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对接”促进产教融合推动多元育人
——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为例

2022-01-01 21:42周雪峰
科学咨询 2021年39期
关键词:扬剧院团木偶

周雪峰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 江苏扬州 225009)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总体要求与目标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应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扬州文化艺术学校作为苏中地区唯一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艺术类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历经60年业已建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艺术类职业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促进产教融合、多元育人”的新发展理念,建立起了“多元优势品牌教育体系”,以优势品牌专业建设为抓手,确定了学校在招生和办学特点上的“多形式、开放性、服务型”定位,近年来逐步构建了招生办学的“四个对接”模式,即对接地方、对接市场、对接产业和对接院团,不断提升学校艺术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社会、文化发展的能力,努力适应国家优质职业院校建设发展要求。

一、对接地方文化艺术事业和产业发展需求,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学校所在地扬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给其留下灿烂的文化和厚重的底蕴。以扬剧、扬州清曲、木偶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愈加丰富,扬剧、曲艺、木偶等作为地方代表性的文艺形式,受到了百姓的长期喜爱与认可。但是,扬州地区目前不单是演出场馆少,演出场次、演员的数量、素质等也都远远不足。扬州“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重视地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建成戏曲园,全面改善院团与学校的硬件条件,要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为基地,每年培养一批舞蹈、美术、音乐(器乐、声乐)专业人才;市政府资助开办曲艺班、扬剧班、木偶班,培养出一批非遗人才,推进地方文化艺术薪火相传”。扬剧、曲艺和木偶都是第一批被认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却不时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而教育传承则是目前最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加大扬剧、曲艺、木偶等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将对促进扬州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学校作为一所国办艺校,培养地方文化艺术和非遗传承人才是题中之义,责无旁贷。学校精心策划,面向社会开展广泛调研,就歌舞演艺、音乐、扬剧、曲艺和木偶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培养模式和招生方法等举办座谈会,并进行相关走访、咨询和调研等工作,继而向省市级政府提交了恢复设置、举办扬剧表演、曲艺表演和木偶表演专业的可行性论证报告。近年来,学校积极对接地方政府的规划要求,逐年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地方“非遗”传承人培养的目标,由市政府资助的曲艺、扬剧和木偶等专业先后开班,培养的几批非遗专业学生进团后受到剧团的高度好评,解决了地方演艺人才、非遗传承人才断档的急迫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地方文艺的高质量发展。其中2007年招收的一批扬剧专业学生毕业后,由学校和委培单位扬州市扬剧团(研究所)共同努力,将十多名毕业生送进中国戏曲学院深造,成为扬剧历史上第一批本科生,非遗传承和保护通过此举得到了真正更好的落实,也充分体现出了学校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二、对接市场人才多元化需求,开设特色专业、选配适用课程、练就实用技能,探寻一条中等艺术职业学校应用型特色化道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据此,社会、市场对文化艺术人才的需求必将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基于这一思想,学校在招生办学方面力求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充分对接社会,对接市场,对接家长和学生需求,为更多社会团体或基层培养一线专业表演或文艺辅导人才,或向高一级院校输送人才。

职业教育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类型的独有特点,是广大学子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获得人生出彩机会的特别通道。社会、市场对文化艺术人才的需求必将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必须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基于这一思想,学校在招生办学方面力求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校团合作专业设置的要求,完善人文素养课程配置。我校的扬剧表演专业一直采用的是校团合作模式,在结合团方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总目标,单独开设艺术概论、戏曲史、文学与艺术、剧本研读、舞台美术、戏曲心理、职业规划、戏曲演员修养等课程和讲座。

