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菊影
(安徽省合肥市琥珀五环幼儿园 安徽合肥 230031)
幼儿教育始终是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基础性作用,并对孩子的人格成长以及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新学期,一些满三岁的孩子将离开家庭,踏入人生的第一个校园。从发展认知角度而言,小班幼儿正处于感知运算和前运算阶段的交叉时期,其还没有形成初级的逻辑思维,在心理上其还是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其通过对外界的不断接触以及经验的增加,正逐渐发展成为对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因此,小班幼儿在离开其熟悉的家庭环境不如一个陌生的集体环境之中,会打乱其对环境的认知,这种心理上的变化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生活和情绪上的变化。本课题就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以当今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入园焦虑情绪为主要论述对象,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原因,最终寻求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社交恐惧
根据笔者调查发现,这种幼儿分离焦虑主要表现在对社交恐惧上,因为幼儿在家庭中始终是以“中心”地位存在,其对于爷爷奶奶和父母的相处时持久性的,与同龄人或者年龄相近的人相处时暂时性的,此时的儿童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以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3]。当其离开父母的亲人的庇护,进入幼儿园这一陌生环境时,其会表现出对周围事物的一种戒备心理。比如,在小班幼儿刚入学时,父母走后开始大哭有,老师的劝说并不能引起他们的信任,其对教师存在一种恐惧心理,以至于越是劝说越是哭的严重。其次,当幼儿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中,其还会表现出对周围儿童的一种恐惧,比兔总是担心其会抢走自己的玩具、恐惧周围的孩子对自己产生不利,以致于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心理空间之中[4]。
2.烦恼与多运动性不安
在初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诸种常见的表现行为中,还有其对陌生环境的高度警觉的行为,其在集体活动中,总是表现出对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恐惧,在与周围儿童进行交流时容易被激怒等现象。这些现象就是烦恼和运动性不安的具体症状,其与社交性恐惧心理一样都是当前幼儿分离焦虑的主要表现症状[5]。比如,有的初入园幼儿以后,在玩游戏时,容易发怒从而造成对其他小朋友的攻击性行为,在课堂上无法注意精力,各种小动作频繁、对其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失去兴趣,多游戏和活动参与性低,以致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3.强烈的情绪波动
刚从家庭分离步入幼儿园的初入园幼儿,由于其在家庭中的以我为中心的模式受到了挑战,其就会在其他的方面来寻求弥补这一心理去我缺失。在此过程中,初入园幼儿往往会表现出对自身情绪控制力弱的特点。比如,其总是将自己置入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不愿意与外界产生互动行为,一旦这种互动发生,在恐惧、烦恼、运动性不安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其情绪就会随之爆发。在情绪的波动中主要表现为不定时的发怒、吃饭不顺利、情绪低落而独处、言语粗暴、攻击性强等特征。这种症状对其与周围其他儿童的交流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也将自身置于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对其心理与学习能力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根据对大量的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学观察结果,幼儿的分离焦虑对幼儿自身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认知、对环境的适应力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很大影响。分离焦虑现象一旦发生,证明其心理和情绪已经开始逐渐向着消极的方向发展,其会阻碍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从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这种焦虑得不到有效的引导解决,就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创伤,最终造成儿童心理发展不健全,最终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和对未来的信息。其次,在幼儿的认知能力上,这种分离焦虑还会通过社交恐惧、多动性、强烈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会造成儿童的认知性障碍,继而引发缺乏自信、孤僻、自闭等严重后果。
小班新入园幼儿焦虑的产生是一个从家庭到学校,从个体到集体的复杂过程。从幼儿自身的发展特征来看,由于其处于3-4岁的儿童为主,幼儿其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和经验还处于一种原始的认知阶段,对周围的事物也没有形成逻辑性的思维方式,缺乏对外界的认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其一旦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就会打破其对环境的原有认知,从而产生恐惧、戒备、情绪波动的焦虑情绪。其次,幼儿长期在家庭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其在家的地位始终是“掌中宝”,其心理上已经形成了一种自我中心倾向的心理定势,集体平等的环境打破了这一心理定势,也是造成幼儿分离焦虑的主要内部原因。
当前中国家庭很大一部分步入了“4+2+1”式的家庭,儿童在家中的地位往往是被四位老人和父母共同视为中心地位,再加上家庭对儿童心智发展水平不了解,特别是宠溺行为造成了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有的甚至养成了唯我独尊的自私化心理。这就为幼儿分离焦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以致于儿童融入陌生化环境时,不懂得奉献与分享,从而造成对社交的抵触心理以及其他的焦虑性表现行为。与此同时,当前很多家庭对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误区,认为家庭教育重要,孩子年龄还小,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在家就应该娇生惯养自己的孩子。这种传统的教育观,从行为上会让孩子养成肆无忌惮的攻击性行为,在心理上容易养成养尊处优的自私性心理,而在这种心理和行为的共同作用下,当孩子从家庭中分离到集体性的幼儿园中时,其就表现出了强烈的不适应性。
