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2022-01-01 20:17:49张维静
课外语文 2021年24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阅读教学

张维静

(甘肃省靖远县北滩镇芦沟小学 ,甘肃 靖远 730606)

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课是重要阵地。阅读课的厚度和广度决定着学生的视野和认知;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阅读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陶染着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因此,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意义。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要注重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方法引导。自然,语文阅读系列的课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它是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鉴于此,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培养语言能力、语文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就成为阅读教学的具体内容。诚然,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细化,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重点还在于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主抓语言技能训练,忽视阅读能力培养

由于小学语文考试注重语言基本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运用等,因此,语文教学都从文章的遣词造句切入,重点训练语文阅读应用技能,比如,课文中某句话是优美生动的,课文某个段落是结构紧凑、表达流畅的,教师就要求学生抄写、背诵等。这种方法对于积累语言表达知识、提升语感来说是可取的,毕竟,这也是语文素养的基础层面要求。但阅读课上,积累语言词汇和学习语言技能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表情达意、沟通交流的能力,在于教导学生收集和处理文本信息的方法,提升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等方面,而这正是语文素养较高层面的要求,但往往被抛在脑后。因此,课文成了训练材料,习题成了得分桥梁,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就偏重于“技”了。

(二)偏重教师讲解,忽略学生自主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对文本的自我理解、欣赏和认知。然而,阅读教学的现状是教师把所有的语文课都当作精读课,关注和主讲所有的单元内容,设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掌握教学进度,按部就班,规行矩步,视学生为对象,把课文当工具,不厌其烦地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或是肢解课文,分析典型句子,常用表达;抑或是仿写模拟,机械创造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使得老师疲于备课,忙于讲课;学生所学寥寥,直至对语文、阅读兴趣索然。这对培养语文能力来说无疑是贻害无穷,更遑论语文素养的提升,如此现状,亟须改变。

(三)重视教材课本,忽视课外资源

如前文所讲,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资源只是课本、教材、教辅,这是阅读教学的一大弊端。教材里的课文已经僵化为语言训练素材,教语文阅读就是讲课文,讨论课文,完成课后(教辅)作业这样一套内容。把教材当成语文阅读教学的唯一资源,把课文当成语言训练的唯一材料,就等于是把学生隔离在只能看见四方天的一个院子里,学生的童心童趣、阅读想象、眼界和视野、思维和判断等等均受到直接影响。“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此谓阅读之道。没有大量的阅读资源,也就无法形成丰厚的语言积累、语感构建、言语经验,更不用说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了。

二、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语文阅读是一门生动活泼的课程,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阅读的真谛,形成阅读习惯,进而得到思辨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些能力的融合,恰恰是语文素养所追求的,阅读课应该尽量体现的。怎样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让孩子爱上阅读,进而提高语文素养呢?首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以“文本阅读”为核心,从不同学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有创意性地使用教材,拓展阅读资源,从而让学生开心地阅读,主动地体验,自主地积累,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进而提升语文素养。

(一)注重课堂诵读训练

“诵读”意思是熟读、背诵。它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智慧之举,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最常见也最有用的方法之一。诵读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利于积累语文知识,增强学生审美能力。重视并有创造性地使用诵读法开展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帮助学生体会文本和作者的情感特色,提高其语感及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并使语文阅读教学提高效率,更好地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诵读不是咿咿呀呀读,稀里糊涂背,不是有口无心式地背诵,也不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不厌其烦式地“读”。教学实践表明,诵读教学是符合语文阅读教学规律的,有一定的方法策略的。一方面,教师要适时示范指导诵读方法、技巧,如语调的抑扬顿挫、逻辑重音的突出、节奏的快慢、读书姿势、习惯等,让学生边读边感受韵律、想象画面、联系背景等等。当学生朗朗地阅读优美的语言文字时,理解能力也在悄然地提高。有些知识的理解是本能,切忌教师反复讲学生使劲练,以免破坏孩子语文学习的兴致。另一方面,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把文本还给学生,加强诵读。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可以感受、领悟、鉴赏到文本的美,从而达到正音识字,积累写作素材,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的目标。

