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锋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小学,江苏 如皋 226534)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习作教学作为能对学生习作能力实施针对性训练的教学组织活动,受到高度重视,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促进习作教学改革优化发展,成为新时期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新时期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针对习作教学进行分析,明确新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的要求和定位,制定合理化的习作教学改革方案,有意识地对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加以培养,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习作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贯彻落实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引导和训练,能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进行培养,也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培养效果,使学生能使用文字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为学生参与社会交际奠定基础。同时,习作教学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模块,教师在习作教学训练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也能对教学组织效果进行系统的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创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此,在全面促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积极探索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为学生参与习作训练做出积极的引导,从而逐步对教学组织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优化。
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能看出在习作教学中存在明显的问题,会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活动的科学组织实施产生消极影响。细化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组织实施情况,发现习作教学中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无法发挥目标指引作用,导致习作教学存在盲目性问题;其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不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学素材进行筛选,导致学生的习作较为空洞,缺乏习作思路和习作素材;其三,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趣味性不足,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也会制约教学活动的合理化推进;其四,教学组织活动存在局限性,效果不理想,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理化沟通和交流,学生面对习作训练存在畏难心理;其五,教学评价不到位,教学反馈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造成学生难以对自身习作情况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不利于教学改革活动优化发展,也会制约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培养。
在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能提高学生对语文习作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综合效果。下面就对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措施进行细化的分析:
明确的教学目标能为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提供有效的指导,因此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应该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对课堂教学指导活动进行系统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在正确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促进学生对习作课程知识进行系统的探究,确保小学生的综合习作训练能力得到针对性的培养。
如在《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指导中,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教学组织环节就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规划,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奇妙的想象》的主题思想,可以将教学目标定位于激发学生自由想象能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训练,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对学生说写结合的能力加以培养,使学生能掌握想象作文的基本方法,能明确地写出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此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对习作教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创设能激发学生想象兴趣、挖掘学生想象潜能的平台,从而指引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系统的探究,切实对教学效果进行系统的优化。如此就能让学生在自由想象中找到习作的关键点,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习作学习的综合效果,确保学生在习作环节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对教学内容的精心筛选能为习作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提供重要的辅助,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按照习作教学的主题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筛选,并丰富习作教学素材,从而使学生在习作训练中能真正做到言之有物,可以有效地完成习作任务,保障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合理化的培养。在具体教学组织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习作的主题筛选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习作素材,从而指引学生有效参与到习作训练中,培养习作能力。
例如在《我的植物朋友》习作教学指导环节,教师在筛选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按照《我的植物朋友》习作训练的主题思想,就可以筛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的补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选取本地区、本季节特色的植物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如向学生展示美丽的桃花、香气扑鼻的丁香花、绚丽多姿的樱花等,也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杨树、柳树、郁金香等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然后回忆自己生活中的这些植物,讨论自己对这些植物的认识和了解情况。以此为基础,教师采用简单科普的方法,对这些植物进行介绍,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形成对植物生长特点、生长习性的全新认识,也能更好地认识植物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对课程知识形成系统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我的植物朋友》作为主题思想进行习作创作,如:“同学们,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美丽的植物、美丽的景色,那么你能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一种植物,以朋友的身份将它介绍给大家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产生强烈的创作热情,并且在丰富教学素材的支持下,学生的习作内容也会更加丰富,还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助于切实提高教学活动的整体水平。
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引领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因此在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习作训练效果,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新教学方法的应用激发小学生的习作训练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探究能力,为小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具体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尝试探索多媒体教学法、微课教学法、情境创设教学法等的综合应用,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合理化的训练。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对《我的奇思妙想》课程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辅助学生对习作知识进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具体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将我的奇思妙想作为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畅想未来世界的变化情况,并将其表述出来。在教学组织活动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情境导入的方法,为学生展示《阿凡达》中的一个片段,然后让学生结合充满想象力的科幻电影,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采用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让学生自由地想象,并在虚拟空间中结合先进的技术对学生的想象进行模拟,将学生的想象在虚拟空间还原,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想象造物形成更加直观、明确的认识。如一个学生提出在未来我们将会生产出可以随着自己想法变换不同样式的智能化衣服,并且衣服不用清洗就能自动保持清洁。教师在虚拟平台上对此进行简单的还原,能为学生想象力的激发提供重要的辅助。在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完成语文习作,将自己的想法、情感等融入到习作中,表达自己对未来世界变化的憧憬。如此就能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习作教学效果,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以培养。
合理化的课堂组织能营造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习作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感悟。因此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要按照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对课堂组织活动进行优化创新,在和谐化教学组织中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系统的探索,切实提高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
例如教师将《那一刻,我长大了》作为主题思想开展习作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课堂组织的优化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组讨论教学活动,在教学指导环节,小学语文教师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围坐成一个圆圈,然后面对面讨论自己对长大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认为自己长大了,自己认为长大了会有怎样的变化。在良好的小组团队训练中,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从妈妈第一次让我自己去买东西那一刻起,我突然就觉得长大了,我应该自己做一些事情了!”也有的同学说:“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孩子要摔倒,我迅速地跑过去将他扶了起来,我的妈妈和小朋友的妈妈一起夸我长大了,我突然觉得原来长大就是能够帮助别人了。”按照教师引导,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讨论交流,分享自己关于长大的看法和情感等,能对长大形成更加全面系统的理解。以此为基础教师让学生参与《那一刻,我长大了》的习作训练,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习作中,能优化教学组织效果,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也能得到良好的培养。
教学评价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习作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关键性的组成部分,只有有效的教学评价才能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自身习作状态,从而找到不断对习作进行改进和创新的方向,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改进教学评价的重视,有意识地落实反馈指导工作,促进教学效果的全面系统优化。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结合《笔尖流出的故事》进行习作训练的过程中,就要改进习作评价指导活动,重点开发小组评价反馈环节,让学生阅读其他小组成员的文章,并尝试从故事情节的表述、故事情感的传达、故事语言的使用、人物形象的塑造、细节的描写等角度做出评价,指出其他小组成员在习作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重新阅读自己的作文,并结合自己阅读他人的阅读体验以及他人的评价,尝试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改进和完善,丰富习作的主要内容,从而提高习作教学活动的质量,使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习作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如此就能发挥评价反馈指导的作用,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习作,在不断地反思和优化中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小学生作文质量,切实保障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整体效果。
综上所述,在全面促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时代背景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全新的教学组织体系,对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培养,能逐步提高语文习作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实施针对性的训练。因此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应该重点针对提高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进行分析,促进教学改革的优化发展,为学生对语文习作知识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