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诺云 陈 增 项秀云 侯国赛 龙 花
皖西学院,安徽六安 237005
自2016年实施旅游扶贫“3451”工程以来,安徽省将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旅游“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并计划到2020年,全省4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通过旅游扶贫实现。本文将定量分析片区的旅游扶贫效率,综合测度分析片区12个县的旅游扶贫效率情况,并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提升旅游扶贫效率。本文还针对旅游产业帮扶脱贫后防止出现返贫提供参考意见。
国外对于旅游扶贫问题的关注度较高,但对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研究比较少;国内目前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精准扶贫”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但针对片区的旅游扶贫效率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本文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并在思路上进行了拓展,借助DEA模型,对片区的旅游扶贫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
安徽省大别山片区共包括12个县(市),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1]。但与其他连片区相比,区域内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片区将发展特色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受资源、产业、政策等影响,各地区旅游扶贫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根据DEA模型分析法可知,本研究中旅游扶贫的综合效率反映的是要素资源的配置、利用水平和规模集聚水平等,规模效率反映的是资源投入的规模集聚水平,纯技术效率反映的是要素、资源配置、利用水平[2]。
本文的产出指标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而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接待总人次作为旅游扶贫的投入指标[3]。
本文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2008—2018年《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年鉴、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安徽省大别山片区各个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政府工作报告。
选取片区的12个县为试验点,得出2007—2017年间12个县域旅游扶贫的各项效率值,如表1所示。可知,片区旅游扶贫效率总体特征为综合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因此,规模效率低导致旅游扶贫总体效率低下[4],充分发挥区域旅游的规模集聚效应,是提高综合效率的关键。
表1 2007—2017年各县旅游扶贫各项效率均值
由封三图3所示,在2007—2017年间,片区各县的旅游扶贫总体效果的平均值偏低,但均值都在波动中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5]。表明了近年来片区旅游有较明显的发展势头,但旅游资源配置和利用水平基本未发生变化,反映出旅游产品需要加入创新元素。
图3 旅游扶贫效率均值变化折线图(见正文第61页)
旅游扶贫的发展首先要增加旅游规模要素的投入,建设更全面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6],而具体的投入方式,则要视各片区现有发展状况而定。
对于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扶贫最基本要求就是做到贫困脱贫后不返贫,因此,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注入各区县,以此稳步提升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如引进创新型人才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整体的竞争力,防止旅游带动脱贫后出现返贫的现象。
如今“互联网+”是旅游创新区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未来应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围绕智慧旅游、虚拟旅游与旅游营销等,促进片区旅游扶贫效率的提升,实现旅游产业扶贫。
本文借助DEA模型分析法,综合测度片区内各县的旅游扶贫效率,对结果进行分析时,结合了片区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提升旅游扶贫效率。得到主要结论如下:整体上片区的旅游扶贫效率水平不高,旅游扶贫效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根据片区内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以提高片区的旅游扶贫效率,并考虑到脱贫后出现返贫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