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视角下易地扶贫搬迁儿童的社会适应性研究*——以M县P村为例

2022-01-01 03:56西北民族大学刘佳欣马越权梅榕
区域治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邻里关系朋辈易地

西北民族大学 刘佳欣,马越,权梅榕

一、调查背景

国家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为解决居住在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生产和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大部分将落地实施。在此背景下,为解决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深山高寒、干旱山区居民生活生产的问题,M县响应扶贫政策,经过多番协商讨论后,决定将P村作为新的安置地。目前,P村以易地扶贫搬迁居民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惠民政策为其提供物质援助、情感慰藉、心理疏导等社会支持,进而确保儿童能缓解来自家庭的压力,更好地应对来自新环境的挑战。

二、调查结果

本文以P村为例,以6名P村易地搬迁儿童作为访谈对象,他们年龄大多在7—13岁之间,包括3名女生和3名男生。除此之外,我们还对7位家长以及新村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进而更加全面地了解搬迁儿童的社会适应情况。我们将从文化适应、心理适应、行为适应三个方面对新居地儿童社会适应情况进行总结[1]:

文化适应方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P村村民都为易地搬迁群体,原住地距现住地较近,文化方面没有较大差异,当地政府人员为帮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新环境,会不定期地开展一些活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儿童对外界具有探索的欲望,一些活动的举办则丰富了孩子的世界,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了解该地情况,因此儿童群体文化适应状况较好。

心理适应方面:基于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居民搬迁过后由于家庭的经济负担加重,家长一方面忙于生计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另一方面家长本身对新环境仍处于戒备期,所以不希望孩子与外界产生过多接触,这样的情绪与期望会被孩子敏锐地捕捉到,导致孩子用回避的态度面对新环境新事物,所以在交友方面,孩子不处于主动一方,易产生挫败感,因此儿童群体的心理适应状况较差。

行为适应方面:P村小学的学生都为易地搬迁儿童,整体差距不大,对于新学校仍有好奇心,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但又惧怕主动与老师进行互动;在子女的学习方面,父母既缺乏时间又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辅导,但搬迁儿童由于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因此学业适应较好;面对新朋友,搬迁儿童没有主动建立联系的意识,也缺乏正确的交友方法,群体之间互动较少,同伴关系松散;整体来看,搬迁儿童行为适应较差。

总体而言,搬迁儿童在社会适应上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互动性较差,情绪问题凸显,这些问题与他们社会支持的不完善密切相关。对于搬迁儿童来说,他们本身处在一个复杂的、各种交织的社会关系的网络中,在学校、家庭、社区中进行社会交往互动。除此之外,搬迁儿童也与政府、社会产生着一定程度的互动与联系。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来看,易地搬迁儿童时刻处于社会环境中,在社会适应方面产生的问题,究其根本为社会支持网络的断裂所致,我们下面将从正式系统与非正式系统两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三、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影响

(一)正式支持

1.政府政策支持

(1)扶贫车间:目前P村已建成两个生产车间,已全部建成投用。因为家庭原因只能留在当地的女性,政府也会为其进行短期培训,在不请假的情况下,工人每月工资可基本满足生活需要。扶贫车间以纺织业为主,“国企出资+民企订单和技术保障+地方政府协助招聘建档立卡户”的产业合作帮扶模式是其最大亮点[2],政府最大化地利用自身优势链接了外部资源,帮助P村的搬迁女性实现了就近就业、稳定就业,助力永靖县脱贫攻坚工作。

(2)集体经济产业园:P村集体经济产业园采用“党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按照“保底分红+劳务收入+收益分红”的运营思路,统一经营种植蜜桃、葡萄、芦笋、金银花和黑木耳培育温棚。[2]多元化的产业组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帮助每个家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压力。

2.学校支持

(1)基础设施:C小学是一所专门为易地扶贫搬迁儿童成立的一所学校。配备了音乐室、美术室、电脑室等功能室,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能够满足目前教学需要。[2]为了减少易地扶贫搬迁儿童来到新环境的陌生感,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网络,学校通过劳动的方式让儿童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采摘等全过程,儿童们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而且还使彼此之间快速消除了隔阂,利于其更广泛地交往。

(2)师生关系:从搬迁儿童与教师的交往情况、课堂状态、对教师的亲近感方面进行调查访谈。在搬迁儿童与教师的交往情况、对教师的亲近感方面,搬迁儿童多是否定回答,少数表示与所有老师都没有来往,并且从没得到过老师的帮助,与教师亲密度不高;在教师的上课方式、搬迁儿童的上课状态和对待学习的态度方面,他们的回答较为积极,认为老师的上课方式适合自己,能够认真对待学习。

