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镜波 刘 星 郑文文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 山东·日照 276826)
201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高水平专业的主体是新兴专业,而新兴专业建设遭遇了与传统专业完全不同的新问题,亟须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无人机作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行业从业人员呈紧缺态势。2015年,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将原有低空无人机操控技术专业与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合并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近年来,多所院校申报该专业并获得批准,但新兴专业建设之初面临诸多问题。
高校教师对无人机实际使用状况了解不深入、理解不透彻,难以细致体察特定岗位对无人机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导致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认知和界定模糊、粗线条化。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仍处于摸索阶段。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的企业调研停留在表面,对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以及员工所需要具备的素养缺乏精确细致的理解,导致课程目标出现偏差、课程体系布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此外,国内无人机教育环境尚未开发完善的专业教学资源,专业教材和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很少,导致教学团队在制定教学计划及备课过程中遇到不少阻碍。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进行理论知识讲授与实际操作训练的同时,需要培养学生对于无人机的操控飞行能力,而大多数在职教师欠缺实践操练经验。此外,行业在发展阶段需要大量优秀人才,有限的人才资源向行业发展方向倾斜,导致难以通过教师招聘等途径组建优秀的师资团队。
2015年,在全国尚未有高校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时,山东水利职业学院超前谋划,积极对接行业对无人机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开始招收机电一体化技术(无人机方向)学生。目前,学校与韦加智能、南方测绘等5家企业实施深度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过程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其中企业教师现场教学受限问题尤为突出。企业高素质专业技能的工程师工作繁忙且人力成本高昂,无法与学校进行紧密联动。企业多采用集中实训的形式在校内实施教学,间接导致校企合作在专业技能教学层面难以展开或效果不佳。鉴于此,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积极探究更合理有效的合作形式,采用新型“双师云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工作。
“双师云课堂”是指线上线下两个教师合作完成教学工作,即校方在实施专业课程过程中,线上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高清互动教学,线下助教老师全程陪伴,答疑解惑。“双师云课堂”教学模式以企业组建专业工程师教学团队为基础,即将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搬到互联网平台。企业“双师”型教师既参与公司正常业务,又进行教学研发与授课。相比院校“双师”型教师,企业“双师”离行业更近,能够准确获知单位的用人需求以及行业前沿的最新科技动向,同时降低企业的教学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讲师的优势,为更多需求院校提供服务,提高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双师云课堂”教学模式不仅重视线上讲师“传道、授业”的质量与效果,且注重线下助教“解惑”教学任务的实效保障,线上讲师与线下助教加强互动,达到知识传授与知识消化的高效结合。
线上教师利用在企业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对课程进行重构设计,在真实工作场景中与学生实时互动,讲解具体操作事项。为更好地协助线下教师答疑解惑,企业教师拍摄教学微视频,将每节课的内容从40分钟缩减到10—15分钟讲完。此外,线上教师编写教学指导材料、配套练习等材料,供线下教师选用和参考。线上教师与线下教师及时交流与研讨,及时调整教学设计,重新修订教学材料相关内容。
线下教师负责课程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在双师课堂教学活动实施之前,线下教师可依据线上教师编写的教学指导材料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遇到难以讲清的内容交给线上教师,通过播放微视频的方式来进行内容教学。线下教师可暂停微视频播放,通过提问互动、复述强调、练习指导等方式进行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活动。此外,线下教师还可通过参加企业培训、顶岗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双师课堂教学技能。
“双师云课堂”授课模式可以解决新兴专业开设前期校内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企业组织专业讲师进行“云”授课,与院校基础课程、公共课程同期进行,避免了企业集中实训时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难题,同时保障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且有利于教师随堂听课快速提升专业知识。
“双师云课堂”教学模式也为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新思路。“云课堂”为聘请国内知名院校的教授及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入课堂传授知识、分享经验提供了可能性,丰富了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增强了学生对于所学专业及所在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双师云课堂”,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进入更多的院校,教育师资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的落实。
为促进各行业快速稳定发展,职业院校势必要承担起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建设更多教学体系复杂、教学实施难度大的技术类新兴专业。如何通过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扩大优质教师资源覆盖面,是新时期我国教师流动机制变革和创新的新问题。“互联网+”教育的价值取向不是单纯地建设技术环境和推动技术应用,而是要利用互联网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推动传统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双师云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知识、能力结构提出新的挑战,也为校企合作应采用何种合作模式提供了借鉴。当下,职业院校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科技驱动的新型教育模式,为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