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子龙 袁丹丹 张春慧 潘婉玉
世界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快于其他中低收入国家,到2021 年底,我国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54 亿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8.13%[1]。伴随庞大的老龄人口和老龄化加速进展,带来的是慢性病患病率的急剧上升,到2030 年我国慢性非传染病的疾病负担将至少增加40%,且与现在相比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人数将增加3 倍以上[2]。同时,我国慢性共病现状也不容小觑,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1 种以上慢性病比例为76.3%[3],而疾病之间关系复杂,且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患者机体功能日益减退,导致用药、规律生活、复诊等的依从性变差[4]。同时慢性共病的存在也加重了照护者的负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生存周期[5]。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照护需求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我国老年保健系统尚未形成体系,难以满足其长期照护的需求[6],志愿者加入到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照护行列,或可弥补政府在老年健康管理方面人力、物力的不足[7]。事实上,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照护志愿服务需求率很高,73%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愿意接受志愿者服务[8]。目前,我国志愿照护服务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志愿服务现状及需求等方面的现有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我国于2017 年12 月1 日正式实施《志愿者服务条例》,对规范我国志愿服务的组织、展开形式、内容等做了详细规定,并鼓励具有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进行专业志愿服务。为推动老年志愿服务科学发展,四川省编制的《四川省老年志愿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要求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2017 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的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三级医院开展社工活动,为老年人、患者等有需求的对象提供疾病诊疗、健康教育、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服务[9],丰富了志愿服务内容,并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2018 年9 月,民政部制定《“互联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行动方案(2018—2020 年)》要求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及志愿服务流程优化,以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和数据共享为依托联合激励志愿服务。目前我国“十四五”规划已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志愿服务秉承大力支持的态度,鼓励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志愿服务开展提供便利,志愿活动呈蓬勃发展态势,但是还存在志愿服务对象的精准性、志愿活动实施的长期性、连续性没有相关制度保障的问题。
我国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志愿服务的人员存在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及对疾病的了解和照护相关知识缺乏的现状[8],从而影响到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志愿服务的质量。国内研究大多为医学生志愿者参与老年慢性病志愿服务的情况[7,10],并做了可行性分析,医学生志愿者具备医学知识,对志愿服务工作充满热情,精力充沛,可在志愿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弥补老年健康服务队伍人员不足的问题。虽然,医学生对参与老年慢性病照护志愿活动意愿强烈,然而其志愿队伍存在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且志愿活动大多停留在陪老人聊天、打扫卫生和简单生活照料上,对慢性病管理起效不大[7]。与医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效果不同的是由医师和护士组成的专业志愿团队服务效果更为明显[11],对老年慢性病控制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有较好改善,另有覆盖地域稳定的特点,但缺乏充足且灵活的时间来参与志愿服务。可提供志愿服务的另一群体—低龄老人,也是不可忽视的志愿服务力量,国外由低龄老人(60~74 岁)参与照护高龄老人的长期志愿服务开展较早,并且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发展较快[12-13]。而国内低龄老人志愿服务开展较晚,发展较慢,且没有相应的政策指导,缺乏统一有效的组织[14]。其实低龄老年人体力、精力尚好,且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志愿活动,对于志愿服务对象可实行一对一帮扶,这样使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长期志愿照护成为可能,同时低龄老人数量庞大,在很大程度上可解决志愿队伍人员不足的问题,而且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益于其身心健康[15-16],值得注意的是需加强对这个群体的老年照护专业化培训。总之,志愿服务的开展应广泛吸纳多方人员,包括社会其他爱心人士,以确保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志愿服务的人员供给。
