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敬 儒
(兰州文理学院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10)
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之后在2019年四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结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介绍了“双万计划”“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1]。其中的“新文科”建设,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跨学科建设[2]。
目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社会的快速迭代与发展对文科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文科教育必须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加快新文科建设对于培养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未来声音的传播者、中国理论的创新者、中国未来的开拓者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教育部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政策,不仅为众多传统文科的学科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更是为当前众多适应时代发展和变化而产生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跨专业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和思路指引。本文以当下热门的交叉学科——文化产业管理为例,结合甘肃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讨其人才培养途径,以期在十四五时期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号召下,为地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速调低,传统产业面临进一步压缩和转型。文化产业无污染、资源消耗少,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把文化理念渗透到传统产业的设计、生产、营销、品牌和经营管理环节,凭借独特的产业价值链、快速的成长方式及广泛的渗透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不仅成为全球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也构成我国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我国今后重要的发展产业[3]。文化产业对人才有着特殊的需要,相比较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文化产业管理无论是学科归属上还是行业需求上,都体现出自己的特殊性。
文化产业作为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产业,本身具有着融合性、交叉性的学科特点,按照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以下简称《国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两个专业分类,一个是管理类,一个是艺术类。纳入管理类,是因为文化产业管理涉及到产业经济学、文化消费、市场营销等传统工商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而另一个艺术类的分类,则是因为文化产业产品的精神属性,往往和工艺美术、音乐欣赏以及影视艺术等审美体验密不可分。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学科归属来说,与传统的、单一的学科分类有较大区别,属于典型的跨专业学科。融合性发展是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特点和特征。
文化产业本身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产业群体,文化产业人才包括创意和设计人才、生产制作技术人才和管理、经营人才等。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从文化资源的开掘、文化企业的创立和管理、到不同文化产品的设计与营销,一方面需要对产业涉及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还要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某个环节有所专长。这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既要懂经营会管理,还要有相当的文化艺术素养,能够发掘文化艺术的审美价值,并且随着文化产业与数字媒体技术的紧密结合,还需要对先进的科技知识有所掌握。显然,文化产业特殊的行业构成,需要复合型人才,传统的单一学科无法满足其要求。
我国在1992年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之后虽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但在理论研究方面还不能和传统的人文社会学科(如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相比,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业态,本身还处在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从过往的理论研究中汲取知识,还需要结合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实践中去培养和锻炼应用能力。
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有其特殊性,其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来完成。传统的单一的学科门类无法满足其人才培养需求,新文科建设打破传统单一学科限制,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的培养思路,才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正确导向。
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机制,加快国内“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数字文化为重点领域,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根据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实施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中的合作,积极利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推介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动漫游戏产业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发展。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3]。甘肃省拥有丰富多彩、数量庞大的优质文化产业资源,就文化资源类型来说,其中的文化旅游资源如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蜚声国际;演艺产业如《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知名舞剧;出版业方面有《读者》这样的品牌刊物,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如洮砚、保安腰刀、庆阳香包、酒泉夜光杯等,也展现了甘肃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甘肃省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在文化资源丰富的大背景下,甘肃省文化产业应主动作为、加快创新发展,在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发展,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甘肃省文化产业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努力发展,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比如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13”工程,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的区域发展战略,兴建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形成了文化+旅游的产业优势,但在文化产业和数字媒体科技的融合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当下受2020年初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影响,实体文化旅游业受到较大打击,线上的网络文化产业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机遇,甘肃省能否抓住这样的机遇完善文化产业布局,对今后甘肃省文化产业经济发展将产生较大的影响[4]。
从总体上说,拥有丰富文化资源,但甘肃省文化产业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无法与长三角地区发达省份相比,究其原因,除了甘肃省长期以来受制于自然环境所导致的经济发展缓慢、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文化产业在甘肃省缺乏活力,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专业人才的缺乏,以及背后的人才培养数量、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是否拥有充足的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是否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往往决定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5]。甘肃省许多文化资源尚未转化为市场资源,许多相对优势资源没有做大做强,与缺少优秀复合型专业人才有很大关系。目前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从外地引进,一个是本地培养。外地引进人才虽然是一条快捷的途径,但当前甘肃省文化产业本身发展缓慢,行业发展环境较难吸引和留住高级专业人才。因此,培养出甘肃本土自产的文化产业人才,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道。
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一般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已从业人员通过各种业内短期培训,提高行业能力素养,另一种就是通过高校进行专业的理论与实践培养。通过短期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员工能力的,需要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重视人力资源的提升,且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此付出相应资金,而因为文化产业本身人员更替流动速度较快,很多企业即使有相关想法,也会因成本等原因限制这方面的培训计划。
