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对辅导员自身内涵的促进

2022-01-01 01:4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内涵辅导员传统

徐 凯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4)

1 辅导员自身内涵建设现状

1.1 教育资源较少,缺乏内涵建设的介质

辅导员平时的工作都是跟学生接触,跟学生打交道,除了本来的知识积累之外,个人内涵提升全靠自己学习,缺乏专业的知识提升和媒介作用。互联网时代,全民上网,网络上面有很多学习资源,但是思想难以把握,信息难辨真假。近年来,“学习强国”成为辅导员学习、提升自我的重要媒介,但是由于“学习强国”里面内容较广、覆盖面较多,辅导员容易忽略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因此,系统、专业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让它成为促进内涵建设的优秀介质。

1.2 日常工作繁多,忽略内涵建设的意义

虽然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引领,但是由于日常学生工作太多,没有多余时间提升个人,忽略内涵建设的意义。辅导员是连接学校院系、学工部、团委、后勤、公寓、财务、图书馆等部门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不管哪个部门有工作有通知都是对接辅导员,不管学生有什么问题、意见也都是找辅导员。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事无巨细、各方各面都得顾全。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有学生找,随时准备着要开展工作,因此他们个人系统学习时间较少,内涵建设有待提高。

1.3 规划指导不够,缺少内涵建设的途径

辅导员工作需要对接的部门很多,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但是获得培训提升的机会却很少,个人规划和学校指导较少,缺少内涵建设途径。学校或者所在部门能够统一方案,制定培训计划,开展相关活动,让辅导员在学习和活动中提升自身内涵。辅导员自身接受培训外,他们开展对学生的培训、活动等指导,在活动指导中也可以提高自身内涵。

2 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形成了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家和儒家文化为主体,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宝贵的道德伦理和教育价值,是学校德育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是学校立德树人目标的最终实现。

2.1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尊师重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理念

优秀传统文化中孔子的思想“孝、悌、忠、恕、仁、义、礼、智、信”,其核心是“仁”和“礼”。“仁”是指仁者、仁爱之心,“礼”的其中一方面指父兄、君臣之礼。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认为教育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同时他主张“因材施教”,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教育学生。还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育学生不断学习、不要感到厌烦,提倡老师有耐心、不要感到疲倦。高校辅导员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坚定“仁”“礼”理念,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影响学生,树立榜样,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2.2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发扬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水滴石穿等工匠精神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拥有追求卓越和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工艺水平,追求作品的完美无瑕和不可超越。教育工作不可“随遇而安”,教育工作者不可“马马虎虎”。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高校辅导员应坚持用“工匠精神”开展教育工作,坚持信念和信仰,将自己的学生视为“作品”,倾注心血,不断钻研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打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队伍。

2.3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弘扬尊师重道、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取诚信友善、和谐互助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结合现代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原则,把国家、社会、公民层次的核心价值理念融会贯通,形成了朗朗上口、深入人心的24个字。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独到的教育价值,对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是道德的凝聚和实践,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和依托。

3 优秀传统文化对辅导员自身内涵的促进意义

3.1 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坚定辅导员的理想信念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传播者,在开展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工程中,直接跟学生接触,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理想信念,拥护党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各高校在辅导员招聘要求中明确提出必须是党员身份,党员同志具备较高的理想信念,但是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还需要不断灌输思想,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用优秀传统文化武装自己,如弘扬学习古代思想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把思想教育、道德引领、身正为范等作为自己工作开展的理念,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到学生教育工作中。

3.2 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辅导员的道德品质

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我们把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子女的道德和心智托给教育者,把子女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的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辅导员作为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直接教育者、学生的思想引路人,不仅要拥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还要有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魅力,是学生学习的道德模范,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者。

3.3 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

由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推广力度不够,加上辅导员自身的专业限制,文学和历史专业毕业的辅导员比例不大,因此辅导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容易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教育思想陈旧落后,容易成为“井底之蛙”。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辅导员更好的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果。比如在日常教育中,可以引入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望。在组织学生活动开展过程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可以提高活动举办质量。在与学生谈心谈话过程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可以增加谈话效果。在处理学生矛盾问题时,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典故,可以增加说服力。在鼓励学生学习技术提升能力时,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名人轶事,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同时,辅导员可以借助儒家“仁爱”思想更好的关心学生,借助道家“无为而治”思想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促进班级管理。

4 优秀传统文化对辅导员自身内涵的促进途径

大学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中明确要求,辅导员具有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责任,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内涵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多方面促进辅导员自身内涵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对辅导员自身内涵的促进,通过在高校校园中开展相关活动、学习,让辅导员参与其中,积累相关经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促进自身内涵提升。

4.1 深挖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促进辅导员自身内涵

对辅导员开展系统培训,对课本、教材、地方中有关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深挖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使得传统文化中具有教育价值的传统美德和中心思想、核心精神成为系统化和专题化的资源。同时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理念、人物故事、典故案例的凝练,使其和现代教育理念、方式方法相结合,整理编辑成兴趣拓展读物,提高辅导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理想信念,完善品格,提升精神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兴趣读本应该要联系现代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不仅要传承传统文化优点也要有现代教育的创新,可以加入栩栩如生的动漫图片和现代学习楷模故事,拉近现实距离,增加辅导员阅读学习的兴趣。

4.2 成立传统文化学生社团,促进辅导员自身内涵

成立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辅导员参与其中管理和活动指导,担任社团指导老师,可以从实际工作中接触到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积累传统文化知识,促进自身内涵建设。相关传统文化学生社团可以是书法社、茶艺社、棋艺社、诗词协会、篆刻协会、汉文化推广协会等等,辅导员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辅导员在指导学生社团活动运营和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指导社团开展丰富多彩、意义非凡的相关活动,加强传统文化知识在社团活动中的渗透,提高辅导员传统文化知识内涵。

4.3 开展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促进辅导员自身内涵

目前高校内的传统文化学习和宣传氛围不够浓厚,老师和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相关内容也不够多,系列的传统文化活动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增加辅导员接触面,促进辅导员自身内涵。系列活动可以打造成品牌,提高活动效果和影响力。辅导员利用个人专业特长,结合传统文化精髓、传统节假日、文化氛围营造、文化知识推广、文化技能提升等举办系列活动,如诗词鉴赏大会、绘画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汉文化展示、专家讲堂、传统文化电影鉴赏等,提升活动的专业性和趣味性,辅导员在活动指导和开展过程中春风化雨般滋润自我的心田,促进自身内涵建设。此外,辅导员还可以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暑期三下乡,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当地文化,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

4.4 开展学生干部系列培训,促进辅导员自身内涵

辅导员自身内涵提升包括授课能力、讲课水平的提升。开展学生干部系列培训既对学生干部能力提升有重要效果,对辅导员的能力提升也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干部系列培训可以包括文档处理能力、写作总结能力、日常办公软件的使用、办公室工作注意事项、人际交往沟通技巧、组织协调团结合作能力等,而这些恰恰也是辅导员工作开展要求应该具备的能力。辅导员在组织学生干部培训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相关能力,还可以提高讲课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自身内涵建设。

猜你喜欢
内涵辅导员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活出精致内涵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挖掘习题的内涵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