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博,史婉玲,石 林,冯俊文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南京 210023)
一流专业建设是教育部为了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建设1 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1 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简称“双万计划”)。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努力建设一流专业。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江苏省启动了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工作。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审计、会计、金融人才为主,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是2002 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全日制本科层次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 年经教育部批准转制为独立学院。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学校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努力将学校建设为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的资产评估专业在2019 年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金审学院2019 年下半年启动了省一流专业建设规划。本文根据建设规划,结合《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任务指南》文件精神,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建设规划、建设期内总体目标、具体建设任务、主要措施与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建设任务设计,以期供同类专业建设参考,同时也期望广大同仁关注金审学院的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工作。
(1)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资产评估专业人才,能够更好满足和服务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秉承坚持有特色、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进一步提高本专业在江苏省的影响力。
(3)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在江苏省区域内,努力培养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团队、产出一流成果、建立一流制度、产生一流影响。
(4)逐步提高专业在江苏省外的影响力,努力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的特色专业。
资产评估专业建设预期标志性成果如表1 所示。
表1 预期标志性成果一览表
根据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从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预期成果三个方面进行建设任务设计。
2.1.1 目标任务
努力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高等教育 “育人”本质要求出发,着力将思想政治贯穿于资产评估专业核心课程的全过程,发挥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科学创新的作用。
2.1.2 建设内容
第一,加强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与道德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第二,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分批选取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进行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教学探索,同时积极举办课程思政课堂比赛,打造优秀课程思政课堂,选树优秀课程思政教师。
第三,着眼于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结合江苏区域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需求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修订。
2.1.3 预期成果
第一,实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相关内容,制订2021 级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到2020 年,遴选并打造第一批优秀思政课堂1~2个;到2021 年,完成第二批优秀思政课堂的建设1~2 个。
第三,举办课程思政课堂比赛,选拔优秀课程思政教师若干名。
2.2.1 目标任务
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坚持“以教师为本,个性化发展,差异性成长,整体性提升”的思路,采取“学术委员会领导,青蓝工程团队引导,教师科研实训主导”的运行机制,建设一支符合一流专业要求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优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2 建设内容
第一,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人才引进或培养。实现校内校外双带头人的目标,且均为相关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并着力培养或引进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骨干教师。
第二,教学教研团队建设。优化专业教师结构,提升整体团队的教学教研水平,进行教师学历和职称的提升,同时进一步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并保持高级职称教师100%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且承担课时不少于32 课时。除自有教师学历、职称等提升外,实施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交流”等措施,从行企一线引进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和客座教授,同时选拔部分教师到一线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第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个人积极展开教育教学研究,提倡教师个性化发展、差异性成长,推选部分教师进行国际交流和深造,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创业和信息化教育能力;通过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观摩研讨会,结合参加国内外教育教学研讨会,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全面制订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设立教育教学研究改革课题,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2.2.3 预期成果
第一,到2020 年,完成校内校外双带头人目标,到2021年,培养或引进1~2 名高层次教育教学骨干教师。
第二,到2021 年,至少引进1 名副高或高级工程师,引进海外留学背景的专职教师1 名,2 名助教提升为讲师,1~2 名教师进行深造,2 名教师完成挂职锻炼,引进1~2 名企业界实践性专家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或不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
第三,到2021 年,发表国际期刊或核心期刊论文2 篇,普刊论文5 篇,申请省级课题1 项,获得省级微课奖项1 项,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10 次。
2.3.1 目标任务
为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依据新的科学标准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建设,优化现有课程体系,制定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努力建设“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同时,积极论证研讨本专业特色教材的研发,购买相关专业资料,完成教材开发工作。全面推进信息化教学,建立专业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包括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学材料、信息资源平台等的建设。
2.3.2 建设内容
一是课程建设。努力建设先进且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精品线上线下课程,建设覆盖主干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微课程,积极参与省级各类课程建设,并实现共享。
二是教材建设与选用。积极制订新的教材编写和出版计划,着力引导和组织优秀教师编写专业教材,使用马工程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或省级重点教材的比例100%;大力推动系列化的实验实践教材编写工作;认真遴选并购买最新出版的英文原版教材以供教师教学参考,鼓励将国际最新的有关科技进展纳入课堂教学。
