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市鄯善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纪翔
截至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城市景观规划工作正在全面落实当中,各种新型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工艺被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全面增强,通过打造数字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有效节约资源成本,而且还能够全面提高管理效率。在现代化的网络和通信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园林绿化工程在现代化城市规划方案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为此,如何能够在不额外增加成本支出的前提下高效率完成园林绿化管理任务,为城市居民打造出宜居的生态环境,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简单一些解释,数字园林所指的是信息化园林,通过打造数字化园林工程项目,不仅可以帮助建设团队实时获取丰富的自然信息、社会信息以及管理信息,同时还能够确保园林规划、建设以及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数字园林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在随之增加,从基本的信息数据获取,到后续的数据库建成与养护管理,均可以实现一体化操作。相比较来看,数字园林工程项目的主要功能包括如下几点:卫星遥感影像提取、绿地资源信息分类、资源更新与维护、空间查询与统计等等,以此来为绿地规划的监管工作提供可靠的辅助依据。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任务的持续推进,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规模与复杂度也在随之增加。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不仅仅要保证生态环境效益,同时也要进一步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健身以及娱乐功能。为此,城市园林的绿化管理,除去基本的工作内容以外,同时还要兼顾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以及与广大市民群众的沟通交流,整合多方资源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功能。为了能够调整传统的园林绿化管理模式,则必须要使其朝向先进化、信息化的方向所发展。不难看出,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是城市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必经之路。
目前,信息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现代化城市的各项管理环节中,园林工程的绿化管理同样也不例外。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整合相关的信息数据资料,一体化完成资料统计、存储、分析以及共享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只需要登入信息系统,输入关键词即可精准获取目标信息。而广大人民群众同样能够做到足不出户,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数据,使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且高效,促进整个行业朝向信息化、专业化、便捷化的方向所前进。其次,在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各个地方上的园林管理部门还可以在官方网站中举办各项集体活动,并将园林绿化工程最新的活动项目与建设动态发布至网站中。此外,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或微博等形式来与市民群众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于工程项目所提出的想法和建议,集中处理市民的实际诉求,提高满意度。
数字化管理不只是将信息数据整合到一起,并对其进行电子化处理,而是需要利用信息数据来展开深层次分析,为后续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从事建设管理信息化示范导则》中明确指出,数字化管理体系应当包括数字化办公网站系统、信息交换以及数据管理等多项功能,同时还需要根据城市中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细化管理系统内容。针对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得出符合工程实际的量化指标,以此来为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开展提供辅助支持。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影像图的获取速度也在随之提高。这就意味着,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体系各项功能也会逐步完善,使得信息数据的处理速度达到新的高度。总结来看,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数字化管理体系中,传统模式下的纸质办公方式被代替,管理人员的数量也得到了适当缩减。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来替代传统模式下的行政管理方案,使得信息资源的获取、整合以及分析速度得以明显提高。其中包括行业信息、企业结构、业务审批、人员管理、信息公示、园区介绍等多项内容。让广大市民群众也可以通过登录网站或微信公众号来随时获取相关信息,全面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的同时发挥出舆论监督作用。相比较来看,数字化办公模式还可以大幅度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无纸化办公也能够节约宝贵资源,更加有利于生态环保目标的顺利达成。
其次,在传统的园林绿化管理体系中,管理人员过于依赖以往的管理经验,并且大量的人工操作也十分容易出现违规和失误。而在数字化管理体系中,各项管理决策的制定会依据信息数据,同时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来提前给出评测结果,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提前预判,以此来精准化调整决策方案中的相关内容。例如城市园林工程项目中的植物种类选择、苗木养护管理、苗木补植投入标准等等,从根本上杜绝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支出。
最后,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园林绿化设施的动态维护情况。帮助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隐患,给出相关整改方案后利用信息平台来传达工作指令,全面提高决策信息的准确率和执行效率。
如果想要尽快摆脱传统模式下园林绿化管理体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则必须要明确制定出数字化系统的建设目标。相关部门需要明确统一化的数字标准,将数字化系统全面融入到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环节中。在上文中有所提及,数字化系统的打造并非朝夕之事,而是要根据不同城市中园林绿化工程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合理设计。其中,数字化系统需要着重凸显出共享性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各个管理环节中,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同时,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水平。首先,在制定出明确的数字化建设标准后,技术人员要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所有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来保证数字化管理各项功能。其中应包括数据查询、信息浏览、日志管理以及组织管理等等。从细节入手来进行功能完善,确保运行制度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检验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能够完全满足市民群众的使用需求。其次,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所制定的要求标准,逐一分析数字化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内容,确保准确无误后,在其中加入带有地域性色彩管理模块。让数字化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同时开发名片效应,以此来为相关工作部门的应用设置参考典范。
数据库是确保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因此务必要优先选择高分辨率图像作为构建基础。技术人员应当将其中的信息数据进行合理分类,以此来为后期的高效率应用做好铺垫。首先,将采集到的所有信息数据录入到数据库中。其中,空间信息与业务信息的应用频率较高,前者主要包括目标城市区域内的绿化覆盖面积;而后者则主要包括园林绿化工程的项目建设信息以及各个环节的管理信息。其次,需要对已经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根据整个园林绿地工程项目的开展情况,对信息数据内容进行及时补录或修改,以此来保证数据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
近年来,数字化管理体系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现代城市的园林绿化工程中,但由于数字化管理并不是对信息数据进行单纯意义上的电子化处理,而是要根据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要求来展开多元化的数据分析。因此在新旧管理模式的交替和融合之际,务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加大数字化管理力度。
首先,要基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先进技术。近年来,航天技术的蓬勃发展在无形当中推动着GIS、GPS以及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数字化管理体系中,同样也可以利用高精度的重视数字化影像图来展开数据分析,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测量的方式来核对图纸信息的精准度,做到万无一失。
其次,管理人员要尽快调整管理观念和工作习惯,逐步摆脱传统纸质形式的办公方法,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信息技术,尽快习惯数字化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功能。此外,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数字化管理体系的使用方法,让他们可以在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中实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数据。通过此种方式,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出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最后,在日后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还应当逐步摆脱经验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在绿地项目的建设初期,需要合理利用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来进行公园规模确定、植物种类选择、树苗种植方案调整等等。此外,建设单位也要在城市园林工程的附近安装足够数量的监控装备,利用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实时监控功能来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同时根据监控分析结果来对后续的养护管理方案作出适当调整,为不同的植物种类制定出精准的养护管理计划,推动现代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任务的持续推进。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脚步不会停止,科技水平同样也会随之提高。为了能够打造出更加舒适的城市居住环境,需要整合多方力量来构建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体系。地方政府应发挥出自身的监管作用,进一步提高数字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地位,督促相关部门和企业合理利用数字化管理手段,积极调整传统绿化管理模式中人工化高和低效率的尴尬局面,促进城市文明建设任务的高效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