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地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园林景观分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城市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顾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有一定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1]。其具有集中独立性、生态性、公共开放性、游憩娱乐性及服务设施全面等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城市应急避险功能认识的不断提高,国内城市逐渐开始重视应急避险场所的建设,城市公园陆地成为首选。当城市灾害(如地震、水灾等)发生时,为确保公园绿地能成为应急避险、伤病急救、人员疏散的良好场所,并利用其相对开阔的空间特性形成一道屏障,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恶化,有效发挥防灾避险的功能,因此对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进行系统的规划 设计探究。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给人们造成的灾害。其发生的实质是地球系统自然环境变化对人们的影响,既包括自然因素的作用,也包括社会的作用。这种灾害作用于城市即形成城市自然灾害并经常伴随次生灾害的发生,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各项生产生活设施造成巨大危害。
自然灾害具有多重性。目前,在我国对城市具有结构性破坏作用的自然灾害综合起来主要有水灾、地震、滑坡、台风和沙尘暴等5 大类[2]。大多数城市一般存在2 种及以上的自然灾害,因此发挥城市绿地尤其是公园绿地的应急避险功能,成为增强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自然灾害作用于城市会产生多种破坏效应,我国城市自然灾害具有群发性、扩张性、高损伤性等特征。根据其严重程度,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4 项。1)造成人员(身心)伤害、疫病、死亡及灾后后遗症,扰乱人们原有的生活秩序。2)破坏建筑物、道路及生产、生活设施,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3)影响工业、交通和其他工业活动,造成间接损失。4)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安全、资源环境安全、经济发展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的城市防护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灾害同时又具有可预防性的特征[3]。正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可预防性,可通过分析和了解灾害的发生机理,采取相应的防灾避险措施,减少城市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我国在城市应急避险功能建设方面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到系统并不断完善的过程。2003 年,随着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改造完成,国内第一个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建成。2013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5 年,设市城市至少建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水、气、电等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防灾避险公园。”。2016 年,修订的《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也将防灾避险公园的建设纳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评估中。近年来,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等一线城市也相继制定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规划,并成功建成了一定数量的防灾避险公园。
鉴于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应急避险公园绿地指导设计规范,对近些年我国建成的部分应急避险公园绿地尚难以实施综合系统评估,但客观上建成的应急避险公园绿地也起到了一定的防灾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旦发生较大规模灾害,就会暴露出其防灾能力的不足。我国应急避险公园绿地现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 点。1)部分公园绿地面积太小,布点分散,或不具备水、电、气等生命保障设施而缺乏应急避险功能。2)部分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不合理,彼此关联程度不高,即使有应急避险设施,也难以发挥系统性优势。3)公园绿地转换不灵活。4)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反馈机制未建立或 不健全。
城市公园绿地可分为单体和群体两部分。对单个公园绿地而言,根据绿地周围的人口和分布、道路现状与各种防灾减灾基础设施,采用地理信息网络等技术,结合自身情况规划设计适宜当地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主要有以下4种形式。
3.1.1 防灾避险“点”系统的规划
在符合当地景观主题风貌及科学生态性的前提下,规划确定景观点系统、游憩点系统、生态点系统和应急防灾避险点系统,设置紧急、固定、中心等防灾避险点,形成专业、专一、密切关联且以陆地基质为特点的点系统。
3.1.2 防灾避险“线”系统的规划
结合自然地理特征,对公园绿地生态网络系统、游憩网络系统、防灾避险通道系统进行叠加分析,对点系统进行有机串联,形成交通顺畅、科学生态、网络健全且以陆地廊道为特点的线系统。
3.1.3 防灾避险“面”系统的规划
结合各绿地空间单元功能、结构与布局,形成生态景观区域、人文景观区域、滨水景观区域等面域相连,并兼顾考虑生态、防灾避险、游憩且以陆地斑块为特点的面系统。
3.1.4 防灾避险“域”系统的规划
结合灾害分析、避难行为和救援工作的特征,按照景观生态性等原则,对紧急、固定、中心绿地防灾避险及绿色疏散通道合理定点选址,科学划分避险空间面积,计算可容纳的避难人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域,进而优化出有利于灾时的公园绿地内部空间功能和布局。
图1 防灾避险点、线、面、域规划体系
针对群体公园绿地,宏观上联合各公园绿地,建立区域性公园绿地防灾避险体系。根据城市人口密度、灾时人群分布及疏散情形、各公园绿地的大小、数目、类型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与配置形式,综合考虑防灾空间的布局及防灾时序,明确各公园绿地的灾时避难特性,加强疏散通道与周边城市防灾避险空间的连接度,实施各公园绿地宏观联合,在不同公园绿地之间通过疏散通道将防灾公园绿地进行有机连接。建设区域性城市绿地应急避险系统,使其具有全时序、全空间的救平转化机制,使公园绿地既能集中高效地发挥个体效应,同时也兼具城市应急风险规避体系下的群体效应。
城市公园绿地是由各个公园绿地构成,我国各地区的城市绿地建设存在差异,各类公园绿地因使用性质不同,结构布局也存在差异,且同一类型的公园绿地因其构成形式、民俗文化、配套设施等条件的不同,需结合安全性、有效性、可达性要求,系统分析当地公园绿地所发挥应急避难功能的优缺,科学调整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完善当地城市应急避难体系[4]。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类型的用地相比存在特殊性。当被赋予应急避险功能后,可作为防灾场所的公园绿地因此具有不同于一般公园绿地的使用特点。所以必须从新的角度进行审视,通过规划、设计、施工和日常管理,真正实现公园绿地平灾功能的互换。
为使设计的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规划满足应急避险需求,实现城市整体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当地城市公园绿地信息反馈机制。即根据当地城市范围“区域—社区—公园”3 个层级的绿地多元管理机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采集机制来强化层级间的沟通和联系,达到应急防控预测预警、风险控制、信息报送和科普教育等的目的。反馈机制反映的是系统内各要素及子系统应对外来序参量(指在协同运动中主导系统构成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相互协同与有序运行的控制参量)的行为模式[5]。通过对反馈机制的引导,可以判断所建立的应急避险体系是否正常运行并有利于系统的有序演化,还可利用反馈结果对公园绿地系统的缺陷进行针对性弥补修正,为后期当地城市其他公园的绿地规划建设提供依据。这在当前应急避险功能规划建设不够健全,尚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部分城市甚至特大城市,从村庄、小镇一路走来,尚存在不足或缺欠。为践行“人民至上,安全至上”的发展思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必须高度重视城市防灾避险功能的规划设计,以点、线、面、域系统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空间格局的生成机制,注重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的单体效应及城市内部相邻公园绿地防灾避险体系的集成效应,统筹构建适宜当地城市公园绿地的应急避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