一方面,根据专业特点,在专业及文化理论课程中进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在曲艺专业课教学中,一段文戏或武戏的教学,往往在前期要铺陈大量的历史背景、戏剧人物分析等,要求学生掌握,量化对人文知识的要求,让学生全面认识深度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舞台实践课时,让学生在舞台上充分感知和体验角色在剧中情境的复杂感受。在这阶段实施过程中,尤其重视加强演员职业精神的灌输。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熏陶,绝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实现了与企业岗位的密切接触,有效促进人才质量提高。如经常性的组织校内比赛和演出;利用“三下乡”的机会组织扬剧专业学生送戏到农村;参加各级各类校外比赛和演出等;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观摩本剧种和其他剧种的演出和比赛;专门邀请国内多个剧种知名演员来校授课,如昆曲、京剧;经常邀请顶级名家、专家和艺术名流来校讲学、开设人文公开讲座;放映一些经典影片、参观各种人文艺术展览等;开设扬剧爱好者社团,让其他专业学生有机会学习扬剧,同时他们互相交流专业知识,把传统戏剧与其他专业相结合,给扬剧注入了新的跨门类元素,增强学生人文素养的交流融合。

三、对接产业岗位结构,推动建立产教融合模式,实施产学一体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文化艺术行业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当前,中职教育的重点是深化教育改革,而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就在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在扬州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我校对扬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扬州琴筝产业发展迅猛,在扬州文化产业中占主导地位。而相关专职人才却相对匮乏。同时,被列为扬州工艺类“非遗”项目,如扬州剪纸、扬州漆器、扬州玉雕等,其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亟待有序跟进。例如,琴筝产业人才市场不再是单纯需求懂得制作的工人,而是需要既能制作、又懂乐理、还会演奏的人才;剪纸、漆器和玉雕产业人才市场需要的是懂机械制图、擅长绘画、电脑设计的人才,同时要求具有丰厚的文学、艺术、敬业精神等人文素养和内涵。为培养既能制作、又懂乐理、还会演奏的琴筝产业人才,我校和扬州市琴筝协会合作,联合开办了琴筝修造专业,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琴筝制作大师到校授课,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了顶岗实习基地。今后我们还将根据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适时启动地方工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培养,如扬州剪纸、扬州漆器、扬州玉雕等。

四、对接院团,充分释放校团(企)合作联动机制的乘数效应,最大可能实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加深合作,互利共赢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和旅游的加速融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层次越来越丰富,对地方戏剧、曲艺、木偶、歌舞等传统艺术表演形式的需求越来越大,带来专业院团对专业演艺人才的需求增加。不仅是传统专业艺术院团,很多景区(如瘦西湖景区、个园、何园等单位)、民营剧团和相关表演单位,也表示有针对艺术类专业的用人需求。并且,由于从事艺术表演活动的演员有进行艺术活动的“妙龄期”,即最佳年龄区,演员的新老自然更替使得人才断层、青黄不接问题尤为突出。

近年来,鉴于我校在戏曲办学方面取得的显著业绩,形成的独特品牌优势,省内多家院团纷纷下订单委托我校招收培养戏曲人才,其中有省级院团,也有市级、县级院团,有公办剧团也有民营剧团,剧(曲)种由原先单一的扬剧、曲艺、木偶拓展到了淮剧、丹剧等,学校对接院团、服务文化事业传承发展的能力日趋增强。为了更为贴近人才需求,我校和拟用人单位逐步建立了“订单培养”的合作方式,由合作双方共同组织招生,以班级为单位,整体设计人才需求的规格和内容,共同实施教育和管理,毕业后由剧团整体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近年,我校先后与浙江宋城演艺、无锡三国城演艺、扬州市歌舞剧院、瘦西湖演艺等单位达成了联合招收、培养演艺人才的合约,同时根据基层县市对新时代基层文艺骨干培养使用的需求,为高邮等地区开办了非学历教育社会文化艺术短期培训班,学员结业后活跃在各乡镇文化馆站,为繁荣文化市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招生办学的“四个对接”模式,可以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适应国家优质艺术类中等职业院校建设发展要求,实现产教融合多元育人办学模式,以不同的形态展现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独特魅力,为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扬剧院团木偶
基层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策略研究
走进扬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演艺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兴开拓者
小木偶找智慧
扬剧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木偶的眼泪(一)
木偶复活记!
扬剧的历史传承及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