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 韩凯丽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现代工业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口流动的速度和程度也不断增加。民政部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与2016年首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的数据902万人相比,下降22.7%。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从65.3%上升至71.4%。父母外出打工后,关爱孩子往往是通过电话,但是对孩子实质的关爱却少了很多,家庭情感功能减弱。隔代抚养并不能代替亲职教育,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身心健康、性格行为等方面出现偏差,生活学习均受到影响[1]。因此,需要加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重视。
李生义等学者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中自卑心理比较普遍[2]。王正平表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家庭教育不到位、社会支持作用缺位有关[3]。陈犧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在偏差行为发生的次数和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原因主要在于两种儿童所持有的社会资本不同[4]。
目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和结论,但现有研究的角度并未完善,且大多数的研究只是单独的对留守儿童的表现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本研究希望通过个案介入工作,帮助案主建立比较完备的社会支持网络,改变其因家庭环境、心理因素等造成的自卑感,提高自信心。此外,还希望通过本研究为社会资本视角下个案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问题提供思路。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同时以量表为辅,对案主进行测量。主要采取访谈法对案主的自身、家庭、学校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拟选取自卑感量表(FIS)对案主进行测量,以获取案主自卑感资料。并用艾森克人格测验量表(EPQ)对案主个性进行测量。
纪某某(案主),14岁,山东省一名农村留守儿童,初二年级。父亲在案主幼时车祸去世,自小学二年级起,母亲外出务工,只在农忙与过年时回家。案主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患有严重的老年慢性疾病,无劳动能力,收入来源主要靠爷爷打零工的微薄收入及姑姑一家的救济。案主自初中之后成绩持续下滑,有与社会人士结识的迹象。曾表示爷爷奶奶不懂自己的生活,难以沟通交流,与同学们也较难融在一起。
为了更好地了解个案工作介入的效果,需对案主进行前测。通过量表与访谈,总结案主有以下特点:
(1)EPQ测量结果显示,案主是一个偏外向不稳定型的胆汁质人格。结合访谈所得资料发现,案主不善与人沟通,待人较为冷谈,不善于以适当方式表达情感。
(2)自卑感量表检测得分越高,则表现越差,案主在自尊方面得分最高,说明自尊感低,需要社会工作者积极关注。
(3)案主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同学的关注。但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案主只能自己消化所有情感。
(4)案主存在歧视知觉现象[5],歧视知觉是案主感受到的来自所属的群体成员对其的歧视,是案主的主观认知。
笔者通过主动接触案主及家人,认为案主存在自卑心理并需要帮助,表明希望为其提供专业服务的意愿,案主也希望改变现在处境,最终成为本次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虽然是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形成专业关系,但案主改变意愿较为强烈,属于自愿型服务对象。
通过调查,服务对象的主要需求有:改变不合理信念,形成正向自我认知;增强社会资本,实现自身增能;学习社交技能,获得情感支持;提升学业成绩,身心健康成长。
本研究希望通过介入过程,改变案主的自卑心理,形成正向的自我认知,提高自尊水平,增强其家庭、学校、朋辈资本及案主利用度,满足其对社交、情感、学业的需求。针对目标,本研究共分为六次个案工作介入。
1.第一次个案介入过程—相互认识
