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 邹伟,黄茜茜
沟通能力包含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形象设计、动作设计、环境设计)。沟通能力看似是外在的品质,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与个人认知能力、知识储备能力和品德密切相关。对于医学生而言,专业沟通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在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方面的发挥,并能让对方第一时间理解你所传递的信息,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扎实掌握专业技能,熟练运用专业术语,在学习、实习和工作中进行高效的专业沟通、提高个人学习能力和工作技巧。
专业沟通时刻存在于学习、生活中,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甚至于人际关系网中,专业沟通能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必须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进行科学实践。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地域不同导致生活和学习习惯不同,只有良好的专业沟通能力方能打破学生之间的隔阂,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实验操作、科研实践等团队合作能力。在校期间是医学生不断积累医学基础、获取专业知识的黄金时间,熟练的专业沟通技巧对于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获取必不可少。具备较好专业沟通能力之后,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正确指导可使学生茅塞顿开。
缺乏专业沟通能力的人,在实习、实践中的成长往往会比别人慢,发展也会受到较多限制。实习、实践是学习与工作之间的桥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实习医学生进入实习教学点时,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在刚投入工作时,难免会因为不熟悉工作内容而错误百出。这时,与带教老师之间的专业沟通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沟通时我们不仅要运用专业的知识,还应运用沟通的基本礼仪,给带教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促使带教老师教授更多专业技能,形成有效的双向沟通。良好的专业沟通能力能让医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快速成长起来,面对各项工作任务时显得更加得心应手,同时,在实习期间可以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医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有一部分作为临床医生,面对不同辅助科室、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在对病人问诊结束后,需要借助各科室的检查结果才能确诊疾病,在不同的科室中,需要用更加专业的沟通方式进行交流,此时,专业沟通能力再次发挥先锋角色的作用。此外,从容耐心地面对患者及患者家属,把专业知识转化为简洁的语言,让患者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并信任自己,也是临床医生的职责。作为检验科医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严谨地对待检测工作,及时沟通,让患者和临床医生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不仅能帮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还能减少医疗事件的发生。比如,检验科医生做一份血常规检查报告时,应标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葡萄糖、胆固醇等24项指标的检测结果的异常值、正常参考值等,辅助临床医生诊断,同时也能让患者了解自身情况。
医学生存在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的影响,比如,一些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缺少与同龄人的交流,与家人之间代沟,导致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即便掌握了专业知识,也无法提高专业沟通能力。一部分同学长期生活在“舒适圈”中,不走出宿舍,不参加任何社团活动、集体活动,沉迷于电子产品,导致大学期间没有机会接触专业的科研项目,专业沟通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网络游戏的兴起,很多医学生课余时间闭门不出,沉迷网络游戏,缺乏交流沟通训练。因此,学会自我掌控、做好人生规划是学习生涯中的必备能力,它能够促进医学生远离游戏的诱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去。
专业知识是医学生沟通的基础,也是专业水平的体现。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因为遇到难题缺少耐心、得过且过,或没有及时复习,导致知识点被遗忘,都会在进行沟通时无法正确表达。其次,医学知识较为复杂,往往有较多的专业术语和英文术语,如人体解剖学学科,包括了系统解剖、局部解剖等,而系统解剖又包括骨学、肌学、内脏学、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局部解剖包括了人体的分部、层次和基本结构,其内容繁杂,需要医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较多,熟练掌握人体解剖这门学科能为接下来病理学、生理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学好专业课,医学生还必须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写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医学生专业知识的表达和相关学术论文的阅读。由于医学生学习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做到各个学科之间相互衔接。大多数医学生由于付出的精力不够,难以完全掌握课本知识,即便理解了,但缺乏理论结合实践的运用依然无法做到融会贯通。
在沟通时若过多地修饰、铺垫,不仅给自己添麻烦,而且会使别人误解表达的意思。其次,因为情绪的影响,导致我们在向别人表达时带有低落、悲伤、愤怒等情绪,从而让别人误会自己。在进行专业沟通时我们应注意表达的观点、想法、资料等内容,但通常在沟通时,却只表达了一个方面,对方没能接收到完整的信息,双方信息的不对等导致沟通出现问题。在专业沟通时,我们需要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比如专业符号、公式等,分清主次,完整表达。专业术语的运用与学习掌握程度相关,要求医学生在学习期间认真学习和不断复习,同时适当结合实训演练加深记忆。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走入应付考试的误区,通过考试后就不再注重已考科目知识的复习,这形成了知识考过就忘的普遍现象。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对于医学生的工作、学习十分重要,要引导医学生养成积极回顾所学知识的习惯。
走出“舒适圈”是提高专业沟通能力的第一步,鼓励医学生走出宿舍,积极参加相关的科研活动。针对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开展相应的科研项目,在科研活动中,需要收集、整理、阅读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等,这一系列活动可以增加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通过科研平台开展实践活动,重在团队的合作,而在合作过程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正因如此,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端正对沟通技能态度的认识,积极主动学习沟通技巧。在团队合作中不断锻炼语言沟通能力,培养医学生积极阳光的性格,有利于增进与人交流的欲望和机会[1]。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专业知识是医学生沟通的基础,只有在学习过程脚踏实地、融会贯通、不断积累,才能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在专业课教学质量上不断优化提升,严格规范医学生的听课态度、课堂笔记、课后知识强化等,让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基础课程中不断累积专业知识,对于学过的课程也能够温故而知新,在繁杂的专业课中依旧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勤学、乐学、好学,从而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是提高专业沟通能力的基础。
根据现有的调查结果能够充分证实医患沟通课程开展的良好收获与效果,增强医学生沟通能力意识的同时,教授其医患交流之间需掌握的最基本的沟通技能。除了与医学相关的专业课程开设,还需加强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助于医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关系,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对于医学生来说良好的语言表达是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2]。学会倾听才有机会获得患者的信任,也是提高专业沟通能力的一部分。学会倾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做一个善于倾听的听众,静心、耐心地听,患者会觉得被尊重,才更乐意阐述自己的真实情况。其次,要学会适当的回应,对于患者来说,适时给予适当的安慰,能让患者的心情得到舒缓,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能让医学生在学习工作中提高专业沟通能力。
书本知识的掌握仅是专业知识学习的源头,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促进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医学生应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宿舍,拒绝游戏、放下手机,阅读专业领域文献,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训练和学术讲座等活动。只有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才能理解所学的知识,此外,参加学术活动的同时还能锻炼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二者有机结合使得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大学教育除注重知识讲授外,更应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与锻炼,只有综合素质全方位发展的医学生才能更好地走进社会,胜任工作岗位,服务人民。
沟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医学生的专业沟通能力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突飞猛进。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沟通能力,不仅要提高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提高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扎实掌握专业技能,熟练运用专业术语和实践技能,促进专业沟通能力的提升,从而发挥医学生在学习、实习和生活中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