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课堂,生“动”出彩

2022-01-01 20:15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叶淑芳
师道(教研) 2022年11期
关键词:竹节保护环境生机

文/ 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 叶淑芳

2022 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积累和积极探究。”我以为,真正活力灵动的语文课堂,首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激活。只有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课堂学习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化接受为参与,化语言为思维,课堂才能在多元互动中焕发生机和活力。

一、课前动手,课堂兴趣高

由于学习内容的不熟悉,时代背景的久远,以及认知理解上的陌生化等原因,学生对一些课文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老师课堂调动的难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课前预习就显得非常必要。尤其是对于新课标提出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落实,让学生在课前先“动”起来,除了动口熟读课文,动手查阅资料和体验实践尤为重要。

《竹节人》是统编教材新收录的课文,放在六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课文写得生动有趣,文字间充满童真童趣,但由于时代变迁,现在的孩子都没有见过竹节人,更没有玩过,文本的陌生化是本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于是,我让学生在课前动起来,收集关于竹节人的资料,通过抖音查找相关视频,与身边大人一起制作竹节人,一起玩竹节人,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孩子们对于新鲜事物兴致盎然,在交流中十分积极主动。通过交流,他们对竹节人有了大概了解,学习课文时也更容易触发表达交流的欲望,稍加点拨就把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

二、导入动情,课堂显生机

语文是感性的,它是以情打动人,如果用饱含感情的导语导入新课,或者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导课,就更能打动人,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学生学习的感情基调,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表达,课堂才能显出生机。

《只有一个地球》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怎样才能激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体会呢?在课前,我让学生观看从太空鸟瞰地球的视频片段,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当孩子看到树的生态价值介绍时,那不可置信的表情,我笃定孩子对保护环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的学习自然水到渠成,孩子一下子就能把握了文章的中心。课前导入的“动”,更能引导学生走入文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小组互动,课堂满活力

语文课堂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我采取小组自读、讨论、发现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使课堂在学生的互动中焕发生机和活力。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我抓住课文这三个问题,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分别是:1.了解全文,概括小标题。小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怎样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词来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最后得出结论,发现答案。2.感受人物形象。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刻画了五壮士的英雄形象,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找出相关的句子,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3.感悟写法。重点学习第2 自然段的写法,学生通过讨论,均有所发现。通过点拨,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这是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并能体会到运用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

四、课后联动,学生乐开怀

作业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形式不一的作业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乐于接受,并乐在其中。我们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围绕课文的中心展开,作业中尽量渗透听、说、读、写,既帮助孩子巩固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训练孩子的各项技能,但是我们不能总是设计框架,限制孩子的思维,尽量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去完成作业,让他们的思维在作业中得到延伸。

让孩子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课堂才会焕发活力,才能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竹节保护环境生机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
让阳台焕发生机
学做“竹节人”
生机暗涌
“竹节人”中说“趣味”
生机何傲然
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