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辉
摘要: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于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充分利用本土的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工作方面,应该深入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本土自然资源进行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为每位幼儿孩子认识家乡,了解家乡树立重要的价值观念。对此,本文从幼儿园环境创设现状、如何利用本土资源角度来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自然资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幼儿教育仅仅是广大学生早期学习生涯的开始,对于学校培养广大学生的综合学习实践能力和人生价值意识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制度的不断进步,在现代幼儿园中,自然资源正在广泛地应用在幼儿教育上,为幼儿教育创设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现状分析
环境创设对幼儿的成长起着深远的推动作用。从幼儿学习的角度来说,幼儿园内的环境设计与幼儿之间存在着引导的作用,环境对于幼儿视觉和身体触觉等多种感官上的刺激,也给幼儿带来了视觉上的深刻印象。当下,在幼儿园当中开设环境创建的活动,幼儿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本土的自然资源没有明显的体现出来。所以,幼儿在活动的过程当中也没有真正的体会到本土自然资源的独特性。
三、如何利用本土自然资源创设幼儿园环境
(―)充分挖掘本土资源,细节渗透环境创设
伴随教育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幼儿阅读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幼儿阅读教育的教学品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怎样充分运用文化资源对幼儿园内的图书阅读进行环境上的创设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1]首先,在幼儿园的阅读展示区内可以放与文化自然风光和本土文化资源环境相关的儿童书籍,由于一些儿童书籍不完全适用于幼儿园幼儿的阅读。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儿童书籍或者资料同时进行分类整理节选、整合做出与其文化相关的儿童文学绘本。同时,可以从各种相关的儿童书籍或者图片资料中,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或者印制成册。另外,在幼儿园的阅读环境美化装饰上,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在一些小的书架上,可以同时缠上几片竹叶或者墙上可以摆几盆小小的山茶花等。
其次,幼儿可以进行自然科学知识上的探索,教师可以利用传统竹木做的玩具和小物件,进行各种活动场景创设,在整个校园环境的场景创设上,教师应该随意摆放一些关于本地传统文化的物品,比如,竹木的一些叶类、种子和一些花朵之类的小型玩具;另外就是,教师可以根据特殊节日活动需要,选择一些中国民间常用的传统特色的手工品和小玩具,作为活动场景进行摆设,使整个校园环境更加具有文化传统特色。
例如:设计一个关于本地文化特色的“山水小屋”,在“小屋”里,教师可以通过添加一些关于自然资源的各种场景创设装饰,像2015年中国森林微电影里的一座高山、小竹林、茶林、湖滩上的自然景观等,也就是教师随意摆放的传统竹制品,让幼儿更好地体验感受和直观看到本土自然资源的美。
最后,自然的环境创设,可以选择张贴每个幼儿所想画的自然风景画,比如青山竹林、茶园;也可以选择在幼儿园的一角栽植种茶、蔬菜等,让每位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可以体验植物种植、观察、记录的种种乐趣,有利于不断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作能力。
(二)提升幼儿参与活动,丰富环境创设主体
为了幼儿园小朋友充分地感受和亲近大自然,唤起幼儿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增加幼儿的探究欲望。所以,在整个的环境创设活动当中,主体是幼儿园,要不断地培养和提升每位幼儿园小朋友在幼儿园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自发的参与性和参与活动的感兴趣程度,使得幼儿园在环境创设的过程当中,更具有的活动性和开放性。使得每位幼儿园小朋友通过观察与思考,从而增加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相互影响。
例如:在每个幼儿班级美术区域的墙上一角处,进行幼儿环境设计制作装饰时,教师可以组织引导每位幼儿根据开展的各种环境主题设计创作活动来充分发挥每位幼儿自主想象力、明确自己的环境创设任务,使整个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活动主体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有效地促进和激发每位幼儿自主的参与活动。
(三)不断学习专业理论,提升环境创设的水平
专业理论实践是教师积极实施幼儿教育实践行为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幼儿园专业设计理论实践作为的依托,环境创设很大可能会出现盲目专业化、随意化的不良情况,不利于本土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利于我国幼儿进行专业的教育。因此,教师作为我国幼儿园自然环境的主要创设者和重要的引导者,更应该由浅入深地学习幼儿园专业设计理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目标、原则和实施方法都应进行分析归纳。
结论:将本土的自然资源投入到幼儿园的创设过程当中,有效地增加了幼儿的文化认知能力,让幼儿主动地參与到校园的活动当中。因此,要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建多元化的学习区域,进而充分地发挥幼儿园的学前教育的作用,充分的体现出本土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建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兰. 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本土自然资源运用[J]. 家长, 20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