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依尔 李鲁华 王俊刚 张 伟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3)
农业气象学是非农业气象专业的农学、种子工程、植物保护、园艺、设施农业、林学、园林和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理论、实验和实习的三个教学环节,同学们系统性的掌握农业气象理论和实践知识,农业气象业务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农业气象业务是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辅助,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服务内容,具备一定的研究、分析能力,为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农业气象学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新农科、智慧农业的发展、新的教学大纲以及农业气象学课程众多的抽象的概念、乏味枯燥的内容、复杂的仪器设备工作原理、构造特点、规范的安装和观测农业气象要素的要求、不当的使用和操作对仪器设备的损害等增加了农业气象学教学难度,倒逼我们不断的改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条件,教学条件的改善又要求完善教学大纲。为适应新的教学改革和培养方案目标要求,结合我院农业气象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教育部组织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性评估,为改善教学条件提供了契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实习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新农科、智慧农业发展理念引领着学校各学科的发展,各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的调整。根据专业设置情况,我们重新制定了农业气象学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在课程总学时减少、课程内容增加和人才培养要求提高的情况下,我们调整和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调整和充实课程内容,及时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动态,使讲授内容能体现现代农业气象学科技发展新水平,使全国统编教材使用和地方特色内容紧密结合,提现农业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为农业政策的指定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提供服务,实现农业气象服务能够为农业生产给予有利的技术支持。我们尽力做到全面系统、结构严谨、重点突出、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分析问题深入浅出,使该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系统性和针对性。
高校教研室作为本科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最基层的教学单位,承担着全面负责实施教学环节,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顺应时代要求推动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等职责。课程组教师要想讲好农业气象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研室主任要发挥好上传下达以及教研室是开展组织学习、教学研究、集体备课、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等作用。首先组织学习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相关的各类教育教学文件精神、课程思政要求、课程建设要求等,让课程组了解教师对课程教育教学新要求新变化情况、统一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重要性的认识,这对课程组教师重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非常关键;第二组织课程组教师认真研究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情况,共同研究教学大纲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能够符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三要制定通用的教学日历和教案,同时指出结合各专业可以拓展的内容、范围等;第四检查课程组教师课前教学材料的准备情况,重点检查讲稿、制作的幻灯片、准备的视频资料等辅助材料,目的是督促课程组教师补齐完善教材材料、进行认真的备课,因为课前准备情况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课前准备是指对上课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活动的事先安排和筹划。课前准备情况会影响到上课的效率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做好课前准备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领会最新的教育教学相关的文件精神、写好讲稿、教案、教历、制作好多媒体幻灯片,收集相关的视频资料,尤其是备课非常重要。我们规定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提前准备教学材料、完成备课,认真备课、善于备课,是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要高度重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抓好课前准备和备课环节,要做到概念定义准确,内容清楚易懂,重点难点突出,事例准确恰当,教案的每页上写明了每堂课的重点、难点、新补充的内容、事例说明等。实践证明,只有下功夫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运用自如。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师的基本功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包括穿着打扮、表情和肢体语言的配合、口才、表达能力、教学能容的理解程度、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水平、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互动能力、讲课声音的大小、讲课语言的清晰度、教学难点的解释能力、提问技巧、表扬和批评技巧、亲和力、板书和情绪等。通过教研室的教研活动、组织开展公开课、讲课比赛、不同的教师和课程的听课,帮助课程组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基本功。针对性的不断提醒课程组教师穿着打扮和表情的要求,要求课程组教师穿着打扮一定要得体,服饰要整洁、文雅、大方、美观;进课表情要有真诚的微笑;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丰富的表情,讲课声音该提高时要洪亮、要压低就要压低。
农业气象学课程讲课内容概念抽象、容易混淆。要求课程组教师首先要理解吃透课程全部的概念,讲每一个概念、知识点的时候,要穿插讲一讲类似或雷同概念,指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不同之处,是课程组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也是讲好农业气象学教学的基础,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成败。如在讲绪论时“气象”与“大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讲到大气水平结构时“气团”与“锋”是两个概念;在讲到农业气象灾害时,“冷害”与“冻害”有区别;在讲到天气与气候时,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概念清楚,学生在学习时,才能做到准确理解,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农业气象学所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信息量大、抽象的知识很多,我院各专业学生虽然学习了生物学、物理学和数学等课程,但没有学过天气学和气候学等课程,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一问题,要求课程组教师课堂讲授必须学会将相关的挂图、模型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始讲气象要素时,首先将太阳高度角、可照时间、太阳方位角的基本概念、公式与实例计算紧密结合的讲解,使学生对太阳与气象要素、太阳与地球、地球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有较笼统、但较清晰的认识,为后面讲的内容打下较好的基础。然后再讲昼夜的交替和四季的形成、空气流动和风的产生原因、气团活动和天气过程、大气环流和水热的输送、气候形成和农业气候资源的表征与合理利用等。这种教学模式,解决了课程内容的分块性和不连贯性,形成完整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阵地。课堂上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唤起学生对知识探求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将下次课讲授的部分内容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翻阅有关参考资料,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去思考。讲课做到由易到难、由个别到一般,讲述难点,突出重点,力求每节课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深度和广度适中,在课堂上特别注意学生的听课情绪和课堂气氛的调整,把握住讲课的节奏,并特别重视对基本概念和理论本质特征的揭示,以及联系实际的论证使学生对每堂课充分理解,事例贯通。
实验课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实验课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实验条件,更依赖于实验课的组织安排和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规范化教学,经多方努力,重新组建和建造了气象实验室、全自动气象要素综合观测场,购置了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较高水平且仪器设备的配置、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既能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实验和实习任务,又有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丰富实验内容、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为了适应新农科、智慧农业的引领和新时代新形势对人才培养新的需求,改善的农业气象学教育教学条件,对农业气象学课程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采取做好课前准备、不断提高教学基本功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进行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结果表明,课程组教师应对态度积极、措施得力,确保了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我们将继续改进力求农业气象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