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海 蛟,曹 晋 庭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离不开文化的力量”[1]。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有别于经济和政治领域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指引方向、凝聚人心、维持秩序等功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意义更加广泛而深刻。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文化建设的光辉历程,总结其宝贵经验,能够为新时代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担负起推动中国文化建设的责任与使命,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建设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曲折发展、丰富创新和深化完善等不同阶段,并取得了辉煌成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形势和革命实践的需要出发,积极探索符合民族特质的文化建设。
第一,主张文化应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文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特征。“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从“文化救国”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的文化出路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他们批判旧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文化,倡导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观,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一大”通过的决议中就涉及关于宣传工作的内容,要求各级党组织以书籍、报纸、标语、口号等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进一步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借鉴列宁“文化教育是阶级教育”的观点,明确文化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观点,认为文化建设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第二,提出并明确文化统一战线理论。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早在古田会议时,毛泽东便指出:“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的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2]702,酝酿提出建立文化统一战线的问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先进文化旗帜,提出“抗日文艺”的概念,强调文化统一战线“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毛泽东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讲:“现在我们不但要武的,我们也要文的了,我们要文武双全”[3]。先文后武,有文有武,通过“文”以说服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强调文化建设同武装斗争具有同等重要性,既要重视“武的”军事斗争,又要重视“文的”组织支撑,主张文化的统一战线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阐发与丰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和实际需要,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毛泽东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2]706。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初步回答了新民主主义文化领导权、文化性质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是劳苦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发展着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解放战争时期,根据革命任务和中心工作变化的需要,党的文化建设思想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毛泽东指出:“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4],在之前论断基础之上加了“人民”,突出强调文化运动应该进一步同人民群众结合起来,进一步实现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三大”改造的完成以及社会主义探索的推进,党领导下的文化建设也在曲折中发展。
第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曾宣告:“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性方向,这一时期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成立著作编译局翻译出版马恩著作、撰写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文章、教育引导知识分子与广大干部等,另外还明确提出了“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基本方针,促进电影戏剧事业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
第二,探索性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针对不同派别、不同风格、不同种类文化艺术自由发展和争论的问题,经过不断探索,党在如何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上逐步形成了如下经验:一是明确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毛泽东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6],该方针不仅是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对于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确立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原则。党在这一时期提出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凡是有益的,都要学习而为我所用,对于澄清文化思想争论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提出尊重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思想。在这一时期,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周恩来明确提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概念,毛泽东也提出同时推进物质经济和精神文化建设,他将文化与经济相提并论,多次谈及“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等。
第三,改造旧有文化教育事业。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7]。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建设一个新世界”,需要新文化以保障新政治和新经济建设。在这一阶段,一方面,党提出了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科学论断,以“学习教育”和“批判教育”两种方式帮助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并对知识分子与广大干部进行思想文化改造,以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另一方面,进行文化批判,改造旧有文化教育事业,同时接办各类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培养一大批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师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在重点推进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同时加强了文化建设,这一时期,针对党的中心工作以及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党的文化建设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首先,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党提出了“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针对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建设领域所出现的一些问题,邓小平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8]。这一时期,党还将先进文化建设与巩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紧密联系起来,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其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面对科技发展对知识性人才的强烈需求以及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为了提升综合国力和文化竞争力,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9]。针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江泽民又进一步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时期还推出许多重要举措,包括规划与部署精神文明建设、恢复坚持“双百”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成立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等。
最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也发生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元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以文化的力量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时代形势的前提下,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增强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国际话语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
首先,从加强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突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决定着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座谈会安排部署意识形态工作,他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极其重要,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0]193在此背景下,文化建设的作用更加凸显,被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其次,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加强文化建设的特色性。“软实力”是相较于“硬实力”而言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在文明、制度、媒体等方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是无数中华儿女的思想底色、信仰支柱、精神向往,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血脉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和带领人民凝练文化特色、阐释中国特色、增强文化话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再次,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角度增强文化建设的人民性。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就没有自己特殊利益,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习近平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1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鲜明地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1940年,毛泽东就总结到“当作国民文化的方针来说,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2]704。新中国成立后又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强调:“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13]。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与实践表明,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取得巨大成就,反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方向,遭遇不可想象的失误和挫折,进而给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灾难。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批判和创新中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向前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对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做出过回答:“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2]707~708。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坚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对文艺工作者指出:“在正确的创作思想的指导下,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1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直接提出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理论,习近平多次指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10]203。在创造性中转化和创新性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文化建设的成功路径。
文化工作是人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一定对象服务的工作,“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化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必须为工农兵群众服务。1980年《人民日报》更是直接指出:“离开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工作还有其他的目的吗?没有,这是我们唯一的目的。”[15]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方向,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致力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满意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古”“今”“中”“外”是党领导文化建设面临的又一问题,既要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当前与未来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与国外的关系,要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1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又创造性地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化建设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借鉴中超越,在继承中发展,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17]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文化吸收、继承、批判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尊重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借鉴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艺术上“百花齐放”和学术上“百家争鸣”这一“双百方针”自提出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就将其作为发展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极大激发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邓小平曾经指出:“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的思想就会简单化,就跟不上世事、社会的发展变化。”[1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历史从正反两面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双百方针”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才会繁荣兴盛,迸发活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文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宝贵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具有深刻启示。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文化建设方面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关系,用本土化、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毛泽东曾指出:“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毒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只能处在被统治的地位。”[19]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思想指南和根本保障。与此同时,文化具有多样性,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不等于排斥其他的思想文化,当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的知识架构和审美偏好等表现出多元性,在这种情况下更应处理好“一元”指导与“多元”结合。总之,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贯彻“双百”方针,又要提倡多样化,唱响主旋律,努力构建“一元”指导下的“多元”文化发展格局。
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社会意识,同时也反作用于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习近平曾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并指出文化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在全媒体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综合国力竞争的作用日趋凸显,并不完全是配角作用和从属功能,应该充分发挥文化自身的独立性、自觉性、能动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协调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联系日益密切,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世界文化”已经成为历史的可能,在此背景下,准确把握文化建设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也已成为文化建设必须直面的问题。文化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本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与包容世界文化多元并不一定绝对对立,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的网络中会不同程度受到制约,而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的优势有利于摆脱这种制约,发展出具有国家特色的先进文化,从而不会被先进的世界文化所淘汰。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文化运动中民族文化不断发展进步,“世界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并且进步了的“世界文化”还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各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当前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攀升,愈加需要讲好中国发展背后的“文化密码”,在多样性的全球文化体系内担当好中华文化的独特角色,凸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准确把握世界文化发展大势,准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关系,搭建全球文化传播交流平台,在保持文化民族性的同时,创造出一种既符合现代性又具有民族性、世界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不断探索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期待: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艺作品创作,引领人民精神需求,利用好信息网络的传播渠道,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不断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让人民享有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顺应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趋势,培育“文化+旅游”等新型文化生产经营业态,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和机制,提高文化产业的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总之,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不是割裂的,新时代要探索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驱动”的新发展格局。
古今中外文化既表现出优劣并在的特征,又具有相互借鉴融通的品质,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中,高度重视对不同文化的学习、继承、批判和创新。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文化多样性持续发展,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观念相互碰撞,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批判创新、与时俱进。总之,新时代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的文化建设方针,正确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与此同时,还要结合现代技术与受众特点进行创新创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化的表达形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