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1-01 09:44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孟凡军
区域治理 2021年44期
关键词:校企学院院校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孟凡军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现状

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企业进校园的改革深入发展,高职院校和重点企业在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展现自己的资源优势,使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到产业学院的建设之中。新时期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模式可以分为三类:

(一)订单式产业学院

在市场化驱动下,高职院校和重点企业进行符合双方需求的最优合作,为他们培养最需要的人才,创新最符合发展的技术,培训最有效的技能。这种类型的产业学院大都是进入到某个高校的某个院系之中,以一个专业为实验点,着力培养该专业所选取的人才,在精准培育后输送到企业之中。这是一种订单式培养模式,这样的好处是不会增加人员编制,同时不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不必要账单。但是这样的模式导致企业资源投入不足,学生无法认可,从而因为满足不了利益需求而寸步难行。

(二)合作式产业学院

合作式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与周边区域发展需要所建立起来的学院,这种学院的最大特色就是适应行业发展,它可以与当地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行业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这种产业学院既能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又能促进学生就业。

相较于订单式产业学院,这种产业学院有着更加完备的管理制度与更加充足的资金供应,在各方面都有明显成效。

(三)融合式产业学院

与行业学院相似,融合式产业学院同样也是配合地区的行业发展而建立的,但是二者主体不同,融合式产业学院侧重于企业,二级院系只作为依托,企业在此期间需要向产业学院投入一些所需要的资源。融合式产业学院规定固定的服务人员,所有的培养方向、方式方法都是按照产业发展所规定,即产业需要什么人才,产业学院必须输送符合规定的人才,如此便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人才匹配度不够和剩余人才的麻烦。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与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热衷于建设独特的产业学院,很多学校根据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学院模式,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之间构建起一个培育人才的公共平台。然而在办学与合作过程中容易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建设产业学院过程中仍避免不了诸多困难。

(一)国家奖励措施少

近几年关于高职学校产业学院建设的红头文件每年都会由相关部门下发,以来促进高职教育的深化改革,但是对于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企业及没有明确的资金补助或是税收减免等福利政策;对高职院校开展的项目也没有具体的政策法规与经费支持,这些都或多或少的阻碍了产业学院的推进步伐。

(二)行业定位不标准

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二级院系,它是与行业企业共同投资建成的校企合作类学院。行业协会属于一种中介机构,它服务于政府、学校与企业,以它独特的性质将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我国的行业协会在促进企业与产业学院合作的发展中起不到关键作用,它也认识不到自己的重要作用,总是把重心偏于会议或者是行业竞赛与行业人员培训上。长此以往,行业协会将丧失它的沟通协调作用。

(三)企业运行成本高

从相关产业学院的建设经验中我们可以知道,使用高职院校中相对成本较低的学生劳动力可以节约人力资源的流动资金,这也是企业与产业学院合作的最主要目的。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加入产业学院建设的前期成本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该合作所能提供的利益,这就违背了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宗旨,所以到目前为止对于企业而言,校企合作的意义并不大。

(四)学校合作机制弱

就目前的产业学院状况来看,绝大多数的产业学院都不能脱离高职院校独立发展,所以产业学院的教师大都是以学术型为主,他们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操作不足。而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所以当产业学院与企业共同运作时,往往会因为双方的供求不一致而产生矛盾。就此而言,企业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但是所获得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必然造成校企双方的矛盾,从而导致合作失败。

(五)学生流失比较多

作为高职院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一种全新探索,产业学院的首要目标是要通过将教学资源的整合来促进人才培养的进一步长远发展。产业学院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的质量与数量,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为学校招生工作尽最大力量。

高职院校和企业是产业学院的主导者,其主要对接目标则是高职院校中的在校学生。然而在产业学院开展以来,学生大规模流失,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胜任企业的相关岗位;二是当今年轻人大都抱着得过且过不愿吃苦的心态;三是现实问题,所得薪酬与付出的劳力严重不符。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的学生流失,都已经给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带来了有害的影响。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学生的流失导致他们的投资无法变现,利益严重受损;以高职院校来看,学生的离开势必导致课程的重修与学分核算,教师的工作量在无形之中增加数倍。

三、新时期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是新时期在教学方面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结合,它将高职院校同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同时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也是促进人才培养与当今市场需求的高匹配度的重要改革方式,它完善了我国的教育体系并且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

