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社区构建中的社会组织*——基于壹基金的案例分析

2022-01-01 09:4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唐钟昕许文文
区域治理 2021年44期
关键词:减灾韧性应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 唐钟昕,许文文

一、问题提出

随着全球进入高风险社会[1],各种危机灾害频发对社区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基层治理关口的社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社区的韧性也成为学者、政府所关注的问题,在我国提高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的背景下,治理重心下沉到基层,社区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权力和责任,如何利用好这些条件,去建设一个有韧性的社区,并最终从整体上推动国家韧性能力的提升以及风险危机治理能力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我国传统的社区建设普遍存在忽视社区韧性的情况,比如社区中缺乏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逃生线路以及消防通道形同虚设;社区工作者缺乏急救以及卫生常识;没有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总的来说,没有建立起一套基层的应急体制机制,以至于在危机事件发生时,缺乏应对的经验和技能,存在硬件和软件双重韧性不足的问题。社区作为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组成单元,社区韧性的缺乏也必然会影响国家的整体韧性,韧性的缺失使得居民的日常生活无法得到保障,从而缺乏安全感。

国内外都进行韧性社区建设的探索,硬件方面设置逃生线路、建设防灾减灾空间等;软件方面对居民开展安全教育,进行疏散防灾演练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韧性提升的措施均是从社区自身出发在社区内部加强社区的韧性,较少提及如何加强社区与外部的连接,如何借助社会外部的力量来助力社区韧性的提升,忽视了能够发挥较大作用的社会组织的参与。实际上,在韧性社区建设中,社会组织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我国的韧性社区建设中,较少见到社会组织的身影,但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部分社会组织加入了韧性社区的建设。透过本文的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到韧性社区的建设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二、韧性社区文献回顾

“韧性”一词最早由霍林提出,最初作为物理工程领域的专有名词,用来描述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之后恢复到原有的状态,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生态系统领域,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韧性概念被引入了人类社会生态系统。21世纪初,韧性概念又进一步被引入城市规划与管理领域[2],成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中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术界对韧性的研究也随着韧性概念应用领域的变迁经历了从工程学到生态学再到社会生态学的不断深化的演进历程[3]。

在建设韧性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了韧性社区的概念,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实践意义上来说,社区韧性是韧性在城市空间的典型代表[4],韧性社区研究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从整体上看,社区韧性的研究也经历了从工程韧性到生态韧性再到演进韧性的过发展程[5]。

在较早的韧性社区研究中,更注重社区面对危机时的稳定性,即在危机发生时,保持原有环境的状态,防止系统发生改变,从而抵抗外部干扰。这种强调稳定能力的韧性社区研究实际上就是一种工程学逻辑取向。在工程学逻辑取向的影响下,韧性社区建设更偏向于从社区硬件设施等方面提升社区的韧性。在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开发自然环境的背景下,人们开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韧性社区所侧重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社区在面对外来干扰和突发事件时形成新的平衡状态,而不是恢复到原有状态[6]。作为社会生态取向下的韧性社区建设开始关注社区内部韧性的提升。进入21世纪后,全球范围内各种灾害事件频发,高风险社会背景下韧性社区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此时的韧性社区研究更加强调社区作为具有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灵活性的主体能够在面对外部干扰时主动适应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韧性社区的研究侧重点不断发生改变,其概念内涵也更加全面。

如何评估一个社区的韧性,不同的学者构建了不同的评价体系[7]。卡特等学者提出了社区基线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BRIC) ,并将社区韧性细分为社会韧性、工程韧性等六个方面,借助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四十九个指标,进而计算出社区的韧性水平[8]。霍埃林等 (Joerin et al) 则通过利用GIS技术对印度遭受暴风和洪水危害的两个社区进行定量分析,而后根据实验数据构建了社区韧性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了经济、社会、制度、物理和自然环境等因素[9]。诺里斯的社区韧性模型 (Norris Community Resilience Model)则是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本充盈度这两个角度评估社区的适应能力[10]。虽然各评估体系有所不同,但主要的评估标准还是集中于社会、制度等软件方面以及物理、工程等硬件方面。