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承载者,其对幼儿的分离焦虑倾向也有着重要作用。首先,在当前的大多数幼儿园中,对于小班入学的孩子缺乏过渡性阶段的引导,即采用父母将孩子强制放在幼儿园后直接离去的方式。这种方式就忽视了对环境的融入性考量,这种没有过渡的形式容易造成幼儿的心理创伤,成为幼儿分离焦虑的助推剂。其次,当幼儿园知道某些幼儿存在分离焦虑的情形时,其采取的解决措施非常单一,比如当前主要采取举行幼儿游戏活动来进行焦虑情绪的干预性引导,但是对游戏规则以及幼儿们的组成安排存在着明显不足,比如,将存在分离焦虑情绪的儿童置于一个游戏的团队中,这就会造成主次不分的情况,缺乏对有焦虑儿童的自我表现、才艺展示、互动交流的引导。
针对幼儿一旦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就会打破其对环境的原有认知,从而产生恐惧、戒备、情绪波动的焦虑情绪的现象,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层面引导幼儿缓解焦虑情绪。众所周知,幼儿年龄比较小,不能够通过自己来缓解焦虑情绪,这种情况下,还需要教师、家长等共同引导幼儿缓解分离焦虑情绪,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庭是幼儿的港湾,关系着幼儿未来的一生发展,因此父母和幼儿的关系是维系家庭关系的关键,要重视起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保障。良好的亲子活动不仅可以拉近孩子和父母关系,还能让幼儿在轻松、和谐、温馨的环境中成长,可以减少父母在培养幼儿过程中的困难和烦恼。父母是幼儿最好的教师,必须先正其身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这对幼儿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因此,加强父母与幼儿之间的沟通是幼儿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亲子关系将会起到幼儿生活中调味剂的作用。
1.增强幼儿的情境代入感
为了缓解新生入园时的焦虑情绪,在正式开始入学之前,新生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参加开学典礼,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在新生典礼上,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中班或者大班的幼儿来发言,讲述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经历,介绍幼儿园是什么样的,以及在这个幼儿园上学的感受等,因为面对同龄人,幼儿之间会更有亲近感,让大班或中班的幼儿来介绍幼儿园,可以让未入学的新生对幼儿园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能够很好地缓解幼儿的焦虑,在结束开学典礼之后,幼儿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幼儿园,参观自己的房间和教室,了解各个设施的用途,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了解未来的学习环境,最后还可以让小朋友们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在家长的陪伴之下,认识未来的学习伙伴,在开始学习之前,对幼儿园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的情感代入感,让他们从潜意识里认可幼儿园。
2.组织亲子活动,实现家园共育
幼儿园可以利用过六一、元旦等节日的机会,邀请家长来一起参加运动会,让父母陪同孩子一起庆祝节日,让父母观看孩子的表演,并和孩子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加深父母和孩子间沟通、交流。也可以利用父亲节、母亲节和植树节等一些节日来举办亲子运动会,让爸爸带着孩子一起奔跑,增强孩子的体质和增进父母和孩子间的感情,让其在关爱与集中交流中感受到环境的友好和和谐,从而消除其心理上的焦虑情绪。比如,可以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空闲的机会,举办亲子远足活动,也可以去果园采摘水果,和大自然进一步接触,体验风景,体验生活,父母也可以向孩子传授相关的生活经验。亲子远足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享受风景之美带来的放松,还能让孩子锻炼意志,学习到更多的生活经验和技能。
3.增强幼儿主人翁意识
在家庭中,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所以在家里他们都不需要做任何事,只需要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在幼儿园不能够培养孩子懒惰的习惯,要鼓励他们动手,从家中到幼儿园,突然的转变也会让孩子们产生落差感,因此在培养孩子的动手意识时,教师要逐渐深入,刚开始可以给孩子们派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任务,比如在吃饭之前帮助老师分发吃饭的工具,等孩子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给予夸奖,或者一些小奖励,提升孩子的劳动荣誉感,让孩子们做这些小任务,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环境之中,拉近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因为幼儿同样是需要归属感的,在做一些小任务得到夸奖、得到教师的认可之后,他们的焦虑情绪也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综上所述,幼儿园入学焦虑的情况普遍存在,给幼儿的入幼儿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缓解幼儿焦虑的过程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一定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职业作用,帮助幼儿成功度过入学的关键时期,让他们很好地融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每个教师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有关学前教育知识,帮助孩子缓解焦虑,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幼儿园学习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