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及其对策探讨

2022-01-01 17:27:52李建喜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6期
关键词:信贷业务信贷风险信贷

李建喜

(东营银行,山东 东营 257000)

信贷方针对小微企业开展信贷业务,既能够为小微企业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使其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定地位,谋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能够使资金得到合理的运用,实现资金增值,构建和谐共赢的格局。本文以信贷风险管理为出发点,在充分考虑小微企业发展状况的前提下,系统性地阐述了小微企业所面临的诸多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优化措施,以促进小微企业顺利开展信贷业务,保障资金的有效利用与回收。

一、我国现阶段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概述

1.运营风险

大企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且构建出完善的经济生态,企业运营更加稳定,对外在风险的抵抗力也较高。但是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由于发展时间和个体体量的限制,只能够参与到产业链条中的一环,一旦上游产业或者下游产业发生变故,都很可能造成这一产业环节的崩溃,使小微企业丧失在市场中立足的基础。并且,即便要进行企业转型,因小微企业资金有限,大多会深陷于原有运营模式中,无力开创新的运营点[1]。

2.管理风险

小微企业的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框架,存在职能不清、责任重叠等管理乱象,极大地降低了企业运行效率,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是在人才储备上,大多数小微企业由于体量限制,又要节约人力成本,通常员工极为有限,只能够满足日常工作所需,缺乏足够的人才储备,一旦有员工离职,没有合适的人才顶替,就会出现手忙脚乱的尴尬局面,甚至辞职人数稍多,企业运行就会陷入停滞状态[2]。

3.财务风险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财务是其核心命脉,但是对于多数小微企业来说,一切都处于草创时期,对于财务的重视程度不足,财务制度构建尚不完备,存在一定漏洞,容易出现贪污腐败问题,将直接动摇小微企业的根本效益和命脉。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申请信贷业务时,有的小微企业为了突出自身经济价值,往往会虚报财务报表,使得信贷方产生错误认知。

4.信用风险

对于大企业来说,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所塑造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保障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能够创造出较大的经济价值,在信贷之后,往往也会考虑企业形象,通常会在第一时间还款,并且大企业多为上市公司,如果不按时还款,很可能导致股民对企业的经济能力和运行状况感到忧虑,从而导致企业股价下跌。但对小微企业而言,一方面还没有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尚未上市,没有股价下跌的担忧,因此对拖欠款项所要承担的后果关注不够,自身信用得不到有效保障。

5.担保风险

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但毕竟经济发展时间过于短暂,在经济规则的设立上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对于信贷业务来说,其短板就体现在担保机制上。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实力原因,很难找到高度可靠的担保方,这就导致担保方在实际上并不具备“担保”能力。当小微企业由于种种现实因素的影响,无力承担还款的时候,担保方也没有足够的实力为此负责,不仅导致信贷方的合法权益受损,并且长此以往,信贷方对于小微企业的业务必将更加慎重,小微企业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无法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活力也无法被有效激发出来[3]。

二、优化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1.加强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

思想是行为的根本指导,只有在思想上意识到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够将其落实到工作中去。在实践中,无论是信贷方,还是小微企业,都没有对信贷风险管理表达出足够的重视程度。在信贷业务开展的过程中,部分小微企业只看到了眼前的“收益”,而没有看到背后的“风险”,一旦资金链断裂,小微企业将要面临更加沉重的生存压力和经济压力;而对于信贷方来说,业务员为了尽可能完成工作任务,存在盲目向小微企业推荐信贷,而没有充分考虑对方还款能力的现象。在此背景下,信贷风险管理的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工作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必须做好信贷风险管理的宣传工作,使得更多的社会群体意识到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使小微企业和信贷方都能够更加谨慎地考虑背后的风险。在宣传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在宣传方式上,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并重,两种媒体各有优劣,新媒体有着更广泛的影响力,并且依赖于互联网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渗透力度更大,而传统媒体有着官方“背书”,权威性更加强烈,更加具有信服力;二是在宣传对象上,信贷业务的开展是双方合作的结果,只针对其中一方进行宣传,所产生的效果势必十分有限,必须兼顾双方[4]。

2.加大风险评估力度,扩大风险评估范畴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越强,在市场上的优势越发明显,对于风险的抵抗力也就越强。但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运行的实力体现,并不是单纯地由财务报表或者是经济效益决定,而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企业营收、企业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等,甚至管理人员的品格也要纳入考虑范畴。但是在传统信贷风险评估工作中,对于风险的评估只停留在表面,再加上固有思维的影响,只愿意看到内心所认同的事物,这就导致部分小微企业对于自身信贷能力盲目乐观,会去申请超出自身能力范畴的信贷业务。而信贷方对于企业运行机制不够了解,风险评估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小微企业运行的内核中去,导致风险评估不够准确,存在失真问题。因此,要建立更加全面、更加彻底的风险评估机制,将小微企业的优劣点整合到一起进行系统化评价[5]。

3.进一步健全担保机制

首先,政府机构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植。相关信贷方要严格对小微企业的审查制度,对于可靠的小微企业进行担保,确保其能够拿到更多的信贷,以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应当进一步明确小微企业的股权结构。在开展信贷业务的时候,股东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当小微企业无力承担风险的时候,股东应当按比例还清部分贷款,甚至是全部贷款。最后,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信用机制,提高小微企业违约的信用代价,从而提高小微企业信贷的可靠性。

4.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团队建设

在新时期,随着社会体系进一步发展,各项社会分工中所蕴含的技术含量也显著增大,只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够凭借自身的远见卓识,沿着正确的发展道路开展工作,并依靠强大的执行力,稳步推进工作进度。特别是对于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来说,所涉及的是无比复杂的经济主体以及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更加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与帮助。

要加强信息风险管理团队建设,首先,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根本上提高人员素养。可通过提高招聘待遇的方式,提高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在市场导向的作用下,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前来应聘。其次,要建立专门的内部培训机制。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素质人才如果不吸纳新的知识,也会逐渐被时代所淘汰,无力支撑起工作的高效开展,而内部培训正是给予高素质人才一个不断提高自我的平台。最后,要想充分发挥出高素质人才的能力,就必须依赖成熟的评价机制,要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才能充分激发出高素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6]。

三、结语

银行及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有很大一部分是面向小微企业的,强烈的信贷需求,使小微企业成为信贷业务的“主力军”。但是,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问题依旧不容忽视,小微企业无论是在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企业规章制度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对经济浪潮的抵抗能力较差,具有很高的经营风险,稍有不慎,就会被淹没在经济大浪中。因此,银行及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必须慎之又慎,只有进一步健全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够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才能够起到扶植小微企业的社会职责。

猜你喜欢
信贷业务信贷风险信贷
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信贷业务尽职免责规定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28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管理
新常态下中小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讨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研究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56
四川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26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地方性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