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程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1)
随着中国二孩政策的实施,未来每年儿童人口总数预计会维持在2.2-2.5 亿之间,儿童的成长问题将会成为家庭关注的重点[1]。玩具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产品之一,影响着儿童的成长、思维和认知的发展,但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儿童玩具设计存在缺乏亲子互动和不能充分带动儿童积极性等问题,因此,将设计心理学应用于学前儿童玩具设计中能够从儿童的需求出发,发现玩具设计的需求点进而完成设计目标。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具有交叉性和边缘性的学科,设计心理学包含了生理学、心理学和艺术设计学等学科,这些学科相互交织和渗透[2]。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师通过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完成艺术设计的一门心理学学科的延伸,因此,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用户的心理需求。
设计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用户的心理需求。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对用户的心理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并研究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相互联系及表现的特征与规律,接着分析目标产品的美学造型、色彩与功能结构。最后,设计师将用户心理需求与产品的美学造型、色彩和功能结构分析的因素相结合,设计出符合用户心理需求的产品。
学前儿童是通过感知表象来认识客观事物,即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了解事物[3]。具体的表象左右着儿童的认识过程。儿童的认知过程主要表现在记忆、思维和想象三个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即儿童会凭着感知觉去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积累知识。在行为方式上,儿童的行为具有模仿性,即儿童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方式去学会独立生活和承担简单的职责。这时期的儿童希望参与到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但自身的行为能力具有局限性,达不到其目标需求,因此,对于这一矛盾的解决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满足其目标需求,推动学前儿童心理向积极方面的发展。
对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无意性分析,可以通过儿童的注意、记忆、想象及行为表现判断出来。由于学前儿童知识的贫乏,其主要是以直观表象的方式来认识外界事物,此时期儿童的思维方式和概念都具有直观形象性的色彩。
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会表现出爱玩的特征,这时期的儿童会特别喜爱游戏,尤其是角色扮演等类型的游戏方式。在心理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心理活动很容易受到外界支配和影响,他们会很容易受到外界新奇事物的吸引而改变当前的心理活动,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缺乏。
儿童从出生到三岁已经具备了一些个性和特点,比如兴趣、爱好,但这时候的个性和性格并不稳定。学前期的儿童从3 岁到7 岁这个阶段,与三岁以前的儿童相比,儿童在兴趣、习惯、能力和对人的态度方面形成了他们最初的人格倾向,并逐步达到稳定。最初的个性倾向会影响着儿童的一生,因此,学前期是儿童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4]。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其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使学前儿童对事物的感知多存在于直观表象,以及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让儿童心理容易受外界支配和影响,因而分析学前儿童对玩具设计的心理需求,找出需求点进而设计出可引导学前儿童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心理活动的玩具产品。
学前儿童是通过感知表象来认识客观事物的,其初级思维方式的形成大多源于父母传授和实际行动。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要经过直观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5]。所以学前儿童对于玩具造型的感知方式,可选择将动物或植物的仿生造型运用到玩具造型设计中,使之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如图1 和图2 所示)。由于学前儿童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玩具造型设计上除了采用仿生的手法而且要考虑到人机因素,功能操作要简单方便,设计出美观又易用的玩具造型,满足学前儿童的需求。
图1 仿生拼插玩具
图2 仿生积木玩具
