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 张景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可视化等新技术的出现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媒介生态不断变化,媒体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是新闻舆论战线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紧迫课题。高校要研究媒体发展的新规律、新情况,积极适应舆论环境的重大变化和媒介平台的日新月异,努力构建全媒体融合的新闻宣传工作大格局。
宁夏大学党委宣传部立足于当前传媒生态环境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结合宁夏大学宣传工作的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媒体融合发展规律,大力推进校级传媒组织机构融合改革,经过多次资源整合和组织调整,宁夏大学融媒体中心筹备成立,标志着校园媒体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融媒体时代,做好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切实做好高校思想意识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在深化媒体融合上下功夫,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开拓创新,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步伐,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宁夏大学融媒体中心是隶属于宁夏大学党委宣传部的校级学生传媒(社团)组织,中心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宁夏大学校园广播站、20世纪90年代逐步发展成型的宁夏大学记者团、2016年创建的宁夏大学新媒体中心。
记者团、广播站、新媒体中心是原有的隶属于宁夏大学党委宣传部的三支社团。原有的记者团主要负责为学校校报供稿,广播站主要负责课余时间的校园歌曲播放。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异军突起,传统的纸媒记者和广播模式受到冲击,亟须转型升级,与新媒体的融合迫在眉睫。同时,在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建构更具竞争力的媒体生态系统,建立宣传媒体网络,借媒体的力量扩大学校的影响也日趋重要。
原有的三个社团都设有办公室、编辑部等部门,同属于宣传部,机构重叠且冗杂,存在着定位重复、内部同质化竞争的通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工作。宁夏大学融媒体中心的机构设置首先要考虑去冗员、去多余机构,避免重复建设,聚焦传播力。经过近半年的筹备与论证,最终整合三个社团资源,优化布局,推进“机构、人员、平台、渠道、功能”的融合,共设置办公室、微信运营部、微博运营部、播音主持人部、影视创作部、编辑部和摄影部7个部门。
为提升宁夏大学融媒体中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强文化建设,更好展现平台形象,打造校园品牌,成立后的融媒体中心摄影部与影视创作部的同学发挥专业优势,秉承“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弘扬学校“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设计了以沙枣花为元素的会徽和以沙枣为模型的吉祥物。会徽和吉祥物的主色都采用了宁大校徽的颜色,增强了学校特色及其标志性。
会徽上,毛体的宁夏大学四个字与活泼的融媒体中心五个字,两种不同字体的碰撞与结合,兼具传统与突破,寓意立足本地,融合发展。沙枣花的叶子由艺术字2021变换而来,代表了宁夏大学融媒体中心成立的时间。
吉祥物左手拿相机,右手拿话筒,衣服上有会徽,是宁夏大学融媒体中心的卡通形象代言人,以后也将以此玩偶为创意生产本中心的文创产品。
为学生团队配备统一的带有学校校徽和宁夏大学融媒体中心会徽的工作服和工作证,使学生记者形象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以整齐形象振奋精气神,增强团队凝聚力、成员归属感,也使活跃在新闻宣传第一线的学生队伍有了新的形象面貌,精神气质焕然一新。
团队的运行离不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新成立的宁夏大学融媒体中心通过建章立制,以抓团队建设入手,及时完善规范内部规章制度,理顺工作职能,使各部门尽快度过磨合期,进入发展快车道。
