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代草
(甘肃省夏河县藏族中学 甘肃夏河 747199)
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也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在高中藏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借助微课程不断优化藏语文教学模式,以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有效突破,帮助学生更深入、主动地探究教学内容,提高其语文思维及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语文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的学科,对学生的语言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有良好要求。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优化。借助微课程,教师可以将教学重难点进行生动直观的演绎和解析,并对教学相关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促进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教学内容。基于此,会激发学生对课文创作背景及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形成深入思考,引导其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探究,不断优化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居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更多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和吸收,其自主学习意识得不到激发,自主学习能力难以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背景下,通过将微课程用于辅助课堂教学,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启发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科素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每日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了备课和教学上,而在教学创新方面缺乏深入思考。微课程的辅助教学,能够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微课拓展教学资源以提高备课效率,同时,对于教学内容可通过信息平台将微课上传,供学生下载展开自主学习,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由以往的主讲者转变为指导者,并有精力展开教学创新,对于优化高中语文质量和效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藏语文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面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了明显的创新和提升。但是,对于微课程在藏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由于时间不长,尚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使得微课程在高中藏语文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作为新媒体时代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微课程在高中藏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是一种新的尝试。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手段、微课程的功能开发及利用还不够深入,这也影响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表现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基于新课改理念下创新教学模式的一种理念,既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又缺乏丰富的教学实践。这也使得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多地基于一种形式和理论流于形式化,缺乏在教学实际中的有效运用,与实际教学脱节。教师对微课程只是为了应用而应用,没有深入思考如何运用微课程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服务。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借助微课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微课程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对于提升优化高中藏语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非常有限。
在微课程辅助于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围绕教学内容选择并呈现有效的资料,以增进学生的理解,拓展学生视野,引发其思考,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探究。但由于缺乏对微课程的正确使用,很多教师在微课程的教学资料选择方面不够准确,影响了微课的使用效果。如,有的表现在所选资料在内容等方面与教学内容不适合,有的表现在微课程用时和频率不当,这些都会影响微课程教学辅助作用的更好发挥。
微课辅助教学主要是通过短视频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将教学重难点及相关资料呈现给学生,如果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入解析,缺乏对资料的精心筛选,就会导致微课程与教学内容不能实现有效融合,这种两者的脱节会造成教学内容的不连贯及与主题的表达不符,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而且会给影响学生的理解和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导入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教学状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和探究积极性,微课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具备了集语言、声音、音乐、影像等于一体的功能,因而在设计和呈现教学方面有着多方面的优势[1]。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微课的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一方面将学生从以往单纯的书面文字的被动阅读中解放出来,同时精心设计教学导入教学相关的藏、汉语言文化内容,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明显提升。如,在《哈姆莱特 》一课的教学中,高中学生对这部名著及其中的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教师可借此通过微课为学生播放一段电影《王子复仇记》中,关于哈姆莱特复仇的视频片断。通过演员对哈姆莱特等主要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的生动演绎,使学生感受作品中激烈的戏剧冲突,以及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从戏剧冲突中感受作品所蕴含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和思考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全文并找出文中与视频片断中相对应的描写并认真分析,顺利导入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还可在微课制作中融入藏民族服装、音乐、语言等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汉、藏民族在文化方面的异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汉藏两民族的文化魅力,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综合提升。
在微课设计及藏族文化元素的融入和制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能力,从网络中寻找、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藏族文化、历史相关的内容。如,短视频中可以配上学生熟悉的藏民族音乐和歌曲,以及生活场景等,让学生在汉藏两种文化元素的交织中拓展知识视野,深入思考民族历史文化,从而取得传统藏语文教学所不能实现的效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高中藏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及良好的政治、历史等综合文化素养,以及促进汉藏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责任意识[2]。因为,在微课设计中,要善于赋予短视频以教学的深刻意义,而不能简单地堆砌一些影像资料,当使学生在赏析微课中获得良好的文化理解与审美力。特别是在藏民族文化的运用上,需要教师提前学习和了解藏区多种文化元素及其魅力,以灵活地将其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语文素养教育。在教学中,可借助微课程创设生动的教学相关情境,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增进其对教学内容及藏语文丰富内涵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如,在《荷塘月色》一课的教学中,课文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为我们展示出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色,并借景抒情,使景物描写更好地服务于作品主题思想的表达,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积极性。但书面文字的描写毕竟不如影像资料的生动可感,包括对背景及人物相互关系的揭示等,对学生的清晰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为此,需要教师深入解析全文,清晰梳理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文学成就、思想主张等。并借助网络和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荷塘月色的风光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使其更准确地感受到作者风景描写的笔力,更好地掌握比喻、拟人及排比等写作手法的运用,更清晰直观地认识全文主题、人物及语言特色,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语文作为一门在我们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的学科,对学生的知识储备、逻辑思维能力等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一点,对汉语言还是藏语文都是如此[3]。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更要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由课堂主讲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不断优化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藏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地方特色和人文性的语言学科,其中包含了民俗、历史、文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领域,对学生的理解力、思考力和概念能力均有较高要求。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可借助新媒体微课程,围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框架搭建,使其更清晰地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不断优化其藏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的微课应用教学中,针对本课教学目标,教师要使学生清晰掌握主人公从外在形象、语言表达、行为举止、心理活动等对其性格的塑造作用。可组织学生集中观看俄罗斯同一时期相关影视片断,再阅读解析原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作者在描摹场景、塑造形象、突出性格特征方面的写作特点和功力,分析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的目的所在。通过这种将视频和文字进行同步教学的模式,有效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语文思考,促进其藏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在高中藏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这里的民族文化既包括藏族,同时也包括汉民族文化,以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形成全面而深入的了解[4]。因此,在微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围绕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为核心,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及藏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在对藏汉两种文化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微课的设计,注重体现文化的普遍性与多样性,实现藏汉两种文化相互融合。如,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从网络中查找相关素材,制作成微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学生讲解关于汉语诗词及西藏本地区诗词在创作风格、题材类型、语言特点、主题思想呈现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两种诗词创作的对比中感受、体验其中的文化魅力。这种对比式将会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及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便捷的条件。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将微课程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得以将教学内容以视频和音频及文字等多种方式生动、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其知识储备,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需要教师在高中藏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微课程的教学优势,创新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微课程对教学内容的丰富、解析和呈现作用,将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藏民族文化有机融合起来,以激发学生对藏语文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藏语文综合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