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明 陈 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科技史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法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匮乏,农业技术发展缓慢,“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性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一切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一切资本的发展,按自然基础来说,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的。[1](P885)”自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就高度重视 ‘三农’问题,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看做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P68),基于中国国情,“‘三农’问题能否解决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3](P3)。在中国,“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可以概括为‘文件政治’,文件在政治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P116),“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制定并贯彻的重大农村政策,几乎都是以‘XX号文件’的形式加以实现的”[5](P2)。因而,从科技史的角度梳理百年中国共产党的涉农公文,探究农业政策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时间里,有关其建党学说、基本组成和奋斗目标等,许多内容是以“三农”问题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和经济建设时期,都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首要核心任务,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抓手,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政权的建立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民是革命的中坚力量,农业生产为革命提供粮食与物资。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在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农民成就了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事业,农民做了国民革命的重要工作”,没有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农村是中国革命的根据地,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指出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城市政权的道路。农业生产活动是生存的基础,1934年毛泽东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中指出,农业生产不但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而且需要解决日常用品等的供给。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如土地革命和减租减息等。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是从解决“三农”问题开始的。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调整“三农”政策,探索解决“三农”问题之路。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实行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1年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形成的《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标志着农业合作化的开始。1958年8月,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不可阻挡之势。集体化的致富之路,是新中国成立后解决“三农”问题新的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首先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的重大改革,邓小平在1980年《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中大力支持农村改革,为农村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1985年4月,邓小平在《政治上发展民主 经济上实行改革》中指出,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解决农村问题,是社会安定的前提。1990年3月,邓小平在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从长远来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发展集体经济。邓小平“两次飞跃”理论深刻的解释了中国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为农村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卓有成效,农民真正富起来。
新世纪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攻坚脱贫、乡村振兴,更是将“三农”问题视为治国安邦重中之重的大事。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解决之日,就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之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三农”问题,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文件指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还要引导促使人们做职业农民,增加农民的职业和声望。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基本形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到2035 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变革的新征程,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条件。对于推进当前和今后中国“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科学思想
科学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三农”问题的科学认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以科学思想解决“三农”问题,其中包括扫盲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生态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1.扫盲运动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知识水平、综合素质以及劳动生产力,这一切都要从让农民识字开始。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农村教育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人在阐述农村教育理念时,亦在实践中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1924年农民运动讲习所成立;毛泽东1927年担任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并讲授《中国农民问题》与《农村教育》等课程。1927年3月5日,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是农民”[6](P40),同时指出现在许多农村正大办夜校,农民的文化程度迅速提高。1934年1月,毛泽东在谈及苏维埃区域的文化教育时指出,“群众识字的人数是迅速增加。识字的办法有夜校、识字组与识字牌”,同时大力支持苏维埃地区的扫盲运动,“这是扫除文盲的极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这种运动应该使之向着全苏区一切城市与乡村中间展开”[7](P6)。抗日战争时期,农民教育旨在呼吁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抗日战争中,1937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的教育政策“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7](P37)。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仍高度重视农民教育,1949 年 6 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8](P1477)。毛泽东关于农村教育与扫盲运动的思想与实践,建国后得到进一步深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工业发展落后,农业经济凋敝。落后的生产方式有待改变,要实行科学种田和农业机械化作业,农民的识字问题就成为首要问题。据统计,“到1949年为止,全国共进口拖拉机300—400台,每亩耕地化肥平均施用量为0.2—0.3斤”[9](P6),落后的生产方式亟待改变。1952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大中小学教育和扫盲运动等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国家的教育建设计划是与国家的经济建设计划密切配合的,如果教育计划不能准确地完成,必将大大影响国家经济建设。[10](P352)”教育建设的落后会阻碍国家经济建设,同时报告还指出中国教育建设的方向,“全国教育建设的方针是根据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需要,及时培养供应各种建设事业所必需的高、中级干部和技术人才,并提高工、农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10](P355)”1955年6月2日,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指出,“社会主义不可能建立在大量的文盲基础之上的”[11](P225),同时还指出,扫除农村中的文盲,并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能够有效地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20世纪50年代的扫盲运动是新中国教育建设的一次高潮,为广大人民群众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人民群众学习了新的生产方式,如新型农具、化肥、农药等,大大推动了建国初期农业生产的发展。