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冯琛琛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作为教育部于2016年新增补的专业,归属于公共服务类。由于该专业开设的时间短,各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本专业的发展思路并未统一,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核心课程、就业方向等也未形成共识。现就该专业的建设方向和建设思路谈一下作者的观点。
本专业作为2016年新设专业,人民群众对本专业的了解度偏低。本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幼儿教师、保育员、托育机构的服务人员等,但是由于大部分家长对保育服务人员的错误认知,导致报考本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就业意愿还是以幼儿教师为主。大部分家长认为托育服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专业度不够。这种错误认知正是由于目前托育行业服务人员入职门槛低,资格审查不严格,专业培训不完善,托育服务流程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的。这种错误的社会认知,不仅导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就业方向窄,更导致行业从业人员素质难以快速提升、专业度难以满足托育需求。
学前教育作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师范类专业,招生情况和就业情况一直较好。个别高职院校由于招生压力、学校发展需求等原因,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等同于学前教育。这些院校在设置本专业的就业方向时以幼儿教师、幼儿美术教师、幼儿音乐教师等等为主,开设的课程也与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一致,缺乏专业特色。这些院校的培养方式不仅阻碍了本专业的特色发展,还导致一些正在进行本专业特色建设的院校很难招到学生,专业特色建设举步维艰。学生在选择同样开设本专业的院校时,主要是考虑本专业是否有利于其今后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园教师编制、专升本到学前教育专业等因素。学生的这些需求,导致一些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必须将与这些考试相关的课程纳入课程计划。否则不仅可能导致本专业招生情况较差,同时有可能因学生群体传播致使该校本专业招不到学生。
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师资以教育类和医药类专业教师为主,行业相关专家教师为辅。这种同时拥有校内、校外教师的师资结构,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立的主流方式。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教师团队,主要由校内教育类、医药类教师和校外的托育行业专家、幼儿园一线教师、托育行业教师等构成。但是校内教师大多没有一线工作经验,对于婴幼儿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并未有充足的实践经验。校外的一线教师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太了解,对于本专业的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进行实践内容的授课时缺乏理论联系。例如一些已有医药类专业的院校,校内教师负责幼儿医学基础、幼儿保健护理、幼儿营养保健等课程,幼儿教育方面的课程由校外教师负责。医药卫生类专业的校内教师对于幼儿教育方面的内容没有进行过系统性学习,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方面的安排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并且无法对校外教师进行具体的课程方面的指导,很难监督幼儿教育类课程的实施情况。这种师资结构的缺陷,可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幼儿教育方面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理,已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相关专业的院校,在幼儿医学基础、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幼儿营养保健等方面的师资也十分匮乏。或者是因为行政壁垒,导致归属不同专业的老师无法很好地就本专业的课程进行沟通。出现一些专业课程无法开设,或是出现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制定得不够科学等情况。甚至一些校内教师将其他专业类似的课程实施经验直接套用在本专业的课程上,导致课程标准成为摆设,课堂内容不符合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开设时间短,专业标准不明确,行业标准不统一,缺乏针对本专业的教材。导致在选用教材时,大多数院校还是以选用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专业的教材为主。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是以3-6岁幼儿发展为研究对象,早期教育专业的教材是以0-3岁婴幼儿发展为研究对象,而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研究对象是0-6岁的婴幼儿发展。这种选用教材的方式,导致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时研究对象的年龄段出现偏差,或者是出现需要订多本教材来满足课堂需要。本专业学生实训场所与教育类、医药类等专业学生有所区别,但目前缺乏相关的专业实训指导手册和标准,本专业学生的实训内容大多参照学前教育等相关专业的实训手册。这种情况下本专业的实训情况,直接导致学生对今后就业认知产生偏差,对本专业产生不自信、不认可等情绪。
高职院校会通过技能大赛等比赛的内容,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和课程计划。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参赛,而且通过比赛内容和评分标准可以看出行业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本专业还未有相应B类赛事或行业比赛,致使专业课程设置缺乏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引领。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政府在养老保险缴纳,以及医疗保险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是劳动力人口,又加上领取养老金的人口持续增加,这给政府资金带来极大压力,老龄化问题严峻,给社会的再分配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易引发财政赤字,因此,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势在必行。①从202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可以看出从二孩政策开放以后,出生率并没有如预期般增长,全国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由此可见,居民对于教育的支出在逐年增加。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满足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改变专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描绘专业发展新蓝图。
高职院校应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的情况下,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制定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建设方案。一方面满足社会对幼儿发展人才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缓解行业发展过程中人员专业素养缺乏的矛盾;另一方面做好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宣传工作和差异化发展工作,实现专业人才对口就业。建设本专业特色实训室,例如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实训室、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实训室等等,不仅满足学生实训需求,也能为专业特色发展提供必要的实操条件。
师资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但从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来源于其他专业。归根结底是因为本专业仅开设在专科层次,本科未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授课教师来源于教育类专业、医药类专业,从事本专业的骨干教师对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等也处于探索阶段,无法有效地指导专业教师进行课程实施。部分院校通过内培、外派等方式对校内师资进行专业培训,通过专业讲座等方式引入校外专家。
笔者认为本专业教师的交流不应局限于此,还可以通过共同制定课程大纲、课程标准等方式进行深度合作。校内教师主要从理论方面思考如何进行高职学生的培养,校外教师主要从实践的角度思考如何将一线的案例融入理论课程当中。这种由校内外教师合作完成的课程大纲,不仅能够很好地输出理论,也能够满足学生今后工作中实操的需求。考虑到有些在一线工作的校外教师很难完全参与到课程建设当中,校内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安排,合理地安排校外教师在线展示现场情境。例如,在婴幼儿综合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中,由校内教师在教室讲解如何按照3岁幼儿的发展需求设计活动,现场连线校外教师,校外教师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将设计好的活动付诸实践,学生在线观察幼儿的反应。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实施的情况,了解活动设计的不足,对活动方案进行改进。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实操能力强的人才,更需要增强教学临场感,提升学生对专业场景中现状的认知,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发展。
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很多的家庭对托育服务有迫切的需求。但市场上的托育机构较少,家庭托育需求得不到满足。从业人员大部分未经历相关专业培训或者系统性学习,托育过程中教育质量差。托育行业发展还未成体系,相关指导文件也还未形成共识。
鉴于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的专业特色,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引导幼儿心理和身体健康发展,还需要学习如何进行保育、家园沟通、管理知识等等。校内外教师应合作开发校本教材,通过收集学生、行业的反馈,阶段性地进行校本教材的调整和课程资源库的建设。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专业特色发展,逐步形成行业发展标准。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的专业应当培养的是对教育、医药、管理这些知识都有所了解的人才,并且这些人才是要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能够扎实地在一线做好婴幼儿发展服务工作。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求学生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备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大纲的编写时,一定要涉及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断进步的核心能力。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婴幼儿托育行业、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能够承担我国人口数量、质量提升的重任。
注释
①张云霞.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人口结构与经济的影响研究[J].知识经济,2018,47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