(二)居住地基础设施建设

(1)卫生院:政府为满足村民就近看医的需要,于2019年把卫生院搬迁到了P村。此外,我们了解到卫生院还派出医生前往其他医院培训学习,同时推广中医宣传、进行免费体检。

(2)交通设施:P村从根源上出发,开通了直达乡镇的固定线路和时间的公交车,解决了交通问题的同时也为村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

(3)小广场:在这里,搬迁居民们通过孩子之间的互动打开了彼此的界限,减少了群体间的疏离感,这也是政府建设广场的初衷,满足了居民情感支持的需求,也成为居民适应新环境的重要途径。

(4)超市:P村内建有小型超市,基本上可以满足村民们的生活需求。

(三)非正式系统

1.朋辈群体

朋辈群体主要由搬迁儿童的交友情况、朋辈群体间的社交往来和对朋辈群体的喜爱程度方面进行调查。朋辈群体是易地搬迁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支持来源,在面对新环境时,朋辈群体具有相近的年龄、经历,相较于其他群体更易建立起联系。在交友情况方面,搬迁儿童表示班级同学都很友好,但却不会主动结交,更愿意维持以往的同伴关系,因此大多搬迁儿童尚未建立起新的朋辈关系网络,在遇到困难时,会感到孤立无援,因此在生活中很难得到朋辈群体的情感支持。

2.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主要由搬迁儿童的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学习与心理的关注程度方面进行调查访谈。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与易地搬迁儿童的社会适应情况密切相关,从结果来看搬迁儿童对于家庭气氛、父母对自身的关心程度等问题的回答较为正面,遇到不开心的事愿意告诉父母,少数搬迁儿童与父母缺乏交流,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在父母对子女学习与心理的关注程度方面,搬迁过后父母忙于生计与家庭琐事,搬迁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照顾,父母不能对子女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缺乏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同时父母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没有能力对孩子学业进行辅导,对于子女兴趣爱好、心理很少关注,不能很好地为子女提供心理支持。

3.邻里关系

邻里关系主要由邻里间的日常往来、搬迁儿童和家长对邻里的评价、搬迁儿童对邻里的亲近感方面进行访谈。传统的邻里关系对家庭的教养功能进行了补充,原住地的居民仍然延续着这一功能,搬迁后,由于空间的变化,原有的邻里关系被打乱,搬迁家庭并未主动建立新的联系,搬迁儿童的邻里关系网络处于断裂状态。据访谈我们了解到访谈对象与邻居来往不多,因此大多数搬迁儿童家庭与邻里关系并不亲密,不能为搬迁儿童提供社会支持。

四、对于促进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专业性支持建议

从总体调查结果来看,儿童在社会适应层面的适应性较差,除了需要在政府与家庭等方面提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对P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外,社会工作也可以通过其专业方法,在其中发挥专业性的作用。

(一)着眼于大部分儿童,寻找其共同点集中解决问题

首先,对P村儿童进行社会适应方面的评估与测量;其次,根据其数据,找到影响P村儿童在社会关系适应层面普遍存在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开展小组的方式,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拓宽渠道,解决P村儿童在社会适应层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增加其社会适应的能力。

(二)聚焦个别儿童,制订相应的社会适应活动计划

对于其社会适应性远低于整体适应标准的儿童,对其进行具体分析,采取个案的方法,对个别儿童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制订其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这一个过程中,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其支持系统,并对其进行评估,对不完善的部分进行建设与完善。

(三)发挥家庭与学校的作用,引领儿童主动建立社会关系。

学校和家庭作为提高儿童社会适应程度的两大主体,自然也对儿童社会适应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在日常举办活动时,既要保证活动内容的向上。引领与教育作用,也要注意儿童在这其中的参与感,同时也要注意在其中引导儿童们主动建立人际关系,教师们也要积极去引导孩子,鼓励她们的社交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

(四)建立专业的社工队伍,为后续关系的巩固提供相应服务[3]

在帮助当地儿童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建立社会关系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进一步增进了对当地的了解,增强了认同感,同时也与当地政府和居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就为后续专业社工队伍驻入此地奠定了基础,为后续解决当地的一些其他的问题提供相应服务。

猜你喜欢
邻里关系朋辈易地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2016年温州中考作文题 | “邻里关系”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邻里关系的纽带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温州卷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高校朋辈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探索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