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向了新的台阶,农村迎来新的变迁。2005年12月31日,《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12](P139)。2006年2月14日,胡锦涛发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讲话,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应积极推动落实。[12](P267)温家宝于2006年2月20日发表《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讲话,2006年9月1日发表《不失时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讲话,这两次讲话都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十分显要的位置,同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2006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文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12](P835)”将发展现代农业置于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发表《坚定不移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讲话,指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放在农村。[13](P18)可以看出,自党中央高层领导人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不断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政策、制度和资金上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
3.生态农村建设
当代,生态农村建设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指导思想。2015年,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绿水青山。[14]新农村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发挥其优势,同时也应注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5](P17);12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讲话,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重大任务,“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15](P149)。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是实施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明确指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15](P164)建设社会主义生态农村,是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也是新时期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性思想。2020年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时指出,乡村振兴要注意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着重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16]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再一次谈到生态保护的话题,同时还提出绿色GDP的概念,生态本身就是价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17]“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在新的时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农村建设。
(二) 科学政策
农业科学政策是中国共产党遵循科学思想,在一定历史阶段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而制定的指导方针和行为准则。“三农”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农业科学政策的制定应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现状,针对性的解决“三农”问题,包括土地改革运动、农村义务教育和脱贫攻坚等。
1.土地改革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是生产关系领域的伟大革命,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进行三次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通过了《告全党党员书》和《关于最近农民斗争的决议案》,指出要依靠革命的手段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同时还指要没收大、中地主的土地分给佃农及无地的农民;没收一切祠族庙宇等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18](P442)。中国共产党主要采取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向减租减息的政策转变。1937年8月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尽可能利用一切合法斗争的方式,如减租、减息、减税等,改善群众生活。[19](P415)同年8月25日,《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发表,将改良人民生活作为十大纲领之一,并将减租减息作为改良人民生活之策。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调整农业政策,1947年10月10日,《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20](P417)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探索阶段的历史性总结,农民土地所有权制度对中国农村变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政策进一步调整。1950年6月6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土地改革的完成是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之一。[21](P70)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指出中国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2](P446)。到1953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摧毁,农民真正获得了土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序幕。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同中央相关工作人员谈及包产到户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23](P315)”1982年中国共产党首个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之上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农业获得迅速发展,是农民强烈发展社会主义农村的体现,[24](P1062-106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符合农民意愿,应大力支持。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明确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25](P253)。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26](P208)至此,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得以确立。
二十一世纪,农业税的取消是中国农业改革又一有力政策。2005年12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标志着在中国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农业税宣告结束。农业税的取消减轻了农村的负担,缩小了城乡差距。现阶段,“三权分置”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改革,“三权”是指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承包权。2013年7月,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改革发展工作时指出,深化农村改革,要好好研究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要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27]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提出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概念。2014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13](P709)”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利用法律的形式界定农村土地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之间的权利关系[28](P288)。实践证明,“‘三权分置’不但具有建立规模化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和提升中国农业产业地位的优势,而且还有保障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以及农业生态,从而解决困扰多年的 ‘三农问题’的优势”[29](P145),“三权分置”的农地制度是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主要模式。
