这段时间平均出站客流量为480人次,出站客流量最低的时间段是7:30~7:45,进站客流量相差不是很大,相对比较均衡,7:45~8:15这个时间段进站客流量相对较大。
在晚高峰时间段内,总体来看,进站客流与出站客流相差不大,与早晚高峰相对照,晚高峰的客流量大于早高峰的客流量,由早高峰与晚高峰分时段的客流数据可以得到,东街口客流量最为集中的时间段是晚高峰18:00~18:15,此时进出站客流量平均和为840人次,由此可以算出东街口车站超高峰小时的客流量为3360人次,超高峰小时可以用来预估未来车站的客流量,说明东街口车站在高峰小时会达到3500人次左右的客流量,晚高峰客流相对其他时间段较少的时间段是17:45~18:30出站客流量,其他时间段进出站的客流量相差不大。在进行客流组织时,晚高峰时间要安排人员对车站进出口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保证乘客可以快速安全进出车站,维护车站秩序。
东街口车站在福州地铁中属于客流量较大的车站,随着福州地铁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东街口的客流量将会呈现更大的增长,针对东街口车站目前的客流现状以及未来客流的增长趋势,对东街口车站的客流组织提出以下建议。
(1)高峰期客流组织。早高峰(7:30~8:30)的客流以出站客流为主,出站客流最为集中的时间点是8:00~8:15,在客流较为集中的时间和出入口闸机,值站、客值到出站闸机共同参与客流的疏导;晚高峰(17:30~18:30)进出站客流量相对都比较大,分时段客流的分布差距不明显,所以晚高峰整个时间段,车站尽可能安排工作人员到客流较为集中的出入口与闸机处进行客流疏散。待4号线运营之后,东街口车站将作为换乘站,客流将会大幅增加,需加强对客流的综合分析与疏导。
(2)周末、节假日客流组织,周末与周中的客流量没有较大差距,在进行客流组织与工作安排不必进行区分;节假日大多情况下客流量会增加,需结合历史客流量进行预测,提前做好准备,春节节假日期间的客流量一般会有大幅降低,在进行客流组织时可以适当减少人员安排,春节过后客流量会逐渐反弹,恢复正常的人员安排。
(3)加强智慧车站的建设,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大数据平台,对车站客流进行细致的统计,设置车站客流的预警等级,即使车站出现突发性大客流也可以快速反应,组织人力进行疏导,以保证轨道交通正常有序地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