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若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青岛 266033)
实验室的特点包括专业化、高水平、队伍精干、机制灵活等。配备有一流的研发设施,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人才,能够不断地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有力支撑。实验室的任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展开,以研究新兴技术为突破点,为未来可能的专业人才提供发展平台。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结合各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现状,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举例说明,高校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和研究装备存在陈旧落后的普遍现状,并且由于后期经费提供不足,高校实验室不能够进行合理的升级与改造,相关教师的团队整体的素质也有待提高,相关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漏洞,让实验室进一步发展存在了天然障碍。强化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直接关系到了高等院校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发生和发展。
目前的实验室发展有着相对的前景,但是仍然有着人为的隐患或者说可以精进的领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实验室的种类和功能越来越多,科研与教学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实验安全方面的关注度较少,对于实验安全知识的教授与教育也相对零散,与实验同时进行的安全知识的传输,并不能够让学生心里拉起一条警戒线,并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实验室安全评定方法和体系,以至于各种安全隐患时有发生,不仅对研究人员的身心造成了伤害,并且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并且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相对而言,可能存在不专业的不能够全面考虑实验问题的情况,这就导致了高校实验室在添置设备的时候并没有从实际实验需求的方面去考虑,去购买,更多的是形式主义地将实验商业化,不能够切身地考虑学生和老师等实验人员的利益。再者实验室目前是一种各自封闭,各自为战的资源,实验设备仅对实验室内部人员开放,仅对相关专业的学生与老师开放,不仅不向全校学生开放,更加不向社会人员开放,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大大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并且实验室的低效利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实验室存在的价值,也减少了实验室各自学术交流的可能,并不利于实验室在未来的交融发展,限制了高校实验室的更多发展可能。最终影响了实验教学真实效益的最大程度地发挥,影响了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提高,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需要不断地找出问题,并且尽我们所能去尝试解决问题。
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对各高校相关实验室方面的共性与个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目前我们发现了一些相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在这里,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实验室中心和主体不明确,实验室作为学生进行科研探索的场所,本应该基本由学生掌控研究主题和进度,老师只能作引导作用,而不是全盘灌输实验流程,让学生完全模仿,甚至于存在实验没做完,便就紧赶慢赶下一个实验或者实验尚未结束就草草结束课堂,一定程度上违背学生本位的理论,对学生的实验兴趣产生了打击,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利于长期或长远的科研发展。
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实验室建设与升级相对而言缺乏资金。由于高校自身属性的不同,文科院校,本就不侧重于实验与实践,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难免会有失偏颇,投入较少,造成了理科或工科专业学生在实验研究的方面,缺少资源和平台。同样对于理工科学校,由于目前科学研究的“形式主义”倾向,难免对真正的实验研究缺乏关注,不能够及时地更新实验设施,不能够正确地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
管理体制尚未规范,以至于在实验过程中,难以协调公共平台,不能满足每一个申请人的需求,并且由于师资队伍的不合理,高校的实验室管理缺乏专业性,对实验室资源不能做到很好的统筹安排,甚至说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导致实验室的利用率低。
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有待关注,除了实验室设施的老旧导致的安全问题,还有实验人员的基础常识的不留意,我们需要去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的管理与关注。
在高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实验室作为学习的基础设施而存在,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高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随着新时代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升级,建好实验室,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让学生主动去创新实践,甚至于去科研创新,长此以往,一个小小的实验室,改变的是一个学校的实验体系,不断地去优化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高校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社会上的声望,一个方面是在留住人才时的资格。前者,除了高校的整体水平,细化到实验室方面,就是科研能力,科研,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下,逐渐年轻化,目前的新鲜血液也可以提供一个新的科研思路,甚至一个完整的科研作品,而这一切极其需要高校的资源和平台提供,毕竟作为高校学生前期并没有一定的资本积累,其中,实验室作为研究进行的天然资源,一个好的实验室体系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进而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后者,实验室在留住人才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优势,当前师资队伍在高校水平衡量中占据了一定的评价比例,并且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人才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高校想要留住人才,就需要有留住人才的底气,而实验室作为高校的硬件设施,实验室的优劣,或许是科研性人才的选择指标。想要留住人才,就需要有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创造出宽松适合的科研环境,建设优秀的资源共享平台。
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的不平衡,我们更多的看到了高校实验室发展的可能性,尽管目前存在巨大缺口,但正因为缺口的存在,才让我们的快速补足,并不断发展有了新的可能性。目前发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验室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上的偏差、实验室安全问题的隐患、实验室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实验室资金和关注度投入过少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实际社会情况的考量,考虑到措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此提出了几个建议,希望可以给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向。
目前的实践教学的理念仍旧偏向于传统的教条模式和所谓的“形式主义”,并不能够真正地把着眼点放在科研水平的提高上,不能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但是,要创新,要突破,首先要从思维层面去考虑,去寻求思维层面的突破。思维观念的创新对实践行为的改革具有深远而持久的指导意义。实验室的实践教学理念首先要秉持着兴趣为起点的原则,对于大多数的高校学生而言,或许他们没有多高的实验水平,但是兴趣是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提高最好的老师,我们不能让学生提到实验室想到的就是无穷无尽的实验,而畏惧再次进入实验室。在实验室的课堂上,我们更多的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去尝试、去发现,而不是不断地灌输知识,强调按部就班地完成课堂的实验作业,尽可能地去保护好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层人员与科研人员的思想理念上的严重脱节。不可否认说,对于实验室的管理我们需要从商业角度来稍加考虑,但是不能仅仅考虑实验室的商业利益,更多的我们应该考虑专业实验人员的实际需求,来最大程度上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不能够完全实验现代实验室管理的需要,目前我们需要理顺管理人员的权责范围,保证任务与利益的高度统一,同时尽可能地提高管理层的运行效率,尽可能地去除所谓的繁文缛节,更好地让实验落实、高效。同时,对于实验室内部人员也要进行筛选,明确人才考核机制确保实验室水平的居高不下,注重奖惩的协调,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尽可能地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当前,或许因为高校实验室投入与产出不匹配的情况,在对实验室关注力度的方面一直有所欠缺,但是由于当下教育对于实践水平的重视,我们务必要加强对实验室的重视力度。避免实验室因为设备落后而导致研究受限的情况发生,尽可能地给到学生、老师一个优质的研究平台。
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那我们追本溯源,为什么会产生所谓的安全隐患,因为设备的老旧,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实验室的关注力度。二是,因为安全常识的不重视,大多数时候,安全常识一类的知识,老师只是一笔带过,便不再强调,学生也没有过多的重视。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高校学生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巩固,并且对于实验室要有定期检查更新的机制。
随着时代教学观念的更新,实践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而目前各高校实验室水平参差不齐,时代要求我们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面对新形势,学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要进一步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把实验室建成为教学、科研工作的有效保证体系,为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