下面我们将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解决方案,主要集中在国家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奖罚政策改革,行业定位程序以及校企合作的适配度与人才引进政策的几大方面。

(一)完善政策体系

虽然我国的政策一直是倾向于促进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发展,但是就目前国家已有的法律法规来看,并没有针对关于学校与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具体描述,我国在相关的办学、管理、运行等方面仍没有可行性的具体规定,这就导致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共建混合所有制的产业学院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与规范,所有相关部门都处在一个试行性阶段。应对这样的情况,国家必须快速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促进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建设。具体地说,首要任务就是确立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法人地位;从管理上来说,需要制定一个互利共赢的治理体系;在运行方面,无论是产业学院还是高职院校,都应该确立一个不可撼动又相互制约的行政关系;同时国家还应出台关于融资、转让、交易与清算等资金方面的规范细则;另外国家还应给予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企业酌情减税免税的政策支持;还应该适当加大对高职院校项目经费补助的力度,进而保障产业学院的建设规范、有序开展。

(二)统筹行业发展

关于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问题,政府理应大力改变支持方式,使之成为最优辅助,帮助相关企业降低在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投资成本,尽最大力量完善产业学院与企业的平台建设,并有义务监管建设的全过程,确保任何一方的利益不受侵害。与此同时,公共服务部门也应在政府的推动下加强自己的职能作用,为申请建设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和企业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确保申请流程简洁高效,为相关企业和学校提供方便,发动一切力量向混合所有制的产业学院建设提供政策技术与资金的支持。

同时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因为双方沟通不足、供求分配不均从而导致企业在产业学院的参与中投入承受范围之外的资金问题:就这一情况第三方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它可以为学校和企业双方提供信息共享的服务,企业及时发布的人才信息被学校采纳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人才,学校的学生类型也可以有助于企业进行人员配置提早做准备;培养一批适用于产业学院的实践型优秀教师,制定一套全新的培训与考核制度,让产业学院的教师培育更具针对性;积极组织学生技能考核活动,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双证书”的福利建设。

(三)规范校企合作

作为优秀人才供给双方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必须合作对人才培养形式进行创新改革,选择一套最节约成本的校企合作方法,让学校与企业互相监管,共同治理,推进全新的互利的产业学院建设。

(1)促进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培育,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批适用于校企合作的优秀教师;鼓励他们参加国家培养、省级培养等政府公益性项目,也可以在企业中选取高质量人才进行专业的培训或者以海外助学等方式来发展一批既可管理又能教学还会科研的全面教师。选派一些对校企合作兴趣浓厚的骨干教师直接加入企业管理,让他们熟悉企业运营模式,感同身受的融入其中;同时派遣企业中的优秀员工加入产业学院的教师队伍当中。

(2)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构建“三层”课程体系。第一,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立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在产业学院专业群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中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现专业群优质教学资源校内开放、校企共享。第二,进行“三层”课程体系建设。利用产业学院各专业群所包含的专业的共性,底层设置平台课程,中层设置专业课程,高层设置互选课程。第三,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推广与应用。建立健全产业学院一线教师应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教学的机制,迎接“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探索建设课程互联网教学平台,进行在线课程建设,实现移动信息化专业教学,互联网教学平台应该具备课程辅教辅学、学习过程跟踪、最新资源推送、教学互动、学习评价、作品展示等功能。

(3)在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中,企业与学校应该共同参与治理,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资金投入。产业学院是学校与企业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共同治理的具体措施就要求产业学院具备一定的行政权,以企业为标杆实行学院院长负责制,各项决策由校企共建董事会表决决定、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参与治理,教师与员工互相评价,产业学院的课程制定要依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加持与校企配合,最终构建一个共同体模式的产业学院。

(四)减少人才流失

(1)成立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协调创新创业工作。产业学院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成立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创业导师,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建设创新教学与研究团队,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加科学研究,鼓励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兴趣小组。

(2)整合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程。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提高学生社会认知水平,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门及行业企业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以产业学院内部的创业孵化器为依托,以校内创业孵化器为依托,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建公司。学生在产业学院内不仅学习到理论知识,还进行了创业实践,为将来自身创业奠定了基础。

四、结论

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是高职学院进行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探索。产业学院的发展壮大,能有效提升高职类学生的专业技能、扩大就业领域,提高就业质量;同时,科研成果转化和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将助力企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提升产业学院融入地方区域战略发展的能力。

猜你喜欢
校企学院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