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水新华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陈东初
水资源的规划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在水资源规划中,主要是水资源的供给和保障问题,水资源的承载力以及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生态问题都是规划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水资源要规划合理,必须要关注水资源的需求状况、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还有当地的气候环境问题是否会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需求问题需要与开发的技术能力相适应,因为每一个城市的水资源分布状态不同,水资源的使用情况也不同,这样的技术难点需要施工队伍来考虑,并对此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保证水资源的规划设计能够有效实施。
城市的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相应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也需要不断增大,但同时也存在一个问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跟不上城市的发展,但城市发展规模过小的话,就会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也得不到科学合理的使用,无法发挥其功能。而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分析,能够解决人民的用水需求,以此来优化城市的建设布局,加快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同时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水资源承载空间失衡造成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二是,持续的废污水高排放量使得水资源保护压力长期存在,我国废污水排放量从2001年的626亿t增加至2018年的750亿t,废污水排放集中在水体末端汇集区的河流下游,湖泊水质污染比较严重。三是,过度的水资源开发,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干涸、湿地绿洲萎缩等一系列生态累积性问题。四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面积大于10km2的696个湖泊天然湿地面积减少18%,各类城镇建设活动侵占河道、围湖造地等对河湖生态空间的挤压严重。
一是,水资源保护面临工作控制单元缺失和任务优化调整问题。多年来水功能区一直作为我国河湖水资源保护的控制单元,国务院机构改革完成后,将原有的水功能区划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等职能划归生态环境部,原来以水功能区为基本单元的入河污染物限排管理等措施的基本单元缺失,水资源保护工作定位不明确。二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要求,2017版规划存在河湖水生态空间保护与管控任务缺失问题。水资源保护规划作为水利专项规划要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适应国土空间管控要求,面临流域和区域一盘棋,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保护和管控的问题。三是,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清单要求,2017版规划存在重点任务清单缺失、规划实施进度安排不明确等问题,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亟需明确新时期水资源保护重点任务清单,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清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河湖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将成为我国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工作的主要目标,亟需通过更新水资源保护理念和思路,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从更高层次、更宽视野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推进建设美丽幸福河湖工作。
当前是能源紧缺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对资源的消耗仍然居高不下,在满足现代发展要求的同时也要重视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这就需要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强化人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避免浪费,这也是符合节约型社会建设根本核心理念要求的有力举措。通过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在农业、工业、生活方面,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大幅增长,全社会自觉节水的意识基本形成,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得到有效控制。
管理工作成效直接取决于所运用的方式,在现代水资源规划管理方面也不例外,基于整体角度,统筹各方面要素,保证所运用方式的准确、科学,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水资源规划管理工作要想取得良好成效,推动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注重对科学规划管理方式的选取。相关部门应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国内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开展全面调研工作,结合社会根本需求,明确规划管理工作的价值,确定科学的规划管理方向。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强化对湖泊持续发展的重视度,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秉承逐层推进和落实的基本原则。同时在开展水资源规划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归纳、汇总相关数据信息,为有条不紊地开展水资源规划管理工作奠定基础。相关管理部门要对视频监控工程进行构建,针对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项目实施实时性的监督、管理工作,从而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处理和解决。作为水资源规划管理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管理素质和规划管理能力,这样才能确保水资源规划管理工作的效率。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者的综合能力,还可以开展水资源规划管理监督阶段性考核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增强工作者的综合业务水平。不同地区政府部门要发挥带头作用,面向管理工作者围绕水资源管理开展能力培训工作,并制定出与当地水资源管理现状相符的阶段性考核机制,突出规划管理机制的透明度,提高水资源规划管理的现代化程度,确保可以真正将规划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水资源规划管理主要指的是基于实践层面有效地控制、监督和管理水资源开发及利用项目,借助有效的策略来缩短预期计划与实施进度间的差距,从而有效管控水资源规划管理工作进度。基于水资源需求和社会发展状况,需要摒弃传统的水资源规划管理方式,对水资源监管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针对水资源监管项目制定以项目单元为主的综合立体监管体系,形成完善的内部监管网格。在实现水资源科技监管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数据模型进行预判,将事前监管、事中跟踪监管联合起来,并发挥执行程序审查制、集体议案制等多种制度的作用,提高水资源监管工作的效率和灵活性,可以借助先进的大数据筛选技术、分析技术,对水资源规划管理工作进行综合性研究,充分了解监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借助模型来指导监管工作的有序落实。
在对水资源进行管理时,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建立高效率的管理方式和格局,使用新管理手段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水资源的配送等进行统一管理,建立高效率的经营机制,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其次,管理人员应根据水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来进行管理方式的调整。对于农业用水,应向农业劳动人员宣传喷灌和滴灌等灌溉法的优势,其不仅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能够根据作物的需要来进行水源的供应,提高作物的成长速度和状态。同时,应鼓励相关的研发团队,加强对农用节水装置或设备的研究,提高农业生产劳动中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工业用水,企业应对自身的生产流程和相关设备进行优化和调整,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加强对水的过滤消毒和重复利用,尤其对于清洁用水和冷凝水的使用,应进行清洁过滤后再次使用,不断地提高工业用水的实际效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建立节约用水的意识,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让人们了解到日常节约用水的方式和方法,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如刷牙时将水龙头关闭、洗脚水冲厕所、淘米水浇花等,养成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最后,设置科学合理的污水处理方式,将不同类型的污水进行分级分类处理,使不同的水经过处理后再次重复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一方面,可以兴修水利工程。在洪灾频繁发生的区域进行实际地调查和了解,判断造成洪灾的原因,并且在其周围修建水库、塘坝、截流沟等工程,对水流进行控制,加强对地表水资源的拦截,控制水土流失情况,避免大量泥土被洪水冲走,加强对下游耕地和农业基地的保护。同时建设相关的水利工程,更加方便对资源的利用,通过堤防工程和排水系统的合理修建,能够对洪水灾害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出现淡水资源被污染的现象。另一方面,提高植被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加强植树造林不仅能够起到保持水土不流失的作用,同时能够帮助涵养水源,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水资源,对于水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另外,在进行洪涝灾害的防治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对异常气象和气候等进行提前检测和预报,以便相关部门能够提前应对,降低不良影响。
在人们的生存与发展中,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资源质量与人们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在加强水资源规划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全面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对目前水资源使用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严格遵守相应的基本原则,保证生态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加强水资源规划管理工作,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