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高杠杆成因及降杠杆措施探讨

2022-01-01 17:27:52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6期
关键词:杠杆管控建筑施工

王 帅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4000)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生产周期一般较长,同时企业的综合毛利率也较低,给企业的净资产积累造成一定阻碍。在投资业务攀升的背景下,企业的负债率不断提升,使得企业长期处于资金高杠杆的风险下,影响建筑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控背景下,需采取多种措施,以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杠杆风险。

一、建筑施工企业高杠杆成因剖析

1.行业竞争激烈

我国建筑行业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在低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行业内的企业竞争更为激烈,甚至出现了恶性竞争的问题,如低价压标现象,使得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下滑,企业的坏账风险不断增加,进而导致施工企业的负债率居高不下。

2.精细化管理欠缺

建筑行业涉及的工作量大,在具体项目开发建设管控时,由于施工企业缺乏精细化管理,使得项目开发可行性下降。如在传统粗放式管理环境下,使得项目无法如期交工、质量存在隐患、应收款项无法及时收回等,给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直接影响[1]。

3.现金流周转不畅

鉴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开发特殊性,施工单位需垫付一定的工程款,履行项目的合同条款。在施工企业对现金流进行管理时,由于风险意识不够,导致现金流周转不畅,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建设进度与效益。

4.融资渠道单一

建筑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断提升。施工企业进行商业融资时,由于融资渠道的单一,给企业融资工作开展造成一定影响。在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时,因良好的信誉及施工预算软约束、为企业的借款提供了便利,最终导致企业的负债率不断提升,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不够、市场资质不足,给融资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5.低效资产规模较大

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时,需对闲置土地、闲置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该类资产属于低效资产,随着低效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企业的坏账风险不断增加,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6.PPP项目增加

在PPP项目、BT项目、BOT项目不断增多的背景下,使得施工企业的项目开发投资不断增加,如土地购置、建筑开发等,使得施工的杠杆率不断提升,影响到施工企业的整体运行稳定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降杠杆的有效措施

1.依循市场规律发展变化

在施工企业降杠杆时,应当改变资产管理思想,依循市场发展规律,探索资产管理的新模式与新思路,进而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变化。为保证基层企业有效落实相关工作,应当对典型突出的降杠杆举措进行合理推广[2]。

2.突出精细化管控

在提升企业整体经营实力时,应当对制度进行完善,合理提升企业的精细化管控水平,如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细化,将企业的负债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降低企业的杠杆负债;如对项目管理体系的健全,开展精准经营开发方案,提高经营开发质量,保证项目开发可行性,并编制资产负债管理方案,开展清单式的资产管理工作模式;如对企业考核机制的创新,根据现阶段市场的发展趋势,合理科学优化企业的管理考核指标与体系。

3.构建联动工作机制

为有效降低杠杆负债,应当构建联动工作机制,对低效资产、坏账风险等进行科学管控,并为各个部门的工作协同提供沟通平台,保证施工企业各单位的工作协作效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与安全,将企业的债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建筑施工企业今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铺垫基石。

4.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为合理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应当对建筑企业的“两金”进行有效管控,突出对应收账款、存货的科学管控。在压控两金工作的开展下,可合理降低企业的杠杆负债,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如基于两金涉及的因素进行管理,突出管控体系的联动。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强化项目合同谈判、项目履约情况、工程质量保障,并在体系联动工作背景下,使得经营管理、财务、法律、工程等部门进行有效衔接,提高建筑企业的整体工作开展效果[3]。

现代建筑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建筑企业为合理降低资金杠杆,应当形成靶向思维,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合适的解决措施。如项目开发时,应当对经营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并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增加与潜在客户的沟通频率与深度,进而掌握经营主动权,提高项目的开发整体经济效益。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突出过程管控,挖掘其不同工作的潜在价值。通过KPI绩效考核、结算考核等机制的落实,有效提升项目的结算管控力度。在项目开发前期,应当突出项目立项审核与合同评审工作,由专家团队进行评审,对合同结算条款与付款方式进行细化界定,保证商务策划工作得到有效前移,并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明确商务策划的工作重点,践行“低成本+营销”的工作理念,对企业两金的增量风险进行科学管控。与此同时,在项目开发过程管控工作开展时,应当对索赔、变更流程进行条款细化,以保证建筑企业的基本开发权益。在项目回款资金管控时,应当突出预算管理工作,如将企业两金与绩效考核、员工薪酬进行直接挂钩,进而调动职工的整体工作积极性。在开发中、已竣工、疑难项目管理时,应当设定相关资金风险预警机制,避免出现高杠杆风险[4]。

为有效提升项目投资质量与安全,应当对投资管理的评价指标进行合理优化,针对施工项目周期长、投资回款风险高的项目进行谨慎投资。在建筑企业对资产负债率、投资收支比进行控制时,应当对核心指标进行评估,以主动规避项目开发风险。为合理分散项目开发风险,可与合作伙伴进行携手开发,以保证项目开发的经济效益与安全性。在提高资金周转率时,应当加速使项目投资资金回正。在后续过程管控时,可针对施工进度滞后的项目,采取分级约谈工作,以保证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为打造精品工程,在项目施工管控时,应当突出安全管理工作,主动消除安全管理工作隐患。与此同时,加强区域项目间的协作,利用物资采购的规模优势,获得更多的优惠价格及降低货款支付比例,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和延迟资金支付周期,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为促使建筑企业回款转正,应当对合同管理工作进行强化,约定客户的违约条款、赔付金,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日常回款工作开展时,应当突出回款考核工作,以保证回款工作开展的可行性。工程结算完成时,应当及时对存货进行成本结转工作,确认经营成果,以保证项目的整体开发可行性与经济性。由此可见,建筑企业在降低杠杆风险时,应当进行多措并举,以保证项目开发经济效益最大化。

5.降低企业融资依赖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时,应当对企业经营资金进行合理管控,有效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应对能力,进而实现资金流的最大化。在企业资金流高效率运转后,可有效降低对外融资的需求,主动降低企业的融资依赖,以达到企业负债压降的预期效果。

在控制融资依赖时,应当对建筑开发项目进行全周期管理控制,将现金流控制贯彻到项目的开发工作当中,如项目的市场经营、合同履约、质量管理、财务结算等工作有效串接,提高项目开发建设的可行性与经济性。鉴于建筑项目开发的特殊性,在开发前工作人员应当对项目资金进行科学策划,保证资金周转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后续工作推进过程中,以资金策划为工作抓手,使得项目开发工作得到全体系联动,保证企业自由现金流的整体运转效率。与此同时,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时,应当对重点项目进行科学管控,统筹使用企业的整体资金,对涉及负现金流的项目进行严格管控,并对形成负现金流的具体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到问题解决切入口,联合多部门进行协商,合理注入资金,确保一线工作人员可快速解决相关问题,使得负现金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高企业的项目开发可行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例,阐述了企业高杠杆的成因与具体解决措施。通过上文论述可知,在多种因素的叠加下,施工企业的资产经营受到了一定影响,特别是高杠杆风险的放大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企业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以应对严峻的现实问题,合理降低资产负债率,将企业的资产杠杆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猜你喜欢
杠杆管控建筑施工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过去谁加的杠杆?现在谁在去杠杆?
杠杆应用 随处可见
找到撬动改革的杠杆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