开展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志愿服务场所可以是患者家中、养老机构、居委会及老年活动中心等。调查显示,志愿者和被照护者在选择志愿服务场所时,居委会和入户之间选择前者的占比较高[7]。志愿服务初期地点选择公共场合有其现实考虑,一方面是老年患者的安全问题,志愿服务初期,志愿者可能不熟悉老年患者情况,在公共场所开展活动时志愿者集中,便于统筹协调,可先由医学知识和志愿服务经验丰富的志愿者确定老人的具体服务内容,再选派资历合适的志愿者进行针对性照护。另一方面,是老年患者与志愿者之间的信任问题,选择公共场所作为过渡,待相互熟悉后再进入家中。如果安排长期志愿服务,老年慢性病患者对于入户照顾更具倾向性,且需求率很高,有调查显示高达74.3%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入户照护志愿服务[9]。从慢性病病情控制及恢复来说,老年医疗护理中心的慢性病管理效果最好[17],同时也是当前形势下老年慢性病患者最理想的照护场所,但是针对此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报道较少。
志愿服务频次及时长应视老年慢性病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有调查显示,大多选择志愿服务场所为居委会的老年人,更希望志愿服务每月1 次,时长为0.5 h 或1 h[7]。而入户长期志愿服务频次及时长缺少相关报道。关于服务频次和时长,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入户实施志愿服务,首先根据老年患者需求安排,其次根据病情,病情严重的患者可根据需要提供更为频繁且长时间的志愿服务。
在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志愿服务开展形式中,义诊、上门访视、培训、健康教育四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志愿干预模式[11,18-21]被多次提及,该模式中义诊组通过对老人询问基本健康情况来建立健康档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健康处方。上门访视组是通过选派医务人员入户,一对一照护和护生志愿者入室干预,具体内容依据访视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基础护理、康复指导、用药指导、居家环境安全环境评估等。培训组开展工作的目的是培养老年患者的初级护理能力,使老年人能完成一些基本生命体征的测量以及急救技能。健康教育组以慢性病知识讲座、开设健康宣传栏和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开展。四种方式兼顾建档、专业干预、培训、健康教育,系统全面管理居家慢性病患者,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志愿服务”新兴志愿服务形式[22],通过志愿者服务管理系统及时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对志愿者服务进行时长管理、志愿者星级管理、受益者服务需求发布等服务,实现志愿服务数据共享与汇聚,这一形式为开展慢性病长期照护志愿服务提供了新思路。另外,还可开展电话回访的形式开展老年人心理支持志愿服务活动,也可利用寒暑假高校团委学生会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农村慢性病志愿服务活动[23]。针对志愿活动影响力不足的问题,谢晖等[24]发现,老年慢性病患者志愿服务可借助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或结合其他大规模的志愿活动开展来扩大影响力。志愿服务随着社会发展,形式愈发丰富,未来还可与拥有先进志愿服务经验的国外志愿组织合作开展跨国志愿服务。还应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志愿服务形式继续加以创新。老年慢性病患者照护志愿服务形式虽比过去丰富了很多,但还需在实施细节上加以注意,如统一组织领导、合理分配志愿服务资源,争取有序全面覆盖,更大范围地满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志愿服务需求。
有研究显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延续性照护存在较高标准的需求[25],志愿服务作为医养结合模式、多元化延续护理的补充对延续性照护起强化作用[10,26],因此,充分利用志愿服务在老年慢性病患者长期照护中作用,助力社区老年慢性病照护效果提升。邹芳等[4]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护理志愿者满意度及依从性调查结果显示,老年慢性病患者认为志愿服务内容单一,信息涵盖量少,希望获得更全面更系统的护理服务。这也与系统的志愿服务岗前培训内容缺失导致照护效果降低有关[27]。另外,作为参与老年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力量的医学生也希望志愿服务应有一定的专业关联性,结合所学内容开展相关志愿服务[10]。
许多老年人患有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的慢性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诸如洗澡、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活动的帮助[28]。同时Meinan[29]的研究也发现年龄较高的老年人即使不患慢性病,需要生活照料服务的占比仍有20%。另外,老年人如果身体和精神存在长期失调,可导致其失去照顾自己的能力,进而日常生活照顾需求会明显增加[30]。因此,生活照护是志愿活动最基本的内容。老年慢性病患者在生活照护方面对志愿服务需求集中在接送服务、休闲娱乐活动、送餐服务上[8,31-32],其中交通接送服务需求率最高,达59.69%[32],同时位列第三的为送餐服务,也说明老年慢性病患者尤其希望在出行方面获得帮助。
全球总死亡人数中2/3 的人死于慢性疾病,且以老年患者居多[33],慢性病还是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原因[34]。然而,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对慢性病的认知水平普遍较差[35],致“因症就诊”的现象普遍[5],就诊时慢性病症状已经较重,不利预后。加之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也处于较低水平[36],因此,一部分老年慢性病患者迫切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提高疾病认知、缓解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压力[37]。
80%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采用药物治疗[38]。据调查51.33%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需要每天服药,其中将近20%的老年人需每天同时服用3 种药物,2.52%的老年人需要同时服用6种以上药物[38],老年人多病共患和多重用药现象普遍[39],正确用药至关重要。然而,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安全的知、信、行水平仅为中等[40],随着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弱、记忆力减退,≥65 岁老年人极易发生药物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41]。有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希望参与慢性病相关用药知识讲座[7]。