2.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的普及,尤其是乡村地区的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贯彻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影响深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义务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探索解决了‘穷国办大教育’的世界性难题,用25年时间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壮举”[30](P25)。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发展。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普及中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充分发展,同时中共中央对于中国普及小学教育提出具体时间要求:经济较发达、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应该在1985年前普及小学教育,其他地区一般应该在1990年前基本普及[31](P589-591)。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中国要“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这是中国首次提出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公文。该时期中国义务教育明显具有非均衡性的特点,城乡之间教育差距较大。
进入21世纪后,在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中国义务教育向“基本均衡化”与“优质均衡化”发展[32](P73-74)。200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还指出,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33]这是针对中国农村地区教育较为薄弱而采取针对性措施的公文。2010年7月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二〇一〇——二〇二〇年),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同时还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4](P866-867)202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到2035年中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同时把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作为发展目标之一。走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之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对于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大有裨益。
3.脱贫攻坚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35]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使命。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计划,《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一九九四——二〇〇〇)》《中国农村扶贫开放纲要(二〇〇一——二〇一〇)》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二〇一一——二〇二〇)》使中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扶贫开发工作卓有成效。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的指标”[36](P29),从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面临的问题与矛盾,采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方式和加强组织领导等四个方面对脱贫攻坚作出指示。11月2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为确保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进行全方位部署。2019年3月5日李克强在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10月,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成立。在党中央的高度领导下,2021年中国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为下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科学技术
马克思曾指出,“我们需要的是日益增长的生产,要是让一小撮人随心所欲地按照他们的私人利益来调节生产,就无法满足生产增长的各种需要。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机、化学处理等等,应该在农业中广泛采用”[37](P23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育种技术都得到显著提高。
1.农田水利建设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增加农业生产抗灾能力,保证粮食丰收的关键。1934年,毛泽东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中曾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6](P132),在此号召下,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农田水利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以兴国县为例,1932年冬就修筑了规模较大的陂圳、河堤51处,到1934年春耕运动中,兴国县修筑完成的陂圳达820座,水塘181口,水车、筒车71架。其中还有新开多处陂圳、水塘等。[38](P147)
新中国成立初期自然灾害频发,治理江河、防治水灾对于农业发展与国民经济恢复具有现实意义。1950年10月14日,因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提出“蓄洪兼筹”方针,以达到根治之目的。1963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生产救灾工作的决定》,认为“对于黄河、淮河和海河这三大河系,必须制定一个上中下游全面治理的规划,列入国民经济建设长期计划,在若干年内,分批分期地逐步进行”[39](P69)。1978年6月,国务院批转了水利电力部《关于整顿和加强水利管理迎接新跃进的报告》,中国农田水利建设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势头良好,但农田水利明显滞后,2010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中央首次全面部署水利工作的一号文件。指出,要将水利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还指出,力争通过五到十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40](P50)。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发布,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农田水利建设也进入高标准的发展阶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中国耕地灌溉面积达68678.6千公顷,农业旱涝保收能力得到加强,稳定了粮食产量。
2.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1937年8月,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办法去解决”,将机械化作为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关键。1948年12月,刘少奇在《新中国经济的性质与经济建设方针》中,指出“只有在有了农业机器时,生产合作社才可能发展和巩固”[41](P757)。这是党中央领导层较早关于农业机械化的论述。
建国后,中国落后的农业生产状况亟待改善。1950年5月起,政务院在北京中南海举办了为期50多天的新式农具展览会,周恩来、朱德等都去参观。这对中国新式农具的推广影响深远。1955年7月31日《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是毛泽东农业机械化思想的集中体现,指出只有在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技术改造,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42](P80)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在《党内通信》中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43](P285)。在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中国农机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于1966年、1972年成功召开两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全面部署中国农业机械化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机械化迎来新的探索阶段。1981年5月31日,邓小平同中央农业负责工作人员谈话时,指出实现集体化的四个条件,首先就是机械化,“机械化水平提高了(这是说广义的机械化,不限于耕种收割的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情况的、受到人们欢迎的机械化”[44](P140)。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提出,“农业机械化必须有步骤、有选择地进行”[44](P239),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成为新时期推广农业机械化的基本方针。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私人购买大中型拖拉机和小型农业机械,对于发展农业商品生产和活跃农村经济是有利的。[25](P260)放宽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限制,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1987年7月28日,国务院批转农牧渔业部、国家机械委、水电部、林业部《关于当前农业机械化问题报告》,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第一个关于农业机械化的文件,文件中指出“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45](P732-735),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准则。
