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2022-01-01 16:25林于会于佳慧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核心

林于会于佳慧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北·承德 067000;[2]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河北·承德 067000)

0 引言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大学英语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艺体类大学英语是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艺术、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他们在思想上有着自身的特点。他们思想活跃,敢于创新,但缺乏规范性;多数学生热爱祖国,但也有些学生理想信念淡薄,功利性比较强;大多数学生在政治上要求上进,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思想教育缺乏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大多数学生思想上要求创新,但也有一些学生不愿受到约束,纪律比较散漫(谢拓等,2013)。因此,如何避免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教育,将立德树人有机融入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不排斥而是主动吸收思政教育内容,是每位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通过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贯穿到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1 重构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同时教授英语词汇、语法、篇章及语用等知识,增加学生在社会、文化、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储备,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综合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据指南,可以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一、知识目标:教授英语词汇、语法、篇章及语用等知识,增加学生在社会、文化、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储备,拓宽国际视野;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三、德育目标:提升综合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布卢姆(1956)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指出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阶到高阶分为知道(knowledge)、理解(comprehension)、应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价(evaluation)六个方面。大学英语德育目标根据布鲁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从低阶到高阶分为六个层次:

(1)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涵义;(2)能够识别出哪些行为符合或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能够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4)能够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分析个人或社会的问题;(5)能够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6)能够在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创新教学设计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明确提出,“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对大学英语知识点的梳理和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精心打造线上微课,作为对线下教学的有效补充,在此基础上,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有效地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设计首先进行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阐述和教学策略界定。学习者分析主要是对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的分析。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课程教学内容,另一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程思政教学中需要充分分析教学内容,梳理出课程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结合课程教学目标搜集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扩充。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分析包括对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分析,也包括思政方面的目标分析。教学策略方面,主要运用创设教学情境策略、知识可视化策略和问题导向策略,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的设计首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基于多模态教学理念设计线上微课,利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通过图片、图像、视频、语言、角色扮演等多种渠道将课程思政的素材有机融入课程,为学习者提供多模态交互环境,使他们协同参与语言学习,促进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多模态理解并构建多模态意义。在充分调动学习者感官潜能的同时,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线上微课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认同。

具体而言,在课前、课上、课后设计线上、线下活动,促进学生的道德水平从低阶向高阶发展。劳伦斯·科尔伯格(Kohlberg,1980)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个体道德发展是按照顺序由低一阶段到高一阶段逐步展开的过程,个体道德发展不会跨越阶段或倒退发展。教师课前引导学生学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频,针对视频内容,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涵义,能够识别出哪些行为符合或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上线下展开讨论,结合单元主题,设置道德两难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分析个人或社会的问题;课后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进行反思,带领学生参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且在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林于会,于佳慧,2021)。

3 提升教学实施效果

课前,引导学生学习在线课程,完成视频学习、测试、讨论等一系列学习任务,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激发对视频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认同,从而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提高其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提升其道德水平。在讨论区,设置道德两难问题或者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将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回帖置顶或加精,引导学生明辨美丑、是非、善恶,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对课前线上讨论的道德两难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小组分享。学生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与其他学生的思想产生碰撞的交流,有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他们提升沟通技巧,解决意见的分歧,并容忍不同意见。在整个课上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充当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理性思维,增强学生对美与丑、是与非、善与恶标准的把握,并且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分析个人或社会问题。

课后,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进行反思。思想决定行为方式。将思想提升到意识水平是一种重要的个体发展行为,可以通过写作来完成。写作是思想的结晶,写作能够将思想具体化。写作还能够训练大脑批判性地思考。为了训练批判思维,写作必须成为一种有规律的练习,并发展成为一种纪律和习惯。同时,利用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优化评价手段

教学评价方面,善于运用形成性评价,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在思想上的进步,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思想的进步和转变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在评价课程目标的同时关注思政目标的达成,帮助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课前、课上、课后所有的学习行为数据可被自动完整采集,根据这些数据,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制定过程性评价方案并向学生说明,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逐年尝试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比例(第一学年占40%,第二学年占50%,第三学年占60%),过程性评价内容包括:课前(视频学习、讨论、测试)、课上(小组讨论和小组展示)、课后(写作实践、第二课堂)等,评估手段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5 结语

艺体类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实践性,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条件,能够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而实现立德树人。通过研究立德树人视域下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并将改革成果运用于实践,将有效解决教师课堂融入思政元素能力差、教学策略适应性水平低、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为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课程思政能力提供实践支持,让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如盐在水,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