居住环境的适老化改造也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疾病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专业的环境评估在改造前尤为必要。高绪莲[37]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慢性病管理志愿服务需求调查证实了这一点,患者对环境安全服务评估需求最高,占69%。
因此,通过专业化志愿服务的途径,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疾病认知和疾病管理能力,指导老年慢性病患者安全用药,协助居住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或可助力卫生服务系统的慢性病管理。
老年慢性病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42-43],一项关于慢性病失能老人的质性访谈结果也显示,患者时常感到失落、恐惧和悔恨、自杀等病耻感[44],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率达23.8%[45]。另外,一部分老年人存在退休带来的内心失落感,再加上慢性疾病的困扰,缺乏了往日的自信和乐观,心理护理需求显得尤为重要[46]。有调查显示75.1%的老年人希望得到志愿者关怀访视[8]。国内还有一项对350 名失独老人抑郁相关情况的调查,发现抑郁评分越高,老年患者越希望拥有护士或养老院工作人员,而非家庭成员为其服务,这可能与抑郁症状、老人自认为无力处理好生活中各种事务有关[47]。因此,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志愿服务时,应注意表达对患者的关怀,重视对其心理疏导,强调有效陪伴,以减轻负性情绪对患者的困扰。
C’wirlej-Sozańska 等[48]对670 名波兰老年人调查发现,随患病种类增加而失能程度加重,患者自理能力也随之明显下降。因此当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病时,无论是日常生活照料还是用药,患者和照顾者负担都会加重,故而希望获得家庭以外的帮助。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照顾者多为配偶,年龄较大且自身健康状况下降[49],尤其患者患多种疾病时照顾起来更是力不从心[50]。故而,老年人患慢性病数量越多,对志愿服务的需求率就越高[8,31-32,47],这可能也与慢性病数量增多导致经济负担加重,进而使老年人倾向于选择免费的志愿服务有关。
文化程度越高,老年慢性病患者越愿意接受志愿服务[8,31-32]。其可能原因有二,一是文化水平越高的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关注度越高,所以对促进健康的志愿服务就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思想越开放,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影响越小,更容易接受相对于传统照护较新的志愿服务。
未婚、离异/分居以及丧偶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相较于婚姻完整者对志愿服务需求率高[8]。也即当缺少配偶照顾时患者会倾向于选择志愿者服务。这与配偶为老年慢性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密不可分。调查显示,我国老年慢性病照顾者中配偶占九成,其次为子女[51]。另外,一项针对813 名接受长期照护的老年人不同维度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配偶的照顾与监督对老年人的物质、心理、身体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依从性的提升,而且患者对配偶的依赖有助于患者康复[52],这提示在开展志愿活动时不可忽视对患者配偶的指导和帮助。
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主要包括客观社会网络提供的支持和主观获得的情感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行为的养成,对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53]。调查显示,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支持会相对下降[54-55]。而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支持越低,对长期照护志愿服务需求率越高,也更愿意选择志愿照护服务[8]。
希望由亲属进行照护,也即“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也影响志愿服务的选择[24],在许多老年人的观念里由家人进行照护放心且不感拘束;其次为老年人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原因,我国志愿组织起步较晚,老年人对此认识较少,故而接纳程度不高;最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志愿服务需求受年龄、居住情况、住房性质、医疗保障、日常生活能力损害程度的影响,然而还有许多因素如性别、患慢性病种类、患者视力状况等未展开研究,随着我国老龄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挖掘未知因素对开展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有深刻意义。
21 世纪,老年慢性病患者志愿照护需求与供给不平衡是我国持续关注的重点。就目前学者对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志愿服务现状报道来看,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志愿服务形式与内容不断创新,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部分需求已得到满足,与此同时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选择志愿服务的因素呈多元化趋势发展。但是针对目前对老年慢性病患者需求未满足现状,志愿活动开展缺乏培训、服务内容单一、志愿活动难具规模等问题,社会各界和多学科还要进一步健全与完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志愿服务体系,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的志愿服务,以最大程度满足老年慢性病患者差异化志愿服务需求,而且应保证服务对象都能受到长期、连续的照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视老年慢性病患者志愿服务频次时长的调查,以确定志愿服务适宜频次,并深入研究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选择志愿服务因素,为优化志愿服务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志愿力量提供依据。