近几年国内学者也开始进行韧性社区的研究,刘佳燕等认为在城市面临诸多复杂化和多元化风险挑战的背景下,传统的城市应急管理模式暴露出较多的缺陷,应转向风险治理模式,而社区在此模式中的核心作用逐渐显现。社区的风险治理和韧性研究应结合起来考察,形成面向风险治理的社区韧性研究[11]。向铭等从韧性社区的相关概念、理论以及案例入手,梳理探讨其建设发展历程[12]。吴晓林等通过分析韧性社区物理层面的抗逆力、社会生态层面的恢复力以及社区成员的自治力三个方面推动构建中国本土的韧性社区体系[13]。彭翀等则从韧性的概念和内涵、社区韧性评估体系、社区韧性的提升策略以及社区韧性的国外研究成果等角度全面梳理了国外社区韧性的理论与实践进展成果[14],为我国的韧性社区建设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国外与国内的学者对于韧性社区研究的侧重方向不同,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从这些理论可知,一个有韧性的社区能够发挥的作用十分巨大,如何提升社区的韧性、如何评估社区的韧性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制度韧性、组织韧性、空间韧性、设施韧性、服务韧性、网络韧性六个维度来讨论韧性社区的构成。

三、构建韧性社区的六个维度

打造一个有韧性的社区,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入手,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韧性社区框架。通过阅读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综合各种韧性社区构建指标体系,本文将从硬件和软件两条路径下的制度韧性、组织韧性、空间韧性、设施韧性、服务韧性和网络韧性六个维度出发探讨韧性社区的构建,探究社会组织如何在这六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软件

韧性社区建设的软件部分体现为制度韧性、组织韧性、服务韧性和网络韧性。制度韧性指的是社区具备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自治体制,不断完善社区的应急治理体系,制定可行的应急治理预案,加强风险危机管理,从而提升社区的制度韧性水平。组织韧性指的是社区拥有稳定完善的组织结构,该组织机构由社区居民、政府以及社会组织等主体构成, 组织机构具备稳定能力、适应能力和行动力[15],标志着社区具备组织韧性,能够为制度韧性提供保障。服务韧性是指社区要丰富拓展服务要素,加强社区功能的开发,为居民提供种类齐全、配套完善的生活服务,提升社区服务韧性[16]。网络韧性是指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运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高社区应急治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17],构建“智慧社区”,推进“互联网+”与社区服务的深度融合[18],提升社区的网络韧性。

(二)硬件

韧性社区建设的硬件部分主要体现为空间韧性和设施韧性。空间韧性指的是社区空间环境的整体适应能力既能满足社区居民常态下的活动需求,也能适应灾害状态下的应急需求。设施韧性指社区内与灾害、危机相关的基础设施抵御风险、适应风险的能力。如能源设施、给排水设施、消防抗震设施、医疗设施等[19]。

四、研究设计

本文所进行的研究是一项个案研究,因此在进行案例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该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选择壹基金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的理由如下:(1)壹基金作为国内首家获得公募资格的民间社会组织,其在成立之初就备受关注;(2)壹基金参与多个地震重建项目,公开可查的资料翔实,项目成果明显。

本文中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二手资料的整理收集,包括从壹基金的官方网站、相关的媒体报道等渠道获得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研究壹基金在一些地区进行的灾后重建项目,探究其如何帮助当地社区提升韧性,如何与当地政府、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何发挥其作为社会组织的作用,项目最后取得了何种效果,在今后提升社区韧性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和运用。在这一案例中,可供探究的点有很多,丰富的资料也提供了深入探究的可能。

五、案例发现

(一)壹基金简介

壹基金是由李连杰先生创立于2007年4月的创新型社会组织,并在2010年12月成为首个获得公募资格的民间社会组织,目前壹基金主要参与的三大领域分别是灾害救助、儿童关怀与发展、公益支持与创新。其中灾害救助已经成为壹基金的核心业务领域。在自然灾害的灾前、灾中、灾后三个阶段分别开展防灾减灾、备灾救灾、安置重建三方面的工作[20],灾害救助这一业务领域由儿童平安计划、紧急救灾计划、温暖包计划、灾后重建计划共同构成。截至目前壹基金已经发起了三项灾后重建项目,分别是芦山重建项目、鲁甸重建项目、九寨重建项目。壹基金在2011年将灾害救助工作更加具体化,划分为灾前、灾时和灾后三个阶段,并且十分重视灾后建设韧性家园,这也是壹基金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当地应灾韧性不足的问题后进行了组织战略的调整。壹基金发现一些地区在发生地震灾害后明显无力应对,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壹基金联合各级政府、国内外从事灾后重建的专业人士和机构,迅速开展以减灾为核心的灾后重建工作,合理安置受灾群众,帮助当地群众平稳度过灾害期,提升当地社区的应灾韧性。