三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建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加强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同时加大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和微课程等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实现校内开放、校外共享。
2.3.3 2021 年预期成果
第一,建设1 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 门省级微课程。
第二,编写专业主干课程教材1 门,实践类教材1 门。
第三,专业课程基本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或省级重点教材,教材基本选用近三年的新教材,马工程教材的使用率保证100%。
第四,建设2 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1~2 门专业主干课程开发微课程。
第五,积极争取主编或参编1 门省级重点教材。
第六,积极争取1 门省一流课程。
第七,开设1 门双语课程。
2.4.1 目标任务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地方性应用型人才需要为导向,加强本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努力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与执业能力需要相一致的实训基地。
2.4.2 建设内容
一是实践实验实习实训教学平台建设。建设校内资产评估专业实验实训室,大力进行软、硬件更新,使其具备开展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等功能,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并实现校内共享。
二是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形成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共同育人机制,校企共建实验实训中心、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同时给学生上课,指导学生实习、毕业论文、大创等,教师参与企业培训,促进科研与教学融合、培养与需求对接。
三是数字化教学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建设可满足“互联网+”时代教育要求的数字化教学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师生能共同使用此平台进行创新创业创造项目研究以及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且效果显著。
2.4.3 2021 年预期成果
一是,建设1~2 个校内资产评估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仿真模拟评估公司环境和评估资产情况,满足资产评估专业学生实验实训需要。
二是,新增3 家以上资产评估公司实训基地,开展校内讲座、校外课程实践、毕业实习、就业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2.5.1 目标任务
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转变人才培养思想观念,改革学生能力评价体系,推动学生进行自主科研训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2.5.2 建设内容
一是学生能力评价。建设学生能力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其中的“过程考核”和“发展性评价”,依托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实践项目、全国大学生资产评估知识竞赛等,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建立毕业生质量调查跟踪和反馈机制。
二是学生科研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课题,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科学研究,鼓励学生进入本科生导师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以科学研究支撑人才培养,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利用资产评估的教学科研平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大学生自主创新性实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创新性思维和研究能力;基于多个协同育人基地,发挥企业兼职导师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创业团队。
三是创新创业与专业知识竞赛。有效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和专业知识竞赛活动,做好该类比赛竞赛的学分置换或奖励工作,提高学生高层次获奖比重。
四是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通过学年论文,强化学生学术锻炼。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通过省毕业论文抽检工作,建设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团队论文,同时做好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科目数量、通过比例和通过种类。
2.5.3 2021 年预期成果
第一,建立健全学生能力考核评价机制,细化“过程考核”和“发展性评价”指标,将金审学院、校企合作基地、合作院校等平台纳入学生能力考核范围。
第二,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实现从无到有,学生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进一步提高,争取有1 篇学生发表的核心期刊或国际期刊论文。
第三,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和专业知识竞赛的比例保持100%,出现一批高层次获奖,争取实现“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奖项。
第四,毕业生获省级优秀毕业论文1 篇以上,学生拥有职业资格证的比例达80%,获资产评估师证书或通过两门科目及以上的同学比例逐年提高。
2.6.1 目标任务
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为目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指导,积极拓展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实现教师、学生的互派互访,推进协同育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时代人才。
2.6.2 建设内容
第一,深化国际合作。依托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办学平台,积极推进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同时做好学分认定工作,鼓励选拔优秀教师进行海外访学交流,进一步做好相关课程的对接工作。
第二,推进协同育人。吸收国外先进理念与经验,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如英文原版教材、国外客座教授授课等。
第三,扩大校际合作。建立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良好合作关系,开展学生的联合培养,积极主承办教学交流研讨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团队进行合作单位的专业建设考察活动。
2.6.3 2020 年预期成果
第一,进一步提高学生海外交流的人数,选派教师海外访学交流1~2 人次。
第二,引进部分英文原版教材用作教学教材或教学辅助教材。
第三,主承办教学交流研讨活动2 次以上,教师团队专业建设考察活动2 次以上,争取学生的联合培养机会。
2.7.1 目标任务
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推广教育教学成果为目标,通过以评促建、改革教学模式、推广教学改革成果等方式,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促进学生的主动合作和思考性学习,将重大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最终达到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就业的作用。
2.7.2 建设内容
第一,专业认证或评估。积极参加专业认证工作,通过江苏省专业综合评估且上星,按照星级专业要求进行专业建设。
第二,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开展校级教改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争取省部级教改项目的立项。
第三,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与合作,推进小班教学、实践教学,建成以课程、课堂、实践、竞赛“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第四,教学改革成果与推广。依托教改项目,发表高水平教学研究论文,申请校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
第五,服务江苏社会经济发展。毕业生在江苏省各地区对口单位就业,服务江苏社会经济发展有成效。
2.7.3 2021 年预期成果
第一,校级教研教改项目立项3 项,省级教研教改项目立项1 项。
第二,不断深化小班教学、实践教学等工作。
第三,发表高水平教研教改论文1 篇以上,校级教学成果奖1 项,争取申请省级教学成果奖1 项。
本文是对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资产评估专业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任务的概括,希望得到同行的关心和支持。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金审学院的学校规划文件无关。本研究得到金审学院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经费资助,在此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