现如今,习近平多次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还指出“‘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46]。利用科学技术来改造农用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活动中机械使用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之一。2018年12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同时还指出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47]这成为指导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纲领性的文件。目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形成了以小型拖拉机为主,大中型拖拉机为辅的农业机械化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机械化。
3.育种技术问题
培育良种是农业增产的关键之一,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高度重视培育良种。1942年12月,毛泽东在《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中指出“有了优良品种,即使不增加劳动力、肥力,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48](P691)。1958年,毛泽东提出了农业“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其中“种”就是指培育和推广良种。同年,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指出,麦子的穗太短,若能培育出长的穗,那就很好了。在大力培育和推广良种的背景之下,建国后的几十年中国农作物单产都成倍地提高。
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新时期。198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此纲要立足于国情,选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内的7个领域,作为发展高科技的重点。其中生物技术领域是以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为目标。199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该保护条例是赋予育种人利用其品种所独有的权利,是中国育种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科学分析中国粮食安全现状,把解决好吃饭问题置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是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的策略之一。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3](P664)。与此同时,采取与之配套的措施来促进农业育种技术的发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推进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建设,同时要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力度,将主要粮食作物制种保险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目录[28](P276-280)。种业保险制度和育种基地的建设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措施,为中国种业良好发展提供保障。2019年10月14日,《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中国大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二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基本建立,培育出数万个高产优质作物新品种新组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应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成为新时期指导中国育种科技发展的准则。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只有加快推进育种技术的发展,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良种,才能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涉农公文是其解决“三农”问题思想、方针和政策的集中体现,从涉农公文可以明显看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认识、解决“三农”问题上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年来涉农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立足于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农”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而变化,所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解决三农问题尤为重要。从科技史的角度梳理中国的涉农公文,无论是从科学思想、科学政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始终立足于“三农”现状,探索解决之道。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地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50年代的扫盲运动应运而生。2010年,中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时期最高,农业农村发展势头良好,但农田水利发展薄弱。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中国的水利工作。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解决“三农”问题,由此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三农”问题终将得到彻底解决。
(二)是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主要包括农业的基础地位、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农业合作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等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根本指导,是对马克思“三农”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人,实行土地革命和农业合作社等,走集体化的致富之路,使中国的农业得到恢复与发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人,深化农村改革,确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科教兴农等政策,使广大人民群众富起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人,实行农业产业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第四代领导人取消农业税,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人积极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攻坚脱贫战。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以来的涉农文件与政策,无不体现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前后相继,后者对前者的理论加以继承和创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农”思想。
(三)国家高超治理能力的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三农”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是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体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命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实现中国共产党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49](P5)。
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问题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运动,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新中国成立后的扫盲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生态农村建设等理论的提出,以及采取相应的“三农”政策,是中国“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根本原因,也是国家高超治理能力的体现。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推进,中国的“三农”问题也将得到妥善的解决。
(四)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消灭贫困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部署中国扶贫脱贫工作。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宣布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中国脱贫攻坚胜利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首先,“精准扶贫”科学地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和“怎么扶”等一系列问题,解释了贫困治理的根本规律。中国地域广,农业、农村发展不均衡,农村人口众多,实行“六个精准”的脱贫过程,“五个一批”的脱贫路径,因地制宜实行脱贫的道路,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对于解决国家不同地区的贫困问题均具有指导意义。其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贫困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口脱贫对于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中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后,贡献了消除贫困的中国方案,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贫困治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同时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推进扶贫事业的发展,体现出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