制度中对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详细地分工。办公室主要负责文件档案等信息的搜集汇总,各类活动方案的策划编写,财务信息的统计管理,各部门联动任务的统筹协调,奖罚、人事等重要制度的建设维护等工作;微信运营部主要负责宁夏大学官方平台和融媒体中心微信平台的日常运营和内容推送,对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素材信息的提取整合,公众号文案编辑、排版优化、后期候审等,借助宁夏大学官方微信平台发布严谨准确的校园资讯,服务于宁夏大学广大师生;微博运营部主要负责宁夏大学官方微博的日常运营管理,各种校际合作交流的深入开展,校园微博活动的精准对接等工作,是学校对内对外交流展示的优质平台的运营队伍;编辑部主要负责网络电台和校园广播节目的采写与剪辑,落实“互联网+校园广播”的原则,负责喜马拉雅FM等网络电台以及校园广播节目的录制、日常运营和管理;播音与主持人部主要负责校园广播日常的播音工作和校内外活动主持工作;摄影部主要负责各平台影像图片的拍摄制作及美工绘画,拍摄校园活动、师生人物、校园风景等图片,为微信、微博、网络稿件提供高质量图片资料。影视创作部主要负责学校会议拍摄整理,活动摄影摄像,视频创意以及美工,各式各类活动及融媒体中心内部会议、团建的现场跟会和视频拍摄及后期工作,校园采访的录制及后期工作,宁夏大学官方抖音号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参与策划拍摄校园视频,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制定考评奖惩机制,开展必要的评比表彰活动推动工作,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比如,年末对成员进行表彰,评选优秀团员、勤工俭学先进个人、优秀宣传员等校级评优评先名额,通过发现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促进工作。对于长期不参加集体活动和没有作品的人员进行清退,及时整改,确保组织有序发展。
宁夏大学融媒体中心成立后,进一步加强了新闻工作人员和通讯员队伍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出一支学习型、全能型、政治素质过硬、求实创新和适应新时代融媒体发展的专业团队,突出“内容为王、技术为先”,加强业务学习培训,在媒体融合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来自学校党委宣传部的专门分管领导和指导老师,为学生队伍提供了专业指导并对各平台推出的作品进行把关,确保学校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和推出的作品质量。学生团队内部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老社员对新社员的传帮带模式,老成员通过传授经验,助力新成员成长,既提高了学生的互动参与度,巩固了老成员的知识,也使其在学习中缔结了友谊,开拓了思维。同时,邀请新闻传播学院以及其他高校和传媒行业的专业人员据自己所长对学生记者进行采访、写作、摄像等基础培训,拓宽学生们的视野。
宁夏大学融媒体中心成立后对学校热点事件统筹采访,统一安排,协作配合。例如,对学校《庆祝建党10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暨宁夏大学“五四”表彰、“两节”开幕式圆满落幕》的报道,办公室负责前期策划及对报道人选的统一安排,播音主持人部的学生记者负责完成出镜采访任务,编辑部负责文字采集与撰写,微博部及时发送现场相关博文,微信部负责学校官方微信平台的图文制作,摄影部和影视创作部负责为微信部和微博部提供需要报道的图片、视频和动图,整个报道图文音视频兼具,形成了全媒体报道格局。
成立后的融媒体中心,破除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壁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优势互补、协调推进,开展了有影响、有亮点、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全媒体宣传。
虽然近年来,部门购置了口袋相机、大疆无人机、语音转文字录音笔、照相机、提词器等设备,但设备数量基本为1-2个,难以支撑庞大学生团队的需求和日益多元化的报道需要。由于运行年数已久,广播站多个播音设备和放送音响发生老化,偶尔会发生播放故障,播放的音质也较为劣化。
宁夏大学官方抖音平台预备开通,由融媒体中心影视创作部学生团队负责运营,正式进军短视频平台,标志着我校全媒体矩阵基本成型,但截至目前尚未发表作品,相比于其他高校稍显滞后。
要想做好学校新闻宣传工作,需要整合各学院优势资源,形成校院两级媒体力量的合力,打通学生层面的交流壁垒,即学院传媒为融媒体中心运营的各大媒体平台提供优质内容、素材,并配合融媒体中心的新闻宣传工作,融媒体中心为学院传媒提供必要的帮助、技术支持和新闻发布平台。建议成立全校学生媒体联络群,牵手院媒力量,共同成长。
高校的融媒体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坚持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展。建设高校融媒体中心有助于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讲好学校好故事,传递校园正能量声音,巩固宣传思想阵地,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让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