(二)壹基金参与韧性社区项目的具体内容

在壹基金参与援建的芦山项目中,援建了1座青少年与未来防灾体验馆、8所小学、17所幼儿园、20个避灾运动场、358套钢结构抗震农房,在115所学校设立减灾示范校园,在4个区县建立12个社区减灾中心,在67个社区开展安全家园项目。2019年,由UNDP(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壹基金和雅安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共同合作,启动雅安减灾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国家减灾委2019年11月26日确定芦山县成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之一,雅安韧性城市建设创新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21]。在鲁甸项目中,壹基金与鲁甸各级政府部门共援建了734户钢结构抗震农房、2所抗震减灾示范学校,在12个乡村社区和14所乡村学校分别开展了安全农家和减灾示范校园项目,该项目前期以硬件援建为主,后期以软件援建为主,让当地居民具备自救互救的能力,提升防灾减灾意识。主要措施包括开展风险排查、制定逃生路线、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制订三级应急预案、组建村民志愿者救援队、组织村民应急演练等活动。在九寨沟项目中,壹基金在九寨沟地震受灾地区持续开展壹基金温暖包、工匠培训、安全农家、减灾示范校园、灾后就业技能培训等灾后过渡安置和重建工作,增强当地群众及社区应对灾害的能力[22]。

壹基金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路径援建受灾地区,且前期以硬件援建为主,后期以软件援建为主,提升了受灾地区的韧性水平,以芦山项目为例,壹基金通过以下措施推动了当地韧性社区的建设:

1.制度为本,制订预案,提升制度韧性

制度韧性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壹基金联合不同机构、政府推动综合减灾项目的创新实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动韧性城市建设,促进灾害风险治理领域的信息、技术和知识共享。该项目得到国内相关部委指导以及雅安市委市政府和芦山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旨在推进韧性社区、韧性城市的构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借鉴性的综合减灾示范城市,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应急管理机制。

2.社区为本,多方协作,提升组织韧性

在援建项目中,壹基金与专业机构、人员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其他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当地居民、学生和老师成为主要参与者,形成了稳定完善的组织机构。该组织机构要素健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在实施过程中,以受益人为出发点,了解社区的实际需求,项目设计和实施与政府、学校、社区、农户共同协作,组建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针对性地解决社区所面临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区的组织韧性。

3.以人为本,关注需求,提升服务韧性

壹基金在援建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当地居民、儿童的迫切需求,为他们提供切实需要的服务。首先是提供各种培训服务,培训当地建筑工匠建设抗震农房,培训当地幼儿园的老师提升专业技能;其次是提供教育服务,实施壹乐园音乐教室和运动汇项目、减灾示范校园项目、开展安全教育,为当地的孩子提供多样的教育服务;最后是提供日常生活服务,包括在冬季开展儿童温暖包行动、实施净水计划以及建设太阳能浴室等保障居民和儿童日常生活的各项措施,这些服务提高了当地社区居民和儿童的生活质量,提升了社区的服务韧性。

4.预防为本,着眼未来,提升网络韧性

在壹基金的支持下,2018年5月12日成都青少年与未来防灾体验馆正式落成,该体验馆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及声、光、电手段,应用IPAD和RFID技术,辅助专业课程支持,真实再现了地震灾后教室、家庭和街区受灾场景。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帮助青少年认识自然灾害,提高面对灾害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掌握生存能力,以便未来危急时刻能够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23]。壹基金通过信息技术向社会提供了更具现代化的防灾减灾教育,增强了当地的网络韧性。

