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雪满,胡惠惠,朱新洁,黄超豪,杨佳豪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鉴湖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纺纱工艺设计与试纺实训》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通过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加捻、络筒及后加工、新型纺纱技术等一系列不同的实践实训项目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纱线的生产加工过程,对学习后续《针织工艺》《织物结构与设计》等有关纱线的选择与测试等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力争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使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纺纱工艺参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依据和基本方法,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使之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并加以解决,为从事纺纱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主,教师教学时多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形式,教师按教材内容划分教学重难点。课堂上教师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否能够理解和接受程度如何很难界定,从导致学生需求与教师讲授内容脱节,进而造成学生课堂接受率低,期末为了成绩而考试,最终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不利于他们能力的提升和日后就业的需要。
教学用纺纱设备一般都为小样机,工序多,流程长,且占地面积大,很难满足一人一机的要求。人机比例约为20:1。实训时,一台车最多可容纳4~6人围观,剩余的大部分学生因为看不到、听不清教师的讲解而影响了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因此,实训课堂的开展一般以分组方式进行,但却出现了另外的问题,比如第一组同学先操作,其他组学生就无事可做,本来一节课可以完成的任务却要4节甚至5节课才能完成,上课效率大大降低。所以,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让每个学生在实训中都看得到、听得清和参与进来,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评价方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目前,该课程依然采用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结果性评价一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导致学生形成了考前突击的习惯,强调考试前对考点的短暂性记忆,一旦考试结束,暂时记忆的知识点会迅速清零,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过程性考试注重学生出勤率和平时作业,使得学生被动上课,普遍存在作业抄袭的现象。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线上资源,把理论知识、设备工作过程及操作规范通过文档、动画和视频的方式投放到教学网站,这样学习既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又可以避免由于设备数量不足造成的部分同学看不见、听不清的问题。线下主要锤炼技能,解决学生线上学习的疑惑,课后线上练习巩固。考核方式结合线上视频观看、练习测试情况和线下操作情况综合考虑。此举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解决了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传统面授教学的基础上,依托网络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实训操练等线下教学与线上数字资源学习有机融合。线上学习不但丰富了教学资源,还能形成学习记录,可用于学习效果的评价。线上学习的即时评估,为教师改变教学策略、调整教学重难点提供了依据。
混合式教学是综合了自主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多种方式的混合,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各种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及学习理论的优势,把线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线上平台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主要有以下区别。
以“学生为中心”是学校一向坚持的教学理念,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变成了主导,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自学情况、课堂上的接受情况教师不能随时掌握,因此也无法对上课内容作出调整,久而久之形成了“教归教”“学归学”的局面。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和预习练习完成自主预习并反馈内容难点及疑惑,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自学情况调整线下教学重难点;通过答疑讨论、重难点讲解和成果展示优化课堂活动,课堂上真正做到“答疑解惑”;通过课后练习、课后拓展视频及合作企业定岗锻炼等进行课后知识的拓展,做到“学以致用”。
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设计以课堂教学为主,即主要为课中学习而设计。而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分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进行,采用以线上自学和线下面授相结合的方式。课前线上自学需要平台数字资源,可以把基本理论知识、操作指南以文档和视频方式呈现,而较难理解的抽象性理论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呈现,因此,网络资源需要丰富而且多样化;课中答疑解惑主要通过课堂讨论方式,技能锤炼通过设备操作反复进行;而课后拓展则需要更多的网络资源,例如,纺纱工艺设计与试纺实训课程以棉纺为主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提供毛纺、麻纺和绢纺三大纺纱系统自学模块,作为课后拓展学习资源。
传统评价体系更侧重于期末考试成绩,而混合式教学更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真正对学生课前自学情况、课中掌握情况和课后吸收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线上学习情况占总成绩占的60%,线下学习情况占总成绩的40%。因此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是对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时段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能更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混合式教学包括两类教学,即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面课堂讲授,线上线下学时比例为3∶7。第一阶段为慕课学习,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库慕课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线上测试作业。第二阶段为线下面授,教师在线下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时长和习题测试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授课方案,针对学生错误率高的知识点和疑惑处进行重点讲解,从而保证学习效果。
教师上课前一周把学习任务、相应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微课视频、设备运转视频或动画、预习测试题等上传教学平台,学生在通过导读观看和自学相应知识,通过预习测试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数”,为上课答疑做好准备。教师通过查看平台上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内容的难点,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这种方式可以让学时利用碎片时间预习,同时也弥补了学时不足的缺陷。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针对典型性错误,教师给出针对性的反馈意见,然后各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到正确的讨论方向上来。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对自身的不足加以改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的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和迁移的过程。任务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自评和互评,有意识地将问题延展,通过训练→讨论→分析→评价几个过程,使学生真正掌握纺纱工艺设计的内涵。
教师在在线测试时间前30min公布,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题,系统自动保存并提交,这样避免了相互抄袭现象,以便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真实掌握情况。
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是混合式教学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采用过程性考核终于期末考核的方式,过程性考试占80%,主要考核技能掌握情况,小组协作情况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以工序为基本单元,采取百分制,共五道工序,每道工序占20%权重。结果性考核占20%,以期末考核为主,主要考核基本感念和基本理论。所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方式具有及时性、多样性和多元性的优势。
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纺纱工艺设计与试纺实训》 课程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探索。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混合式教学已初显成效,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