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 马颖怡,刘冬
高等院校具有发展历程久、学科门类全、创新人才多、国际化程度高、前沿思维活跃、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等特点优势,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肩负着前沿的新兴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国家重点行业领域前沿创新技术的重要策源地之一,鼓励引导高等院校的优势成果力量参与重点行业领域创新建设将对我国实现科技战略力量“弯道超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不可否认在诸多重点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方面,美欧国家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论是国家战略层面的紧密布局还是卓越的技术研发机构和认知学科各类实验室都为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并使美国取得了一大批瞩目的研究成果。2016年起,我国在《“十三五”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中开始强调颠覆性创新高新技术对于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国际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意义[1]。
而高等院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综合交汇点,基于学科、人才、科研的运行特点,与科研院所、产业部门和地方研究机构相比有着独特的前沿尖端技术科技优势[2]。
(1)高等院校以其学术开放优势,汇集着一大批前沿创新人才,依托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说高等院校始终紧跟重点行业领域的前沿发展研究,对重点行业领域前沿科学研究动态有着极高的敏感度。
(2)高等院校的多学科交叉优势和基础理论研究优势为其全方位服务于重点行业领域科技创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特别是“十三五”以来,高等院校围绕国家重点需求领域,依托其学科建设平台开展了大量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研究,逐步实现高校优势成果与国家高新技术创新资源的对接。
(3)高等院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具有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近800名两院院士、近3500位“千人计划”创新人才等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都引领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此外近200万研究生参与高等院校的研究工作为其创新研究开拓了思路,使的高校创新火花的产出更为频繁[3]。从实际问题的解决来看,高校学科多、人才全、思路新等优势使其不仅能协同多个领域部门开展联合攻关,更能向纵深开展关键问题研究和攻关。
从另一角度看,由于高等院校在学科、人才、科研与国内主流科研院所等机构的运行模式和特点有较大差异,这也较大程度造成了高校参与重点行业领域的重重挑战,导致高校本应擅长的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领域难以完全、高效、及时地转化为重要科技创新生产力。
(1)高等院校的自由发展的科研氛围、文化与国家长期形成的严谨复杂的科研环境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使得广大高校科研人员对国家部分重点行业领域的科研的模式、过程和管理流程认识欠缺[4],而现行大部分高校的评价体系无法等量成果认定的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等院校参与重点行业领域的认同感和积极性。
(2)高等院校从事高新技术领域研究的老师多偏重于兴趣导向,缺少对国家相关需求和应用场景的了解;特别是其交流沟通渠道较之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和工业部门较少,对于应用背景的掌握不够全面和直接,其研究方向与需求的不匹配导致高等院校参与竞争力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高校老师参与积极性。部分注重国际化交流的高校老师对于是否参与重点关注领域科研仍存在疑虑。
(3)由于高等院校在重点行业领域的科研体量较小,从高校投入产出比例分析层面来看,多数高校不足以投入足够精力组织引导学校优势科研力量参与国家重点行业领域研究,与相关科技主管部门与实体缺乏沟通与了解[4],组织层面信息和交流渠道的限制导致高校相关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无法深入及成体系的展开。
(4)由于行业壁垒和现行科研资源分配机制的局限性,往往造成了当前工业部门、科研院所、民营企业等各部分定位不清晰的情况,如在基础研究领域项目常规申报途径中经常出现工业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竞争的现象,导致高校青年科研人员无法将他们在基础研究创新工作中取得的优势发挥到重点行业领域需求和储备中去。
基于高等院校自由开放的科研氛围和兴趣导向为主的科研人员队伍的特点,开展以重点行业指导部门为核心、面向高等院校的“创新赛事”形式的科研项目遴选机制成为引导推动高校前沿创新力量参与国家重点行业领域研究的有效途径之一。
有别于常规创新赛事的组织,面向高等院校开展的基于“重点行业领域创新项目遴选需求”的创新赛事需要更为复杂和多元的组织模式,参与对象包括国家层面指导单位、行业领域专家及重点单位和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及管理部门等。主要组织模式包括以下几大要点。
(1)由国家层面行业指导部门组织赛事宣贯指导会议,邀请国内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领导与专家为广大师生介绍国家科技需求,从专业角度解析赛事主题,使高等院校相关领域创新成果更具需求牵引性。
