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专门协商机构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2-01-01 22:29中共防城港市委党校劳菁菁
区域治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政治协商协商现代化

中共防城港市委党校 劳菁菁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用十三个“坚持和完善”阐述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推进。政治协商是我国实现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它有效地参与国家治理过程,传递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但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多,政治协商和专门协商机构也面临许多问题,例如提案水平的泛化、数据支撑的缺漏、协商形式单一等,都制约着协商民主实效的发挥。因此,专门协商机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助推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发挥,首先要明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有效治理

治理是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它不仅要求程序有效,也要求结果有效。治理是全方位、立体化的,既有政府的命令,同时又强调各方的参与,因此,治理更追求问题的高效解决,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所以,有效性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将问题妥善解决,二是过程中尽可能减少社会管理的成本和代价。中国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痛点、难点不断被呈现,例如城乡差距、就业难、看病难等问题,这些困难一旦拖而不决、悬而未决,将会逐渐演变成社会问题,甚至是历史问题,届时将会产生更高的治理成本。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以人为本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满足了人民的基本生活所需,但与此同时,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导致在一些领域仍然不能够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比如医疗卫生资源和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劳动力缺乏、空心化严重等,这些问题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影响着中国的发展。我国古代就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民本思想,而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经验表明,共产党是依靠人民走到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2020年春节,中国遭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袭击,由于政府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为首要任务,组织有力,人民团结,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控制住了疫情,恢复了生产。而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面对疫情时,在经济与人权之间摇摆,决策朝令夕改,导致疫情失控,社会矛盾频发。历史经验表明,人是社会的构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势必要以人民的发展为己任,只有人发展了,人权保障了,社会才能发展。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社会健康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表明,外因对于事物的发展变化起着促进或是延缓作用。社会环境充满正能量,人就积极向上;社会环境充满负能量,人就萎靡颓废。健康的社会包含活力、稳定、有序、和谐、安全。充满活力的社会朝气蓬勃,死气沉沉的社会懒散堕落;稳定的社会,人民安居乐业,动荡的社会,人民困苦落魄;有序的社会,文明有礼,友善互助,失序的社会,人人自危,恐慌蔓延;和谐的社会,团结有爱,杂乱的社会,互相猜忌;安全的社会和平安定,危险的社会混乱不堪。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经济依旧困难,通货膨胀严重,使得世界经济出现萎靡。当今世界的许多地方仍然战火不断,难民问题层出不穷,国家发展出现停滞甚至是倒退。所以,健康的社会机制才能为社会提供持久的动力,使社会稳定发展。

二、以信息化建设促进专门协商机构发挥作用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制度的现代化、功能的现代化、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就必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衔接。

(一)确立专门的协商机构信息化建设制度

制度的作用在于有据可依、有据可行,它为政治协商的规范化提供了保障。信息化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要使信息化与专门协商的职能融合,将其贯穿在民主协商的各个阶段当中,就要有一系列的措施和规则作为保障。第一,建立信息化的规范管理。信息化作为工具和手段,必然涉及如何使用的问题,所以,明确使用人、使用范围、使用条件、操作方法等,确定权利边界,防止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二,建立信息化的维护规范。信息化是较为新兴的事物,它的使用有技术要求,比如信息系统的升级更新、信息系统的故障排除、日常的维修等都需要较高的专业性,如果没有建立维护的规范,就会影响信息化的日常使用。

(二)增强信息化手段在专门协商机构中的功能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大数据等成了行业发展依靠的手段之一。互联网不仅提供了每一位公民可以发表意见的平台,更是拓宽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而互联网产生的大数据不仅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也为许多单位部门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和参考。因此,要把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发挥出来,将功能释放最大化,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政治协商。

(1)利用信息化平台打通建言献策渠道。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而是全民参与,是政府、社会、公民进行良性互动,在互动中有效沟通、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可以让社会各方的诉求能够充分表达,避免了矛盾和纷争,使得整个国家稳定、有序,互联网的发展和兴起恰好提供了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所以,要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把单一的“向党委政府点题、向委员征题”拓展成向全社会征集“选题”,加深公众的参与度,就要打通建言献策的渠道。首先要建立渠道,当前,互联网的渠道比较多元,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较大的信息平台,开通建言献策的专栏;其次,要及时回应网友的诉求和愿望。对关注程度较高、反应较为集中的问题进行回复,做到及时互动;三是对参政议政的动态进行及时更新,例如提案有哪些,提案提交后的跟踪,提案有结果后是否做了跟进等信息进行及时的公布。

(2)利用大数据优化协商选题。互联网虽然是沟通交流的平台,但是由于参与人数众多,加之每个人的利益诉求各有不同,也不免有纯粹发牢骚、抱怨的情况,因此,要让协商有成效,就必须让选题有深度和广度,真正解决社会问题或是涉及大部分人群的利益纷争。大数据的特点是数据海量而且呈现速度快。可以通过发布征集建言献策信息,在特定时间内收集意见建议,利用大数据筛选出有代表性的留言信息,把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言献策进行归纳梳理,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调查研究,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提高了效率,更是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三)运用信息化创新协商手段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灵活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采用不同方式和手段进行治理,达到治理的有效性。进入新时代,面临新问题,特别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信息的传递和更新日新月异。当下,协商手段仍然较为单一,而且基层协商参与度不够,导致许多人不了解政协的作用和职能,不清楚如何参与到国家治理当中,因此,要利用信息化把“互联网+”的模式运用到政协的履职当中,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政治协商并参与其中。一是要利用网络搭建基层政协与党委政府沟通的桥梁。由于程序的制约,基层政协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的制约,新冠疫情的发生,让人们看到网络直播产生的巨大效能,在政治协商过程中,当基层政协碰到需要及时汇报或者比较棘手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会议或者网络直通的方式将问题提出,直接与上级党委政府进行对接沟通,不仅高效便捷,而且也节约了时间成本、管理成本,事半功倍;二是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各民主党派之间与党委政府之间的联系沟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政治制度,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开展民主监督既是权利也是职责。网络的便利在于随时随地可以联系沟通,及时反馈情况。可以成立专门的沟通联络办公室,通过实时的网络把所见所闻通过平台进行反馈,这样不仅加强了各民主党派与党委政府之间的联系,更是提高了捕捉问题的能力,为化解危机、解决矛盾提供足够的时间。

当前,中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内部的挑战和外部的危机并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政治协商的作用在于共同治理国家。由此可见,政治协商的作用发挥关系到国家的治理,关系到政治的稳定,所以提高政治协商的效能的关键是信息化手段的使用,信息化的运用可以让民主协商的方式更为多样、高效。因此,专门协商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相关链接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形成和提出,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现代化、不断求解现代化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认识现代化的最新成果,堪称现代化的“第五化”。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不可抗拒的历史大趋势,中国共产党对于现代化的认识横跨了半个多世纪。在20世纪中期前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地形成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即“四个现代化”的认识。毛泽东从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开始提出工业、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到1959年末至1960年初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笔记中,提出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四化”。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地把“四化”表述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更加重视“四化”建设问题,“四化”也更为深入人心,成为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政治协商协商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是做好新时代政治协商工作的基本遵循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浅谈如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实效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