诵读是“口耳之学”,其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诵读和理解相辅相成,有机结合。诵读必须建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感悟品味要以诵读来强化。总之,教师要充分运用诵读技巧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诵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注重课外阅读拓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是喜欢读书的,很多孩子在新学期语文课本拿到手后很快就读完了。在语文课堂上,读课本,分析文章,解答题目,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甚至背得滚瓜烂熟。诚然,语文课本是专家精心编排的,是要认真读的,有些地方当然也要背,但绝不是孩子们阅读的“唯一”。注重课堂教授之余,也要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温儒敏教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指出,要让孩子们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鼓励读一些“闲书”,也就是和考试,甚至和写作并不一定“挂钩”的书:鼓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孩子们喜欢新鲜,喜欢课本以外的其他的“清新的空气”,儿童小说、童话、古典名篇都可以进课堂,有关文学、语言、艺术、历史、生物、天文、地理、科学等文章都可以进入孩子的课余生活,包括连环画、漫画、绘本、双语读物等等。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书籍,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增加阅读量。当然,孩子们的专注力有待训练,为此,在读书时间方面,每天二三十分钟足矣。总之,通过大力推动课外拓展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好读书的习惯。正如同鲁迅先生说的:(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读书多了,孩子们就拓展了知识,获得了写作材料,掌握了表达方法,积累了语汇语言,为今后的文章鉴赏、作文写作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形式几乎都采用差不多的分析性阅读,注重作家生平、写作背景、文章主题、作者意图、词句分析、段落大意、人物性格、艺术手法等等;教学中老师讲得多,课文分析多,课堂任务多,多媒体应用多,基本上都是这一套,繁杂的分析,应接不暇的活动,学生怎么会有兴趣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为此,要重视课堂教学,根据不同的学情,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教法。比如说,精读课上,老师为主导,以分析性阅读为主要方法,教学中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字、词、句、段落、篇章都有功能指向,通过举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教会学生文章分析方法,评价学生学习知识情况,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而略读课,则是选择出与课文有关的文章、书籍,学生主动阅读,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方法应用到自主性阅读中。当然,学生不一定能把精读精讲课上的方法、技巧运用到自主阅读上,这就需要教师指导阅读,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内容,教给学生各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比如读百科知识方面的书,学生可采用略读、默读的方法,理解内容,体会简洁、平实、准确又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读故事类型的书,可以精读、跳读、猜读,从而了解事件梗概,领悟文本内涵,提升表达能力,升华情感。读诗歌、散文,可以精读、诵读、群读,领略语言美,体会意境美,欣赏音韵美。还有查找使用工具书时,可以非连续文本阅读,检索阅读,快速、准确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总而言之,就是读书,没有读书,就不能称其为语文阅读教学。

“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支持下的阅读教学大行其道,背离了语文素养的目标。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提供了各种画面、音像与文字让人眼花缭乱,课堂上一片热闹活跃,自主的个性的体验式学习统统被多媒体画面置换了,这显然不利于开发和发展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想象、联想、体验、感悟与思考的能力。因为,语文阅读课强调文本阅读,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认真品读、揣摩、想象,创意地解读文本,从而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在联想和思辨中对文本形成个性化阐释,生成其独特的情感体会。这也正是语文素养的表现。因此,多媒体要因需而用,适时适度,恰到好处,要以最适宜的教学手段,取得最高的教学效率。总之,语文阅读要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贡献力量,就要总结传统教学经验中诵读、朗读的教学技巧,让学生认识到汉语语言、语音、语意之美,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丰富情感,享受文化熏陶。此外,还要挖掘阅读教学资源,开发创新具有个性特色的阅读教学方法,从而充分发挥阅读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