(2)在赛事主办单位统一指导下,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充分发挥的组织作用和能力,在领域背景、重大意义和科研流程等方面加大对于高校内青年科研骨干和优势力量的宣贯力度,通过定点交流、人才论坛、学术交流会议等形式进行重点宣贯。在学校层面设立校内引导奖励政策、开拓科研绿色渠道等措施构建赛事参与的保障机制。
(3)通过赛事主办单位搭建高校科研骨干与国内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单位的交流平台,建立高校科研骨干与重点行业领域的对接桥梁,将高校在相关领域的前沿基础优势和国家重点行业领域需求牵引优势相结合,鼓励高校与重点行业领域单位联合完成需求牵引下的创新技术研究。
(4)对于参赛项目设立导师跟踪指导制度,专家依据长期从事重点行业科研工作的经验和需求敏感度对青年科研骨干进行指导,在参赛项目深化论证中加强行业专家的参与度,构建行业中坚力量与青年创新人才的交流机制。
(5)创新赛事组织模式多元化、高自由度。参赛主题不设置具体指南,只设领域性的方向指引;赛事过程中参赛项目论证不设具体技术途径,宽容失败,鼓励高校师生的积极探索和尝试;参赛面向对象不限制申报人的学历、职称和学术头衔,讲师甚至是研究生均可以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经费论证体量完全以创新程度、重要意义和系统级别为考量要素。
(6)对参与创新赛事的优秀原创性技术设立多维度项目支持机制。发挥行业指导部门背书的创新赛事品牌优势,在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则下吸纳多维度、多渠道的项目支持来源,将高等院校优秀创新创意更全面地转化为国家各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成果。
以“创新赛事”形式开展的项目遴选摆脱了传统项目申报的定向发布、指南局限、经费限制与信息不畅等问题,为高等院校前沿创新领域优势科研成果参与国家重点行业领域研究提供了一条直接、有效的途径,也为高等院校科研人员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高新技术项目遴选“直通车”,搭建了施展才能、科技报国的“新舞台”。
(1)在高等院校以“创新赛事”形式开展的项目遴选机制是对现行传统项目申报形式的有力高效补充。一方面,创新赛事自由、开放、包容的特点高度符合高等院校本身特质,对高等院校参与重点行业领域研究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创新赛事的项目征集形式相较于传统项目申报,降低了项目申报门槛和限制,“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提出的原创性思想具备创新性,通过了原理验证、项目可行性考察以及具备潜在应用前景的均可有机会得以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高等院校前瞻性、创新性基础研究的吸纳度。
(2)高校管理部门引导和协同组织的创新赛事不仅在高校内充分构建鼓励创新的环境,营造崇尚创新的氛围,激发高校青年科研人员参与国家重点行业领域工作的热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青年科研人员参与的定位准确度和需求把握度,提高了创新赛事遴选项目的质量要求。通过“创新赛事”的组织能够在高等院校高效高质量地遴选出具有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的项目方案,挖掘一批极具创意的科技幻想、科技预见、科技创意和趋势预判,发现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青年科研人才和交叉团队。这不仅仅对于高等院校自身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团队等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为国家重点行业领域源源不断地输送创新活力和基础研究支撑,支撑重点行业领域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探索研究。
(3)国家层面指导单位参与的创新赛事为获奖科研人员带来的是官方荣誉感和认同感,这对高校科研人员参与国家重点行业领域科技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主要面向高等院校开展的优秀项目遴选,也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高校基于自身特点的竞争劣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部分因行业壁垒、丧失知识产权共享权而处于弱势的高校科研人员的顾虑,极大程度地鼓舞科研人员的参与重点行业领域工作的积极性。
(4)国内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单位的参与一方面对参赛项目创新性、可行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全面把关,使高校参与重点行业领域科技创新的质量做出有效保证,另一方面在沟通指导过程中逐步提升青年科研人员科研技能,也有效地影响引导青年科研骨干建立投身国家重点行业领域的职业规划,对重点行业科研项目的长效转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5)大规模创新赛事形成的品牌优势有效地对高等院校基础研究优势与创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广泛宣传,为高等院校青年科研人员参与重点行业领域工作打开“知名度”,促使原本“求而无门”青年科研人员获得与重点行业领域单位对话的重要渠道,从而吸引更多在世界前沿领域开展研究的高校科研人员投入到国家重点行业领域中。同时,创新赛事的组织推进也为高等院校与重点行业领域单位间搭建了一座高效沟通对接的桥梁,让身处“象牙塔”专心学术研究而不了解行业重点领域发展的高校师生能够对行业背景和环境有更为直观、深刻的认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等院校优秀人才向国家重点行业领域倾斜。
以创新赛事形式推动高等院校参与国家重点行业领域创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多部门结合高等院校和重点行业领域研究特点,协同探索出的科技自主创新组织模式的新机制。通过创新赛事的组织,不仅高效地从源头挖掘具有现实或潜在应用价值的真正具有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的创新创意,为国家重点行业发现并培养青年创新人才,也为高等院校参与国家科技体制创新建设探索出一条新途径,有效将高等院校创新优势快速转化为国家重点行业领域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