儿童对色彩的感知度是区别于成人的,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色彩的种类、明度、冷暖、强弱等的感知会增强。对于学前儿童来说,3-4岁的儿童只能辨认出色彩的基本色,比如红、黄、蓝的原色,相对复杂和相近的色系辨识上有些困难;4-5 岁的儿童在认识基本色的同时也能辨认出相近的颜色;5-7 岁的儿童可以分辨出每个颜色以及颜色对应的名称。从而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学前儿童对于色彩运用的需求是简单、明了,尽量避免使用辨识度低的颜色,对于明度和纯度的对比上不要有太大的差别。从学前儿童对色彩感知度的分析得出儿童对于玩具色彩设计的心理需求是使用简洁的色彩,以及辨识度高的颜色,也可以直接使用色彩的基本色,达到玩具色彩上对儿童的视觉刺激,提高儿童对色彩的敏感度(如图3、图4 所示)。
图3 堆砌积木玩具
图4 多变积木玩具
由于学前儿童会通过幼儿园老师和父母的幼儿教育得到引导和学习,因此大部分的学前儿童可以对基本色进行联想并对应出事物,比如看到蓝色会联想到大海,看到红色会联想到火焰,看到黄色会想到香蕉,看到橙色会想到橘子等。由此,可以把色彩仿生运用到儿童玩具色彩设计上,使儿童对玩具具有较高的辨识力。
材质能够赋予产品设计艺术性和功能结构性[6]。材质对于玩具至关重要,玩具的材质将影响玩具的整体效果表达和使用体验。不同材质的运用可使同一款产品给人以不同的美感和体验。但对于儿童玩具材质设计来说,与其他产品设计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儿童群体的独特性,学前儿童对玩具材料设计的心理需求在于材质的表面处理、触摸感受以及安全性的考虑。对于材质的表面处理不仅能保护产品自身的长久性和装饰性,而且能给儿童带来不同的触觉体验,有利于学前儿童对玩具触觉的心理感受解读,并对儿童情感体验产生积极影响。对材质的安全性考虑,学前儿童应该处于健康的成长环境中,儿童的思维方式尚未达到稳定性,在玩耍玩具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吞咽或舔咬等行为,因此从儿童健康安全性因素方面来说,在玩具材料设计上,需要使用绿色环保、健康、无污染的材质,保障儿童的健康安全。
学前儿童与玩具的关系具有互动性,在与玩具玩耍过程中产生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互动体验。
学前儿童处于各项机能成长的时期,不同的玩具会对儿童产生不同的感官刺激。感官是接受和认知事物的主要途径,能够增强儿童心理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由玩具的互动刺激感官,促进大脑不断发育,增强大脑的活力,提升思维转化,最终影响行为方式的改变。在学前儿童与玩具的互动体验过程中,感官体验是主要的体验方式。
学前儿童与玩具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另一种体验是情感体验。玩具通过自身因素刺激儿童,使儿童内心产生愉快的心理反应,并对儿童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情感体验可促使学前儿童对玩具产生独特的情感,真正吸引儿童对玩具的关注力,并增加玩具的使用频率。
学前儿童处于认知增长的阶段,不同的环境和产品都可扩大儿童的认知范围。在儿童与玩具的互动中,儿童也可通过玩具产生新的认知,而新认识的产生足以证明玩具对于儿童思维方式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儿童与玩具的互动中,玩具使儿童的身体得到积极的锻炼,改变儿童自身的行为方式,并使儿童逐渐达到行为方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根据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得知学前儿童对颜色的感知度较弱,因此在玩具色彩设计中应使用简单的基本色,刺激儿童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并使儿童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暖色调会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简单、阳光的心理感受,对于儿童亦是如此,所以学前儿童玩具设计中应多使用红色、橙色和黄色等暖色调,再根据儿童的性格进行区分调整。增加玩具设计的艺术美感不仅在色彩设计上增加儿童的色彩感知力,而且在造型设计上也要满足儿童的审美需求。由于学前儿童具有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不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玩具对儿童应产生积极和舒适的心理感受影响,因此在玩具整体造型设计上应采用柔和的曲线、圆角等元素,使儿童产生放松、舒适的心理感受。
由于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方式尚未稳定,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他们不具备对玩具保存与保护的认知意识,大部分儿童会有意或无意地破坏到玩具,因此需要提高玩具的生产质量,增加玩具的持久性,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玩具的生产质量不仅可使儿童玩具得到长久保存,而且是一种可持续共享理念的延续,能够提高玩具的实用性。
学前儿童行为方式处于不可控的状态,在玩耍玩具过程中,会产生不可控的行为。从儿童安全方面出发,儿童玩具设计应提高安全保障,降低误操作而引发的伤害,并注重人机因素,使儿童在玩耍过程中操作方便。同时在学前儿童玩具材料设计上,应该使用绿色健康、安全、可持续性的材料,避免资源浪费。
将设计心理学应用于学前儿童玩具设计中,分析设计心理学的理论,把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儿童对玩具设计的心理需求相结合,可知儿童对玩具设计的根本需求,从而得出设计心理学在学前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从增强互动体验、加强艺术美感、增强玩具的实用性和保障儿童的安全性这四个方面出发,分析设计心理学在学前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为学前儿童玩具设计提供科学的设计理念,并为设计师设计出符合学前儿童的根本需求的玩具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