在访谈中,案主对于亲情和家长关爱表现出了强烈的渴望,可以理解母亲外出务工是为了生计,但对母亲有些怨言。在叙述家庭背景时,案主表示虽然平时姑姑对自己照顾有加,但是过于麻烦姑姑有时能感受到姑姑的为难。
经过对案主家庭背景等资料的梳理和描述及深入共情的交谈,笔者取得了案主的信任,双方建立了专业关系。
2.第二次个案介入过程—打开心扉
笔者主要想通过这次访谈,让案主打开心扉,认真思考产生自卑感的原因并勇于面对,能够为了实现目标积极努力。案主承认了自己比较自卑,也不爱与人社交。在与案主交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案主其实是一个渴求关怀又对感情很敏感的孩子,对于亲情和友情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渴望。此外,案主存在一些不合理认知,将老师的关怀看作是一种怜悯,是一种“没人管”的孩子的“福利”。
笔者建议案主多多与老师同学沟通,才能知道他们是“怎样的”而非“我觉得他们是怎样的”。
3.第三次个案介入过程—重构关系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案主母亲自春节后一直在家还未外出,案主也没有开学,但据了解,双方的沟通很少,这段时间刚好可以改善双方关系。
案主母亲表示,这些年来确实忽视了对案主的关爱,只忙于为案主提高物质生活条件却忽略了心理成长的需要。看到案主的成绩一直提不上去就着急,有责骂案主的现象,导致二人关系日渐疏远。在笔者的鼓励下,案主与母亲进行了一次谈话,表达了各自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4.第四次个案介入过程—交个朋友
本次活动邀请了几位同学来做客,案主同意并征求母亲的意见想留同学在家吃午饭。笔者对于案主的转变感到十分欣慰。
经过一上午的相处,案主的社交态度和技巧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表示以后会经常邀请同学们来家中做客。案主的母亲也表示因为自己缺席了案主的成长,之前很少见到案主跟同学们在一起这么轻松的相处,今天的案主是非常开心的。
5.第五次个案介入过程—我会努力
笔者将了解到的情况通过微信电话简要介绍给案主的班主任,班主任刘老师表示愿意与案主沟通一下。在老师真诚的引导下,案主对老师表现出后悔的态度,向老师道歉,表示会努力学习。刘老师表示案主比较聪明,但是学习不够认真,一定会尽力帮助案主是提升成绩。
6.第六次个案介入过程—我能行!
经过前面5次的个案介入,案主与母亲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与同学们的交往也频繁了起来,经常一起讨论学习问题。其班主任反馈上网课时可以感受到案主比以前努力了,也通过微信问过老师几次题,很欣慰看到案主的进步。
在每次介入后都有介入过程评估与案主的感受、反应。
1.前后测比较
案主在自尊、社交、外表、学习等方面得分均有显著降低,甚至在外表方面得分低于标准值4,说明案主的自卑心理明显得到了改善。
2.服务对象主观感受
在后续的跟进服务中,案主曾总结回顾个案介入带给她的改变和感受,案主明白了身边的老师、同学们、哥哥姐姐们甚至是村委会都是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自己遇到问题可以求助的对象。
3.服务对象相关人员感受与评价
案主母亲很欣慰看到案主的改变和进步,并愧疚自己一直以来对于女儿精神、心理上的疏忽,表示看到案主这么努力的想做好自己,改变自己,作为母亲一定会陪她一起努力。班主任刘老师表示可以感受到案主的努力,很高兴看到案主慢慢变得开朗、努力起来。
本文以一个农村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通过个案工作,增强其家庭、学校、朋辈等社会资本,以改善其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的过程,总结为以下几点: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事情都是因为沟通不当而造成,在访谈过程中多次出现“我觉得”,却很少出现“他说过”。沟通有利于案主纠正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改善社交态度,促进案主进行社会参与,克服自卑感。
情绪宣泄可以使心中的负面情绪得以释放,从而缓解人的消极压抑状态。而会谈可以提供一种适合宣泄的氛围,协助案主倾诉自己的内心情感。大哭、运动或主动向他人倾诉或沟通,都是情绪宣泄的途经。这有助于案主理性思考问题,勇于直面问题,克服自卑感。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介入,不能仅增强其各方面社会资本,还需要提高案主利用资源的能力,使其能够发现周围存在的可利用资源,增进案主与周围资源的互动状况,提高案主自己应对困难的能力,只有这样才真正达到了助人自助的目标。
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困扰,其实很大程度上源于周围他人的否定性评价或不关注。因此,在留守儿童日常的生活与学习当中,父母老师等人有必要通过鼓励,发掘其优势与潜能,增强其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