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 刘丹
2001年8月28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若干意见》该意见为各个高校的教学改革,尤其是作为教学改革重要环节的教材的建设与完善,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各个高校不断探索,坚持不懈努力的目标。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材的改革与建设,教材的改革与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教材不仅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还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通过教材向学生来表达和传递的。所以,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对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的选用和编写重新定位,建设新型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的任务已迫在眉睫。
我国过去的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多数是以知识的逻辑来编排的。例如,竞争法教材的内容基本上包括竞争法的基本原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的内容、反垄断法规的内容。其中包括不正当竞争行为或垄断行为的概念、行为类型、特征、表现形式、行为的构成要件等。此类教材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全面性和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功能相对单一。面对互联网技术、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应对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有必要重新审视教材的功能定位。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角度衡量,我们原有的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尚有较大的差距。国外一流大学已经开始使用一种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探索精神为重要教学目标的教材,注意发挥教材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方面的重要功能。这种教育思想观和教材观,值得我们在重新定位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功能时借鉴。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功能应该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具有培育创新思维的功能,强化教材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的功能方向发展。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的改革,应顺应教材功能多元化方向发展的需要,以及促进这些功能的实现,提升学生的自学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习竞争法课程的学生人数众多。学生的专业背景、选课需求、修课目的、学习目标各不相同。再加之各个高校的办学特色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如果不顾学生的差异化,所有的竞争法课程都要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教材,这既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要,也不利于高校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当然,对于教材版本过多、过滥的现象应予以高度重视,并逐步改善。教材编写强调的应是知识的准确性,理论的扎实性,观点的共识性,写作的规范性。而不是观点越新奇越好,观点越个性越好。教材毕竟不是论文。教材是供教师和学生,教学和学习的媒介。不能偏离它应有的功能性和规范性。对于学生,竞争法教材的要求更多是对教学和教材内容的基本知识面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竞争法教学理念的一些传递,而无需作者就某一观点、某一问题的争鸣展开过多的探讨。这在当下的教材编写中,尤需注意。因此,作为教与学依据的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要充分重视竞争法教材理论观点的共识性、体系的完整性,保证其严谨、规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核心之所在。
1.体现不同高校办学特色的原则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该校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这就决定了该校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多样化的特点。这就要求竞争法教材,要能体现该校文史哲相融合,突出法学人才培养的特质,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有针对性地编写不同版本、不同程度的教材。编写竞争法教材,宏观上要符合国家既定的教育目的导向、人才培养目标;微观上要符合竞争法课程新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发展要求。突出不同高校所特有的办学特色。所以编写竞争法教材一定要围绕高校各自特有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教材内容和风格的编排。
竞争法教材的编写要能反映竞争法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要编写和出版不同学生层次需求的各种教材。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该校从学历教育来看,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从教育方式看,有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足见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层次的多元化。竞争法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也应顺势而为,灵活多样。编写多层次、多样化的竞争法教材,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竞争法人才培养的需要,正是该校办学特色的体现。
2.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三位一体的原则
素质教育对竞争法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出版的教材中,竞争法教材最为关键的是缺乏创新。笔者认为,就所在学校而言,在法学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双一流学科院校,该校在竞争法教材建设和教材改革上应发挥引领作用。在编写竞争法教材时,要能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三位一体的原则。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统领竞争法教材的编写。始终将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同时还要强化竞争法教材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的功能。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远比教会学生某个知识重要得多。传授竞争法知识,不是竞争法教材的终极目标,方法的指导、价值的引领、素质的培养才是宗旨所在。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竞争法教材的编写同样如此。竞争法教材的编写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竞争法教学全过程,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的局面。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精神的重要指示和要求。
3.体现竞争法教材形式多样化的原则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的科学技术在教学、教材中不断运用,教材已远远不仅局限于文字、书籍等简单形式,而是呈现出了多样化态势。如涌现出了大量集文字、图片、图像于一体,以及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教学软件和网络教材。数字化教材、多媒体教材的使用日趋常态。竞争法教学、教材应转变观念,由过去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授,向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向转变。竞争法教材的样态应由过去单一的纸质图书,向文字、图表、音视频等多媒体融合的样式发展。不同类型的教材、教学媒体具有不同的功能与特长。教师应合理运用不同类型的教材、教学媒体,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笔者发现国外一流大学一般都有完整的教学辅助材料作为教材的配套。这对高校竞争法教材的编写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竞争法教材形式多样化,将是未来竞争法教材发展的大势所趋。
教材内容的取舍与编排,要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与学生。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要及时地吸收竞争法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最新知识,让学生掌握最新的学科发展方向。竞争法教材的编写必须合理地分解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在编写教材时,合理地组织教材内容,既要保证重点内容写深写透,又要适当地精简教材篇幅,使教材言简意赅,详略得当。同时,竞争法教材还应注意从其内容中提炼出方法论,以传授给学生学习、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该校的竞争法课程32学时。在有限的时间内,课堂上讲授全部的内容是不可能的,加之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就应该考虑到课堂讲授内容与课外自学内容的比例,做到繁简适度。凡是课堂上应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如竞争法基础理论等内容可以写得简明扼要一些,因为课堂上教师还要展开来讲,不必长篇大论,但难点和重点要突出。其余内容要求学生自学的,可以适度写得详细一些。现有的竞争法教材恰恰相反,课堂上讲授课时多的内容,教材相应写得也多,讲授少的,写得也少,重点和难点不突出。这样,一方面限制了教师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们自学。这一点在以后编写竞争法教材时,笔者认为应适当调整,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实现竞争法教材功能的转变,使其具有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功能,以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功能。
第一,应注重开展教学大纲与教材研究,不断提高质量。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的规定,学校应设专门人员从事教材研究。教学大纲与教材研究,应纳入科研计划。笔者认为,高校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研究应着重围绕竞争法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课程要求、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及体系、编写及使用情况、国外教材借鉴、教材管理等几方面展开。
第二,注意调动教师编写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积极性。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按照该校科研管理的规定,对于教材只有主编和副主编才计科研成果,此项规定不甚合理。
广大教师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是教学的参与者,是教材的编写者,提高教材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对于教材只对主编和副主编计科研成果,对广大的参编教师不计科研成果,显然不利于提高教师编写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积极性,不利于保证编出高质量的教学大纲与教材。为保证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的高质量、高水准,学校在政策导向上应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为教师编写更多高质量的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创造一个良好的编写环境,调动广大教师参加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的积极性。
学校应该鼓励富有学识和经验的教师编写富有创意和特点的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把教材成果等同于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作为广大参编教师评聘、晋职的重要依据。逐步提高编写教学大纲与教材的报酬,尤其对优秀教学大纲与教材实行优质优酬,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和调动教师编写竞争法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