5.安全为本,多功能建设,提升空间韧性

在灾后重建阶段,壹基金的工作以减灾为核心,创建韧性家园。韧性家园是壹基金在芦山灾后地区创新和实践的灾后重建新模式,让居民及其生活的环境具备应对灾害的能力及灾害发生后快速恢复的能力。韧性家园的目标是让居民更加“安全”和“安心”,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安全的家、安全的社区、安全的学校、安全的未来[24]。打造“安全的家”主要是建设钢结构抗震农房,该农房抗震性好,建设周期短,成本适宜。打造“安全的社区”则是实施社区减灾中心项目,开展社区避难场所建设。该项目是在社区建立灾害指挥中心、备灾中心、减灾教育中心以及应急避难场所。打造“安全的学校”即壹基金邀请有震后校园重建经验的设计师团队进行学校的规划设计,在灾区援建抗震减灾示范学校和乡村幼儿园,建设减灾运动场。通过上述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实施,围绕“安全”二字,建设社区公共减灾空间,充分提升社区的空间韧性。

6.完善为本,配备齐全,提升设施韧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地社区应急防灾的韧性,除援建农房和学校之外,壹基金还资助社区购买应急发电机,为援建幼儿园配备设施设备,提供应急逃生消防物资以及医疗设施,目的是为社区配备完善的应急设施,解决原有设施缺乏或老旧的问题,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满足不同的应急需要,提供更多类型的设施,提升社区的设施韧性。

总的来说,在壹基金参与的三个项目中,通过推动韧性城市建设项目和综合减灾项目、提供各种服务、援建抗震农房和学校以及积极联合多方力量和机构,从软件和硬件两条路径出发全方位提升了当地社区的韧性,极大地发挥了壹基金作为社会组织的作用,并和政府、企业等主体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关系。

六、韧性社区构建中的社会组织的作用路径

构建常态化韧性社区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协作参与,社会组织也必将成为参与韧性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为了更好地推动韧性社区的建设,社会组织应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拓展服务思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25],沿着硬件和软件两条作用路径助力韧性社区的建设。

(一)硬件提供

社会组织可充分利用合作伙伴以及相关的社会资源,在社区的物质空间、设备设施上加大投入,为社区建设足够的公共减灾空间,设计应急逃生路线等。在本文的案例中,壹基金就通过为当地建设抗震农房、减灾示范校园,打造社区减灾中心,提供社区所需要的各种应急设施等行动推动当地社区韧性的提升。该作用路径下,壹基金发挥了联系各方的纽带作用,与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同时也较好地减少了工程外包给企业可能产生的问题,获得了当地居民的信任。

(二)软件支持

社会组织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利用本身已经拥有的资源,招募专业人才,加强应急培训和安全知识普及。在上述案例中,壹基金通过对当地居民、建筑工匠、教师、学生进行培训,在学校开展应急演练等活动,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应急安全知识,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并成立了社区志愿救援队,邀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培训,帮助队员掌握更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

在这一作用路径下,壹基金较好地发挥了专业优势,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推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体现了社会组织的强大功能,与政府、企业等主体形成良好的合作互补关系。

综上所述,在韧性社区的建设中,社会组织可从硬件和软件两条路径来发挥作用。既能发挥自身优势也能整合不同资源。推动建设韧性社区,具备多种功能的社会组织的参与必不可少。

七、结论和展望

在韧性社区的构建中,壹基金作为社会组织不论是从硬件的提供还是从软件的支持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韧性社区的建设在我国应急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谁来建设以及如何建设都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壹基金的实践为此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范例。

在我国韧性社区的建设中,要积极推动社会组织的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最为根本的是,政府要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继续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实现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只有培育出具有优良品质的社会组织,才能助力韧性社区的建设获得良好效果。同时,社会组织自身也要不断提升专业化程度,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和功能。

构建多元主体共参共建的网状格局十分重要,韧性社区的建设不仅需要社会组织的参与,也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其他主体的共同参与。不同主体分工合作、共享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政社合力,共同助力韧性社区的建设。

最后,韧性社区的建设需要政府更加重视,加快推进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将推动韧性社区建设的措施落到实处,实现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将韧性社区的建设融入国家应急管理、基层治理的大框架中,增强居民在社区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社区。

猜你喜欢
减灾韧性应急
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