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2-01-05 06:40赵瑞琦陈丽贤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2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德育

赵瑞琦,陈丽贤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郑州 450048)

0 引言

从2017 年至今,智能化技术成为会计领域当之无愧的宠儿。2017 年1 月,财政部会计司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在2020 年培养出3 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会计人才,这为会计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019 年4 月,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中提出本科专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性,要求提升专业建设质量,鼓励各地区积极探索“新商科”建设,使得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为各大高校必须提上日程的第一要务。2021 年6 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与中兴新云服务有限公司等公司牵头调研的“2021 年影响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财务云、电子发票、会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大数据为会计发展腾飞注入了活力,这是当今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会计专业继续发展的方向,高校必须创新出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大数据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原因

身处大数据时代,传统的会计基础知识已经难以满足一个合格会计人员的知识需求,对相关数据的收集、挖掘、分析、运用的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会计人才未来发展的基本保障。虽然时代需要“大数据+会计”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但当前部分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还难以达到这样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

1.1 未同步提升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

德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一个坚持不懈的要点和闪光点,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德育,但在实践过程中,德育课和专业课还无法实现同步,政治素养的提升和德育的内容尚未深入学生的内心[1]。原因如下。一是思政教学和专业教学缺乏紧密的联系。目前大部分院校的会计专业课和思政课都是单独的体系,会计专业教师专注于本专业的教学和授课,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方式单一,仅限于所授课业的学科专业性;思政课教师重点讲授思想政治相关内容,在专业思政领域留下了空白。总而言之,两者缺乏衔接,难以有机融合。二是德育缺乏创新性。随着思政进课堂成为必然趋势,专业课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教授的方式仍比较传统,甚至有些比较牵强,讲述方式主要以教师自我讲述为主,缺乏互动与创新,因此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对德育的认知也不够深刻。

1.2 未充分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

由于社会变化的影响,多数学校都开展了线上课程,钉钉直播、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等平台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但当回归线下教学时,教师使用的依然是一块黑板、一台计算机,利用传统的PPT 授课,实践课程也只是用实训室的一些固有软件进行操作。在大数据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平台、网络资源、教学设备等未充分发挥作用,还有很多优质的教学资源没有被充分使用[2]。

1.3 未充分安排大数据管理类课程

纵观当前大部分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科目仍旧占据主导地位,学校很少开展与大数据相关的课程。如此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未来走向社会,将会成为懂专业知识但缺乏运用、懂技术却不善分析的会计人员,特别是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将成为他们的薄弱之处,不利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

1.4 未充分开展大数据实践教学

在大数据智能化时代,会计工作中基础性、重复性、规律性的工作必然会被淘汰,智能机器人会代替人们完成记账、核算等基础会计工作。真正的会计人员需要做的是利用大数据资源进行数据分析、财务决策、顶层设计。但在部分高校中,实训课程的科目设置循旧,数目偏少,主要集中于会计信息化的软件操作和系统的纳税申报,较少开展与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与挖掘等相关的大数据技术方面的教学,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相关运营、决策、考核评价,因此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对大数据的操作管理能力较弱。

2 大数据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建议

2.1 加深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

在专业课的基础上将思政内容巧妙融入,这无疑是对各个任课教师的一个考验。因此,会计专业课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务经验,不断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营造良好的课堂育人氛围,提高教学吸引力[3]。与此同时,授课教师本身应具备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养,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此外,学院、教研室应以多样的形式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教师也可通过“学习强国”“红星云”等学习软件,每天坚持打卡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思政素养,在教学与生活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为学生做出表率,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会计专业各门课程本身就蕴含丰富的德育元素,教研人员、教师应该合理统筹规划,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中明确体现各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各门课程应按照“与专业育人内涵相结合、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与新时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相结合”的思想全方位体现思政育人元素。

2.2 创新课程体系,提升会计人才的大数据技术和管理能力

大数据时代的会计人才有其独有的特点,培养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会计人才,优化课程设置、创新课程体系是首要问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专业类课程进行升级创新,加入大数据课程,增设与大数据相关的会计类课程(如图1 所示),如大数据与财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及财经应用等课程,实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逐步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4]。

图1 大数据时代会计人才培养的创新课程

2.3 完善大数据平台方面的实训和实践

会计的实践性很强,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人才的实训实践尤为重要,因此,相关院校要优先考虑会计实训室、实训平台的构建。一方面,可以对原有实训室或实训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加入大数据元素,建设会计与大数据相结合的仿真平台。学校可以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研发适合我国企业的大数据会计系统并培养相应的实践型会计人才,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可以真实感受业财融合,提升个人的专业认知水平和业务处理能力。同时,在学校内也可以建立与校外实训基地相配套的财务共享实训平台,利用大数据带来的便利,提升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水平[5]。另一方面,相关院校可以借助企业的财务共享平台,或者邀请企业的专家直接到校,用自己所在企业的真实数据进行决策分析,让学生可以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大数据和会计的融合,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水平。

2.4 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

要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提高自我认识。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的培训,增强教师对会计信息化发展、会计行业变革、大数据对会计的影响的认知。第二,培养实践教学能力。理论终究是书本上的东西,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第三,校企结合。可以聘请咨询公司或者企业的相关人员及专家承担教学任务,以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弥补校内会计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的不足,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 结语

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未同步提升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未充分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未充分安排大数据管理类课程以及未充分开展大数据实践教学等问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与大数据的融合与创新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针对上述问题,从加深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创新课程体系、提升会计人才的大数据技术和管理能力,完善大数据平台方面的实训和实践,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4 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解决措施,期望能为其他高校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实训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