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学生想象力丰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其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想象插图、改编文本、填补空白等方式提升想象能力,以便让作文更好地展现人文性。小学作文教学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生活阅历不足,所以作文常常缺少人文性。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读写活动,并不断激发他们的真性情。学生想象力丰富,在读写活动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他们在提升文学修养的同时写出优秀作文。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精彩的图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展开想象,让插图中的人物动起来。在想象的基础上展开描摹,学生的文章会更生动,能写出人物细腻的情感,进而让作品更具有人文性。学者于漪认为,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人格、情感、意志等多个方面。围绕想象描摹插图能促使学生激发情感,文章会更引人阅读。
教学《景阳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说说自己看到了哪些细节。有学生说:“我看到武松高高地跳了起来,手中的棍子向老虎砸了过去,而老虎则露出了凶狠的样子。”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揣摩,看看文章如何展示武松的形象,是否生动地表现出了他的性格特点。学生了解了如何细腻地描写画面后,教师又鼓励他们再次展开想象,思考如何能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展现出来。“大家觉得武松和老虎又经历了怎样的搏斗呢,你能否将想象的画面写出来呢?”学生将想象和写作结合在一起,揣摩武松的动作、语言和表情,并将其写了下来。
除了观看课本中的插图,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上网搜索同主题图片,尤其是内容丰富多彩的漫画作品,在观察的基础上描摹,学生的写作热情会更为高涨。
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还要鼓励他们展开课本改编的活动,引导其改编成其他文体,进而深入思考,探究两种文体之间的差异。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意味着要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关心他们的情感,所以在改编文本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各种不同的文体,还要注意其是否投入了情感,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
学习《宝葫芦的秘密》后,教师可让学生改写文本:“在阅读这则童话故事的过程中,相信大家对拥有宝葫芦是好是坏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尝试用议论文写下自己对此事的看法。”这样的活动促使学生改编文本,并围绕作品的主题深入思考。如有学生认为:“我觉得做人不应该不劳而获,所以即使我有了宝葫芦,也不会使用,只有靠真本事,才能收获更多。”也有学生认为:“人有贪婪之心,关键是在发现有不努力就收获的可能性时,如何让自己不要贪婪,抵挡住各种诱惑。”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入作品中,想象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都有所提高。
在改编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和作品中的人物深入接触,他们的情感得到激发,作品闪烁出人文主义的光辉。
优秀的作品常常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师可以利用空白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尝试填补空白,加深印象,提升人文修养,体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学习《月光曲》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作品中的留白展开想象,让他们对音乐的感染力有更深入的体会。“在倾听了作品后,皮鞋匠和姑娘又说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感受?这些在作品中并没有提到,你可以展开想象,思考一下后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将它们写入作文中。”学生得到了启发,围绕作品的留白处展开想象。如有学生认为姑娘和皮鞋匠会讨论这位演奏家到底是谁,并表示这样的音乐能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澄澈,就算是生活中再有什么困难,也不能让他们困扰,会勇敢地面对人生。学生借助皮鞋匠和姑娘的口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看法,不仅提高了表达能力,音乐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上,在引导学生填补空白的时候,教师要鼓励他们挖掘隐藏在文本深处的人文精神,体会人物的情感,深入感受蕴含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写作教学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可以提升学生作品的人文性,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引导他们展开想象,从而写出更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