而通过高校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显示甘肃省的高校中,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学校有五所,其中一所是以文化产业下分的会展经济命名,还有一所则是设在旅游学院,明显是以文化旅游为主要培养方向,真正以文化产业设计、策划和经营管理为主要方向的只有三所二本类院校。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院校数量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文化产业是一个近年新兴的专业,一方面社会了解较少,导致学生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选择该专业的人数少,另一方面,作为新兴专业,院校在师资力量上也都存在明显短板,现有教师多是从其他相关或不相关的专业转来,对文化产业专业无论是理论深度上还是行业了解上,都存在不足之处。此外,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其外向型特点凸显了文化产业活动过程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出色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获得的最佳渠道就是实践教育,文化产业学科的实践性决定了在人才培养中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加强实践教育,而目前大多学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训条件都赶不上文化市场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这与文化企业的需求还存在着不小差距。学校和文化企业在“校企合作”的具体操作上也存在很多的困难,不同的利益诉求常常使得校企合作有始无终。
针对甘肃省文化产业人才现状,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各专业有望打通以往的专业壁垒,搭建跨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想要办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切实服务地方经济,需要从两个方面着力:
此前,我们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为了培养精通某一学科的专家型人才,强调分科,学科之间壁垒森严。“新文科”建设打破这种立足于单一学科的培养理念,建立跨学科的通识教育模式。在这样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高校需要转变思想,搭建学科融合的培养平台,但其前提必须是建立在继续将传统的文化、文学、艺术等文科专业的基础教育做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打好文科基础知识技能的前提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虽然在《国标》中属于管理类,但其学习研究的主体具有文化属性,无论是艺术还是文学,或者其他类别,都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审美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这需要建立在传统文科深入发展,人才培养扎实培养的基础上。
我国新文科建设理念提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传统学科局限性,使其对人们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复杂、融合的文化现象无法展开全面的理论研究并进而实践应用。文化产业涉及众多行业,发展快速且有较强的地域性,其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与当下、当地的文化市场紧密结合,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地方需要的产业人才。尤其是通过与市场接轨,通过实践和实训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结合甘肃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本研究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提出该专业建设的以下策略: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搭建。
1.构建跨学科培养模式
作为典型的跨学科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横跨管理类和文化艺术类,既往的专业体系如经济管理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或者历史文化学院都无法满足当下的人才培养需求,有的高校虽然专门成立了文化产业学院,但在师资和专业培养方面依然较难达到理想的配置状况。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认为可以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构建新型的跨学科培养模式,统筹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教育安排,打造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原有院系的基础上构建文化产业创新学院,首先实现师资共享,文化产业创新学院师资来自校内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学院,可通过平台课、选修课或校内兼职的形式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从大三开始,从传统文科专业中招收学生,这样一来,对文化产业感兴趣的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学习通识课程和原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在具备一定文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选加考核的形式进入文化产业创新学院学习,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新文科建设的跨专业学习。
2.明确培养方向,优化培养方案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归属,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如马健教授在《从“文化产业管理”到“文化经济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的演变、问题与建议》中分析了国内多所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认为该专业学科归属不当,并存在培养目标不清的问题[6]。按照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国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归类在工商管理类,其中核心课程主要有《文化产业概论》《管理学概论》《文化经济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一方面比较偏向管理学科专业,忽视了文化艺术属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如上所述的文化产业创新学院修习的两年时间内,难以深入透彻地学习并实践这些学习内容。所以,本研究认为文化产业创新学院学生已具备传统文科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在之后的学习中,除了《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文化经济学》等少数理论课程之外,学生可结合自身已有知识基础,自身兴趣和就业需求,选修方向更清晰的专业课程,即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展业、影视传媒、创意写作等,以避免现有《国标》中核心课程涉及面广而杂的问题,使学生在就业时有更清晰的方向。
3.升级教学手段
在课程教学中,由于文化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和渗透性,并且往往随着热门文化现象出现新的典型案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方式,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文化产业现象分析其后的产业发展规律,并且自己尝试复制或开展相似项目。如通过分析李子柒一系列中国传统乡村生活视频,探究其成功的原因,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将自己所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类似表达。
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有利于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能够更好地针对行业或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另一方面,校企合作能为高校提供真实的实践平台。
1.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需与当下文化市场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来说,能够弥补课堂理论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的不足,给学生更好的实践机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这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即单个企业的用人需求量较少,且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高校扩大校企合作的数量,并从学生大学三年级开始就开展相关工作,结合学生兴趣等,与文化企业联系,进行订单式培养。此外,文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如文化会展企业,往往是有会展活动时有较大的志愿者需求,会展项目结束后,对实习生的需求也随之消失,这也需要高校能结合企业要求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这些对于校企合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赋能
在校企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来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还能够给文化产业注入卓越的创意和思路,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目前的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很多高校结合地方文化市场特点,与企业合作建立各种研究所或工作室,利用自身学术优势,总结行业发展规律,为企业的产品设计、经营献计献策,形成理论研究和市场运作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
3.项目驱动人才多层次发展
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搭建除了有利于高校人才的直接培养,对于高校师资的培养也是很好的渠道,通过到企业挂职或顶岗学习等机会,不仅可以直接参与到文化产业项目中去出谋划策,为教学提供生动案例,而且对于大多数的跨专业转行转型的教师来说,也是提升自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水平的好机会。此外,教师也可利用各级政府提供的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学生开发文化产业项目,自主创业,通过项目驱动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甘肃省文化资源丰富,学生通过自己挖掘、开发设计、运营管理,不仅能够完整体会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流程,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国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尤其是当前我国集中国力实施乡村振兴,蕴含在甘肃省广大农村的非遗文化资源,有望通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项目助力乡村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新文科建设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方向指导,在构建跨学科融合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紧密结合当下文化市场现状,与文化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专业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