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发展及其展望

2022-01-01 21:3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8期
关键词:银饰苗族数字化

王 健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6)

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新期待,近日,中央宣传部正式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对做好未来5年的传承发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划明确了23个重点项目,包括15个原有项目: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国家古籍保护及数字化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戏曲传承振兴工程、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系列文化经典、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还有8个新设项目: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中华古文字传承创新工程、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城市文化生态修复工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程。

1 中国传统文化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的建立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2020年9月5日,“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中心优秀传统文化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中心正式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1]该实验室旨在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及其科技手段,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应用化。中心主任左朝胜主任说该“实验室”的成立,将系统地“研究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将大量经典作品以现代科技的手段上传到云端等,通过立项实验,深度研究传播传统文化在各领域的指导与应用”。

2 民族地区应建立文化数字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

在2020年9月22日的全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又强调,“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在数字化时代,就利用数字手段传承华夏文明、文旅融合而言,推动“科技+文化”的新文创成为行业创新引领,从而带动我国数字文化原创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大幅提升。

数字化经济的发展需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集成运用新技术,创造更多的产业科技创新成果,为优质文化供给提供有力支撑;推进数字经济格局下数字文化旅游、数字影视、数字动漫、数字游戏等新模式快速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以内蒙古文化与数字经济融合创新中心的建立为例,中心的设立将用创新的模式发扬蒙古族文化,推动乌兰卡布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使他们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和行业。乌兰察布市委常委、副市长郑晓博表示中心的建立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为蒙古族文化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寻求发展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3 旅游产业和非遗数字保护

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是有效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也是农村振兴战略内涵的组成部分。以广西为例,该地区资源丰富,为促进农村振兴的内在要求,需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民族地区的各种资源,通过积极参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广西可以借鉴敦煌莫高窟非遗保护的范例。敦煌研究院对于石窟艺术数字化保护技术的研究源于20世纪90年代,即以现代数字化技术永久保存敦煌石窟艺术,留存敦煌壁画,广泛利用现代科技资源,同步实现保护与传承。经过敦煌文艺工作研究者数年的艰难探索,“数字敦煌”初步建成。敦煌数字化保护之路的开启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开辟了新天地。目前推出的“数字敦煌”线上平台展示了30个洞窟和4430m2的壁画。线上平台的推出使人们可以在线了解敦煌石窟艺术,领略壁画的奥妙,也为敦煌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2]

4 苗族银饰设计数字化设计对广西文化产品价值提升的启示

以苗族银饰设计数字化设计为例,广西可以依托数字技术手段,提升当地文化产品价值。

关注与互动:利用互联网积极调动社会公众的关注与互动,设置微信公众号与凤凰苗族银饰审美文化相关论坛,注重网络舆情,展现凤凰苗族银饰的来源、审美特征、文化创意与创新发展,创建相关网站,为凤凰苗族银饰纹样在新时代的视觉传播、数字文化产业提供数字平台,提升凤凰苗族银饰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保护手段:数字化技术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手段,利用民族符号建立图形数据库分类收藏,形成可以同时在多个光盘上读写数据的光盘塔,利用光纤实现远距离信息传送,利用网络链接等全面的方式对凤凰苗族银饰进行传播和保存。例如声像型数据库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可借助计算机、VR,AR,MR,3D全息成像等实现无缝集成、自媒体客户端等,全面介入凤凰苗族银饰的采集、整理、传播、服务等研究领域,建立起适应数字时代的凤凰苗族银饰保存机制,运用全新的、立体的数字信息模式建构数据库。[3]

5 数字化民族文化的建立与建构本民族话语体系

我们应该延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深入挖掘治国智慧,以文化的力量推动国家治理体制和执政能力的现代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在各民族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保持独特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在历史进化的过程中、相互包容,形成了一个文化群落,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文化意识。为实现这一目标,广西可以将一些濒临消亡的民族手工艺技艺及实物、图案创作技法及文化寓意运用实物、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的记录和保存,建立相关的数据收集、处理和整理标准,同时运用现代高新技术,以声、光、电、色等媒介再现其神韵。因为这样一来,可以树立对历史方向的文化自信,即重视我们所拥有的伟大的传统文化,科学地探索时空穿越的当代价值;也可以树立指向现实的文化自信,那就是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地方的实际出发,研究中国问题,解决地方问题,建构独具特色的中国话语体系,形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思想”和“中国主张”。

6 建立数字文化馆和文化数字云,推进民族读本与汉字在民族地区的普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淀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宝藏。这些宝藏可以用数字化文化馆和数字文化云的方式在民族地区普及与推广。数字化文化馆的组成部分包括网络云平台、艺术和数字资源库、线下互动体验空间。数字化文化馆为人们提供了两种选择,一是去线下的文化馆进行文化活动,增强文化体验;二是在家利用网络平台参加文化活动,为人们提供了较为多样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解决了传统文化馆的时间、空间限制,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服务。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使人们只需要通过手机打开APP就可以搜索附近的文化活动,也促进了人们的沟通交流,实现了资源的网络共享。[4]

7 结语

传统文化数字化弘扬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价值观的现代引领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实践,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作成果,在政治上充分信任他们,积极支持他们的创作,为文艺创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这就深化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和发展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制度机制和社会环境,有效地促进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之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自信和自豪的底气所在,成为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和智慧,成为新时代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文化滋养。

猜你喜欢
银饰苗族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银饰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苗族民歌
数字化制胜
苗族银饰——大山深处绽放的美丽
如何使氧化的银饰翻新
漂亮的“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