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筱芳
摘 要:文章立足于小学数学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策略,从应用各种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构建完整架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学生评价,培养学生评价能力五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阶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3-00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3.04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传统的“学习—记忆—应用”的规模化、统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变得不再适用,高阶思维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在具体的认知活动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与创造。相比低阶思维,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性、思辨性等方面的素养,在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法积极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应用各种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下,以学生的中心的理念全面普及,现在一系列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模式都是立足于以学生为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成为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新的技术,还需要教师利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堂导入
如果能在情境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就会产生事半功倍之效。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多以前置知识导入教学,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缺乏冲击力,自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快速、充分地参与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师带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渠道。一方面,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线上素材的形式更加多样,其中丰富的视频素材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另一方面,线上素材的知识相对多样,能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在短时激趣方面有优势。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堂导入,为之后课堂的高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游戏教学,提高参与程度
活动化、探究式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师不仅需要在一开始就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还需要让学生能持续参与课堂教学与探究。其中知识的应用与练习过程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在这一环节参与程度方面,新颖有趣的形式要比信息技术更具优势。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第一兴趣都与游戏有关。游戏教学法以游戏为教学情境,契合小学生的认知特色。多样化的数学游戏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情境资源,需要教师积极开展游戏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二、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人在思维过程中,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认识的技能和本领。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开展知识的分解与推理。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引导,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会知识的方法。这一过程对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构建有效的探究活动成为影响高阶思维培养的关键。
(一)引入生活素材,构建生活化情境
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问题情境搭建得是否合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让学生明白所探究的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切实提高探究效率。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情境置于生活之中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生活与知识的关系,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更顺利地引入知识;还能以强烈的代入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对于高效探究活动的构建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构建生活化情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能力
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对探究活动的成败有很大影响。合作在当今教学中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中收获更多知识。合作探究能讓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自身的分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模式,构建有效的探究活动。
三、构建完整架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人在思维过程中,把客观对象的各个部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考查、认识的技能和本领。在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非常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利用思维导图,促进思维可视化
思维可视化是现在的一个热门话题,思维导图则是实现思维可视化的一种工具,在展现复杂知识架构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是一门知识递进性很强的学科,对于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有很高的要求。由于同一模块知识点较为分散,让思维导图的应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方式展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
(二)开展实践活动,应用多个知识点
实践是知识学习的直接途径和最终目的。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至关重要。由于实践活动情境多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情况相对复杂,涉及知识点较多,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便切实有效地让学生将多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
四、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思路、新观点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能力培养要从小开始,教师要积极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适合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一)构建开放式问题,有效创建创新情境
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有利于创新的情境。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构建的问题多数有固定的答案和方法,作为对学生所学知识点的考查和验证。由于学生的思路是固定的,无法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然也无法有效培养创新能力。而开放式问题的过程或答案不唯一,限制少,学生可以充分发散思维,有助于学生得到新观点、新认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构建开放式问题,有效创建有利于创新的问题情境。
(二)建立激励机制,积极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需要勇气和努力,但很多时候因为知识积累、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的不完整,学生的创新性思路难免会出错。单靠学生的热情,容易失败,更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令创新活动难以为继。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适宜的土壤,需要教师建立激励机制,即使学生的创新活动失败,也要找出亮点、特点予以鼓励,才能在班级中营造创新的氛围,全面推进学生创新这一高阶思维的培养。
五、注重学生评价,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评价能力是学生对事物批判性认识的能力。作为引导反思的步骤,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培养评价能力,可以促进学生有效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學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教师在评价活动中注重加入学生主体,有效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一)采取多样方法,引入学生主体
让学生参与评价活动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重要方法。过去对学生的评价以成绩为主,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新的更加灵活的评价方法来改变现状。如可以构建量表,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个栏目引入学生主体。当然,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布置数学日记,让学生立足近期学习实际进行反思。这样,通过在教学评价中引入学生主体,教师就能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促进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
(二)收集学生意见,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的反思多依赖自身反思和其他教师的课堂观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主体的现在,对学生意见的收集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师反思的客观性,还能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有效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网络学习空间这一便捷的交流平台。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收集学生意见,切实优化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高阶思维的培养取代低阶思维的培养必然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应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还需要通过探究活动、思维导图等多种方法,针对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才能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强国.高阶思维取向下“复杂情境”的内涵、困境与生成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12).
[2] 吴丹丹.可视化思维工具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3] 金海舒.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翻转课堂设计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4] 倪雪品.电子书包环境下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